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结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

张幼启

月刊

1002-848X

010-68362261 88375434

100044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19号

建筑结构/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面向全国建筑工程界的科技刊物,是我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和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建筑结构》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繁荣建筑科学技术、推动我国建筑科学技术进步为宗旨;以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和信息资料性为特色,是我国建筑结构、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份重要刊物。主要报道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工程抗震与振动、地基与基础、结构理论与设计、计算机应用、房屋改造与加固、工程事故分析、建筑结构防灾、新材料应用、工程测试、结构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其它对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科研和生产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和工程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都中海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结构设计

    吴小宾彭志桢刘宜丰陈强...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都中海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建筑高度 488.9m,为西南地区已建和在建的最高建筑物.塔楼采用巨柱框架-伸臂桁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具有 8 个环带桁架层和 2 个伸臂层,无外围巨型斜撑,次框架柱不连续的特点.介绍塔楼结构设计策略,包括结构整体性能参数、抗震性能目标和关键构件的性能水准的设定.阐述基础、环带桁架、伸臂桁架、巨型钢管混凝土柱、角部大悬挑、塔冠的结构布置及设计;进行了次框架结构的防连续倒塌分析以及加强层楼板、水平支撑、斜柱、斜墙等关键构件的计算分析;给出了与巨柱、伸臂相连的关键节点的构造措施以及结构长期荷载效应下的施工模拟结果和处理措施等.结果表明,结构体系及布置合理安全,各构件能够满足预定的性能目标.

    超高层结构巨柱框架次框架环带桁架伸臂桁架大悬挑

    成都中海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陈才华张庆林李建赢李建伟...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成都中海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缩尺比例为 1∶40 的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设计、试验现象以及结果分析.试验测试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与损伤情况,分析了结构抗侧力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发展程度,评价了其整体抗震性能,并对结构薄弱部位提出设计改进建议.主要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程度较好,可互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成都中海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结构设计合理,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可以满足预设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目标.

    成都中海天府新区超高层结构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设计

    航天工研院超高层空中大堂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田瑞俊赵大梅程卫红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层建筑航天工研院在 21 层设置了空中大堂,为实现镂空轻巧创意,配合玻璃幕墙竖向风格,结构采用钢吊杆悬挂空中大堂的楼盖.采用弹性屈曲分析法对穿层柱、穿层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PMM屈服球对穿层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进行了验算;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对穿层墙的承载力进行了复核;采用行走激励振动响应分析法对空中大堂悬挂楼板进行了舒适度分析;采用应力分析方法对悬挂楼板的承载力性能进行了评定;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对悬吊空中大堂的钢吊杆的承载力进行了验算;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吊挂梁进行了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穿层柱、穿层墙的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悬挂楼板的自振频率及竖向加速度满足舒适度要求;钢吊杆的选型合理可靠;穿层柱、穿层墙、悬挂楼板、钢吊杆及吊挂梁的承载力均能满足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要求;采用的结构方案不仅较好地实现建筑创意,而且空中大堂的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合理可行.

    超高层建筑空中大堂悬挂楼盖舒适度分析屈曲分析楼板应力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

    中粮前海总部大楼结构选型综述

    林超伟方飞虎王兴法陈文瑜...
    24-2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粮前海总部大楼项目为带伸臂的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塔楼楼冠设有高×宽为 56m×28.5m的通透单层大索网幕墙.结构选型上,钢结构用以解决标准层楼盖跨度大、楼冠大悬挑的受力问题,钢筋混凝土筒体则兼顾项目的经济性.考虑不同时期周边环境特征,通过风洞试验确定塔楼风荷载合理取值,并优化塔楼伸臂桁架道数的设计.针对伸臂桁架中斜腹杆采用箱形截面时施工困难、质量不易保证的痛点,提出了一种新型斜腹杆,并给出有限元等效模拟方法.为满足楼冠大索网幕墙的建筑效果,采用下部圆钢管混凝土柱-上部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复杂转换设计,即小截面托大截面类型的转换.通过拟静力试验验证新型圆-方钢管混凝土柱转换节点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最后综合介绍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内容.项目设计思路与创新设想可供类似项目参考.

    中粮前海总部大楼单层大索网幕墙结构选型新型装配斜腹杆圆-方钢管柱转换

    TCL先进半导体显示产业总部项目结构设计

    黄卓宋徽黄旭丰农少校...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TCL先进半导体显示产业总部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底部拱结构框架(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底部拱结构由上拱、下拱和拉梁组成,其中 4 个面的上拱转换 15 根外框柱,下拱仅承担 2~4 层楼面荷载,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拉梁来平衡拱结构水平推力,核心筒为双筒布置.通过对比拱桁架和单拱转换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并综合考虑建筑效果、结构造价及施工可行性等因素,论述了本项目采用单拱转换结构形式的依据.结合项目的结构特点,制定相应的性能化设计目标,进行了小震、中震、大震的性能化验算,对大跨度楼盖进行舒适度验算,给出主要的钢结构节点做法.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结构设计合理,整体性能满足设定的性能目标.

