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结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

张幼启

月刊

1002-848X

010-68362261 88375434

100044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19号

建筑结构/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面向全国建筑工程界的科技刊物,是我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和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建筑结构》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繁荣建筑科学技术、推动我国建筑科学技术进步为宗旨;以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和信息资料性为特色,是我国建筑结构、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份重要刊物。主要报道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工程抗震与振动、地基与基础、结构理论与设计、计算机应用、房屋改造与加固、工程事故分析、建筑结构防灾、新材料应用、工程测试、结构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其它对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科研和生产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和工程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契合性研究

    赖洪涛林斯嘉唐嘉敏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超高层建筑外型与建筑功能对结构选型的影响,以两栋低烈度区约 400m高的超高层建筑为案例,简要介绍了两个案例的建筑造型、使用功能、构件布置、荷载条件等基本情况;同时,对比了水平荷载作用下,两案例的主要计算结果;最后,将两案例的造价与同地区相似高度建筑的造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案例既满足了建筑使用和立面美观的要求,又满足了结构受力和整体稳定安全的要求,同时均比国内高度相近的超高层建筑具有更好的经济性.说明契合建筑外观与使用功能是结构布置合理性的根本,两者和谐结合方能实现综合最优.

    超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钢管混凝土柱高位转换密柱框架

    钢筋混凝土类桁架式转换结构的设计与研究

    曾泽颖赖洪涛林斯嘉唐嘉敏...
    6-1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类桁架式转换结构.以番禺天河城为例,阐述了类桁架式转换与传统梁式转换、钢桁架转换的优缺点,并对比分析了这三种转换方案的整体指标和材料用量.除验算其中震安全性、揭示其受力机理外,还对类桁架转换层构件在大震、超大震下的弹塑性损伤做了评估,揭示其屈服机制.通过类桁架转换节点的三维有限元分析,验证其连接可靠性,并提出相应的节点施工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类桁架式转换结构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能拓展建筑使用空间,节省工程造价,方便施工,可实现高层框支结构的合理转换.

    钢筋混凝土类桁架式转换结构受力机理屈服机制节点有限元分析

    连体桁架先铰后刚支座的设计与实践

    王越赖洪涛林斯嘉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工程由A、B两个塔楼及空中连体组成,连体跨度约 60m,宽度 25m.为减少恒载工况下连体桁架弦杆传给核心筒的水平力,使恒载下的弦杆轴力不传入核心筒,同时降低桁架传递给支承柱的节点弯矩,设计了"先铰后刚"的支座节点.分析了该支座对桁架弦杆传到核心筒的轴力的减小效果、支座节点在施工阶段的位移、支座附近后浇带的留设,并对支座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先铰后刚"的施工措施能很好地实现预期效果.

    连体桁架高层建筑施工措施节点设计

    深圳前海博物馆结构分析与设计

    李重阳周越洲陈帆林凡...
    19-2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圳前海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结合竖向交通对称布置了8 个剪力墙核心筒作为抗侧力构件,环周边布置 12 根外斜的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竖向承重构件;顶部 3 层布置跨层钢管混凝土拱架,形成 94.8m跨度的无柱大空间,拱架面外与核心筒通过钢梁连接,面内与楼层梁柱刚接,提高了结构稳定性;通过布置平行折梁实现层层三角形立面叠檐造型,折梁之间通过竖向桁架、斜面内交叉拉杆连接成整体,形成折板的受力机制,叠檐与楼层错开引起的局部内力由斜柱承担.经过抗震性能化设计、拱架稳定性分析、叠檐和斜柱受力、复杂节点等专项分析,论证了结构体系的合理性.

    深圳前海博物馆大跨结构钢管混凝土拱稳定分析初始缺陷折板挑檐预应力钢索

    筒体悬挂结构若干问题分析

    林斯嘉赖洪涛
    25-3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菏泽博物馆新馆项目为背景,从计算方法、构件受力和设计、整体屈服机制等八个方面对筒体悬挂结构体系做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计算筒体悬挂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时无需调整层质量;2)规范底部轴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并不适用筒体悬挂结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考虑最小限值调整后的吊柱设计仍可能偏不安全;3)采用长孔螺栓节点设计能让筒体悬挂结构吊柱在各工况下处于理想轴向拉压受力状态;4)中高烈度区吊柱在大震组合作用下可能受压,有必要复核其受压稳定和承载力;5)吊柱受力在小震阶段为恒、活载控制,大震阶段其恒、活载占比降低,地震逐渐起控制作用;6)合理的吊柱布置除满足建筑条件外,还需兼顾核心筒顶受力,减小筒顶不平衡弯矩;7)核心筒顶上包与否均能实现与屋面悬挂桁架的有效刚性连接;8)合理的筒体悬挂结构屈服机制就是落地核心筒的延性破坏过程,即始于连梁开裂破损,终于筒底墙肢钢筋拉屈、混凝土压溃.

    筒体悬挂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吊柱长孔螺栓节点核心筒顶受力屈服机制

    广州科技图书馆结构设计要点与分析

    李青林乐斌江毅周俊...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科技图书馆为复杂超限高层结构,采用钢框架-偏置混凝土筒体结构.由于建筑造型需要,外圈框架柱无法贯通落地,采用"上托下吊"重载悬空结构,对该结构形式受力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新型"抗、放"结合的疏水减压抗浮技术在超深地下室中的应用.由于结构存在扭转偏大、抗扭刚度弱等多项不规则,采用YJK、ETABS两个计算软件对结构进行了中震反应谱分析,介绍了针对扭转偏大采取的结构设计措施,补充了中震弹性时程分析,对悬挑桁架和斜柱进行了专项分析,并采用Perform-3D进行了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的抗震加强措施有效,可实现预设的抗震性能目标.

    广州科技图书馆钢框架-偏置混凝土筒体复杂超限高层结构重载悬空结构疏水减压抗浮扭转不规则

    广厦大学图书馆钢桁架悬挂体系结构设计

    朱东伟姜正荣劳晓杰余学红...
    40-4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厦大学图书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为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在屋顶设置悬臂钢桁架,悬臂钢桁架端部设置钢吊柱,吊柱与各层楼面钢梁相连,形成悬挂体系.采用YJK和MIDAS Gen软件,对比分析了小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弹性响应、静力弹塑性分析.考虑钢桁架上下弦楼板协同作用,并指定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模拟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销轴节点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大震作用下,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结构具有安全性和合理性;销轴节点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应力水平均符合要求;悬挑位置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建筑装配率.

    图书馆钢桁架悬挂体系施工模拟楼盖舒适度销轴节点

    钢企口连接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黄泽黄奕斌王黎韦宏...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采用钢企口连接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节点受力性能,设计了一个钢企口连接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节点试件和一个整浇主次梁节点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考察两试件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变形能力、荷载-悬臂端挠度关系、钢筋应变和钢企口栓钉应变等.研究结果表明:钢企口连接的预制叠合次梁的裂缝主要集中在主次梁交界面、次梁固端至钢企口范围内和次梁底部,表现为次梁固端弯曲破坏;钢企口连接的预制叠合次梁的开裂荷载和屈服荷载可基本等同整浇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比整浇次梁提高约 10.0%;梁端荷载小于 80kN时,钢企口近端栓钉受压、远端栓钉受拉,梁端荷载大于 80kN时,钢企口各栓钉应力突增;钢企口连接的预制叠合次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实测值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 年版)计算值的比值为 1.09,可按规范计算值预测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拉-压杆模型计算得出钢企口连接的预制叠合次梁的破坏模式为拉杆破坏(受弯破坏).

    钢企口预制叠合主次梁受力性能静力加载试验拉-压杆模型

    基于2021年版广东省高规的某含错层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梁宇孟祥强
    52-5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 年实施的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92-2021)(简称广东省高规)在抗震计算和性能化设计方面做了一些调整.根据广东省高规相关要求,通过YJK软件对某含错层的超限高层结构作设防地震验算和抗震性能化设计,采用Perform-3D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以验证按广东省高规设计的错层结构在大震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该项目错层处框架柱,按照广东省高规进行的性能化设计,相较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纵向钢筋用量平均节省约 7%.

    框架-剪力墙错层结构超限高层建筑性能化设计动力弹塑性分析

    广州某超限连体高层结构设计

    倪桂和陈泽嘉邬晓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某超限高层为带连体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两栋结构高度分别为 97.25、92.75m,在 4 层、11~13 层通过连廊连接.为了验证结构布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用YJK和ETABS软件对建筑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分析及弹性时程分析,同时借助Perform-3D软件,对结构的动力弹塑性进行深入分析,并对连接体结构受力情况做专项分析.结果表明,两栋塔楼的转换构件及连接体结构受力体系合理可靠.根据结构的受力特征,通过对关键构件及其他受力构件的加强处理,确保结构整体上满足各项预先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

    超限连体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抗震性能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