    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钢管混凝土单拱转换抗震性能设计楼盖舒适度钢结构节点

    某高层办公楼底部折柱转换结构设计与分析

    王军刘锋车顺利鲁科伟...
    38-4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商务办公楼位于高烈度区,其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底部 6 层南侧框架柱均采用折柱,地上 3 层及 6 层为折柱折点楼层,底部 2 层核心筒偏置,属于复杂建筑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整体分析、时程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变形验算,并对折柱传力模式、折柱折点处楼板应力以及折柱节点设计进行了专项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计算和构造两方面对关键构件和部位进行加强,使结构整体及关键构件满足预设的性能目标.另外,在基础顶斜柱将荷载传至核心筒南侧外墙,导致了核心筒南侧荷载集中,从而引起了基础不均匀沉降、主体结构倾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变刚度调平、取消后浇带等一系列措施,将各项指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高层建筑折柱转换节点分析基础分析主体结构倾斜分析

    地铁车站BIM正向设计研究

    刘曹宇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工程具有投资高、专业多、流程多、设计周期紧张的特点,应用BIM正向设计可以充分发挥BIM设计优势,节约设计周期,控制成本,提升工程质量.但在实际项目中,因为多方因素的制约,在地铁车站项目中应用BIM正向设计有成本高、数据不通,设计效率低等诸多难点.以西安地铁 8 号线雁塔南路站为例,探索全专业BIM正向设计在该项目中的应用,通过介绍项目在围护结构、交通导改、全专业BIM正向设计几个方面的应用,展示BIM正向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优势.同时,提出深入推广BIM正向设计的有效途径,即制定相关的BIM设计标准、开发相应的辅助设计软件以及推动全部专业全员参与BIM正向设计.

    BIM正向设计地铁车站Revit软件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结构设计与减震分析

    杨文兰天晴赖程钢龙卫国...
    51-5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采用钢框架结构,展厅区域屋面采用组合网架结构,结构平、立面及空间关系较为复杂.为改善结构抗震性能,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本项目进行了消能减震设计,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及黏滞阻尼器.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结构体系及设计重难点,并重点论述了该项目结构减震设计思路,对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与能量耗散情况、减震结构与非减震结构的地震响应,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损伤情况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结构的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等结构整体指标明显减小,屈曲约束支撑及黏滞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耗散了较多地震能量,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安全储备得到提高,达到了预期的减震设计目标与抗震性能目标.

    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消能减震钢框架结构黏滞阻尼器附加阻尼比

    抗震性能化设计在某医院改造加固中的应用

    邬险峰李成胡伟
    57-6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既有建筑结构改造中,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能降低抗震措施要求,提高既有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以重庆某仓储建筑改造为医疗建筑的项目为例,采用速度型黏滞阻尼器,分析了多遇和罕遇地震减震率,并对穿层柱、楼板大开洞薄弱位置加强了构造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抗震性能的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主体结构地震响应,达到预设抗震性能目标,主体结构抗震措施可按降低一度进行设计.通过少量加固,不仅能从整体到局部全面提升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还能节约工期和造价.

    抗震性能化设计消能减震技术速度型黏滞阻尼器改造加固

    铰接高强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胡大柱鲍仕涛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层高高、跨度大、活荷载大特点的物流仓库、数据机房类建筑,采用普通刚接框架将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大,且大震下会出现梁端不屈服而柱脚屈服的现象,因此提出铰接高强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体系,该体系主要通过梁柱铰接的高强钢框架承担竖向荷载,屈曲约束支撑及相连的刚接普通钢框架组成支撑框架主要承担结构的水平力.结合工程实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铰接高强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下,地震作用由支撑框架承担;在罕遇地震下,结构刚度退化,结构内力响应下降,屈曲约束支撑产生较大的屈服变形,耗散地震能量,支撑框架中的框架梁、框架柱仍保持弹性状态,铰接高强钢框架的高强钢梁、钢柱保持弹性,结构层间位移角小于 1/100;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仍然不出现塑性铰.与普通刚接框架相比,铰接高强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体系节省了 9%的钢材用量,碳排放降低了 9%;铰接高强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较好,在高烈度区的层高高、跨度大、活荷载大的建筑中使用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

    支撑框架高强钢屈曲约束支撑抗震性能碳排放梁柱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