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术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术开发
建筑技术开发

朱清江

月刊

1001-523X

010-68229551 88223766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34号

建筑技术开发/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性建筑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唯一一家以建筑技术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重点报道混凝土制品、防水与装饰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机械、工程监理、测试技术、试验仪器等。设有技术开发报道、专题开发综述、国外技术开发、技术讲座、技术开发专栏、短文荟萃、开发信息集锦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水急流裸岩栈桥生根固结逆作法施工技术研究

    赵立志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南昌至赣州铁路泰和赣江特大桥栈桥的施工,研究针对邻近既有线、深水急流、裸露基岩并存条件下的栈桥搭设,提出了快速成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阐述了栈桥管桩生根固结逆作的具体步骤、栈桥成桥工艺及方法.通过现场实际应用,验证了该逆作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操作可靠性,且成桥后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以期为以后类似环境的栈桥施工提供参考.

    深水裸露基岩栈桥生根固结逆作

    预制空腔模壳免支模免振捣构造柱-圈梁一体化技术研究

    徐俊杰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二次结构采用分层现浇方式进行施工,存在振捣质量难以保证、外观成型质量不稳定、入模口范围内密实度较差、施工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研究分别采用预制免拆模空腔模壳拼接成构造柱和圈梁,在构造柱和圈梁相交部位设置连接模壳,并在形成的构造柱和圈梁模壳内部顶升自密实混凝土,从而完成构造柱-圈梁一体化施工,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故该技术具有推广价值.

    空腔模壳免支模免振捣构造柱圈梁

    自平衡支撑桁架预制装配式叠合板施工技术研究

    严海明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叠合板竖向支撑体系通常采用扣件式排架满堂搭设,其占用了较多的空间,且由于数量众多,脚手架安拆较为烦琐,故其会影响施工进度;较多的脚手架也增加了周转费用,同时,在搬运过程也增加了一定危险性,因此研究提出自平衡支撑桁架预制装配式叠合板施工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叠合板底部沿跨度方向安装自平衡支撑桁架,自平衡支撑桁架将斜拉力转化为对叠合板的支撑力,其结构稳定、支撑效果好,仅需在叠合板底部较小空间进行安装,为叠合板下方施工提供了更多施工空间,故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自平衡支撑桁架叠合板施工技术装配式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徐俊杰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房屋建筑工程其施工阶段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较大影响.为实现节约资源的目标,绿色节能建筑工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本研究将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其影响和应用的可行性.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绿色节能

    可调节基座架空支撑架预制面板沉箱式卫生间施工技术

    祝城伟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箱式卫生间一般采用红砖砌筑地垄,造价高、施工周期较长、污染大,架空层回填加重了沉箱底板荷载,也加大了排水管道发生破裂的可能,且其维修困难.基于此,卫生间沉箱施工采用预制好的混凝土板搁置在可调节基座架空支撑架上,达到快速封闭沉箱面层的目的,使沉箱内形成中空层,可变更排水管道排布,相比于传统的卫生间,该工法简单易行,值得在同类工程中推广.

    可调节基座架空预制面板沉箱式卫生间

    狭窄空间组合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祝城伟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把轻质隔墙和地下室外墙2种墙体进行组合施工,粘贴有防水卷材的轻质隔墙板取代砖胎膜做防水基层,通过钻孔打入膨胀螺丝并锁紧螺杆将隔板墙固定在支护桩上,轻质隔墙与围护桩之间采用泡沫混凝土填充,地下室外墙采用组合拼装而成的移动式单侧支模体系进行支模,移动式单侧支模架间通过钢管进行加固,有效保证了狭窄空间中地下连续墙成型的质量观感,提高了外墙结构的完整性,又不刺破防水卷材,增强结构自防水能力.

    狭窄空间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

    基于围岩应力状态的超大断面隧道深浅埋判定研究

    陈雪锋黄太强任兆丹张俊儒...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目前公路隧道跨度越来越大,而超大跨扁平隧道由于其特殊的形状,使得拱部受力较上圆形隧道更为不利且开挖的影响范围也更大,因此现有深浅埋分界方法的适用性尚需考证.研究采用数值计算与经验公式方法,对比不同跨度、不同围岩级别下超大跨扁平隧道的深浅埋分界,得到适用于此工程的判定方法,同时确定其深浅埋分界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主应力旋转轴理论与规范经验法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具有着一定的可操作性,大跨扁平隧道深浅埋分界的判定应结合2种方法综合得到;2)当隧道跨度在19m左右时,Ⅲ级围岩深浅埋分界值为6m,Ⅳ级围岩深浅埋分界值为14m,Ⅴ级围岩深浅埋分界值为 34 m.

    超大断面深浅埋界限划分数值计算法

    某新建地铁下穿变电站设计技术研究

    付琪璋安震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城市地铁项目下穿既有变电站,为满足地铁项目施工、运营期变电站的正常服役需求,研究开展了变电站基础变形及振动控制指标分析,隧道施工基础变形评估,地铁运营对地面振动影响评估等工作.研究提出了变电站基础变形、地表振动控制建议值,分析验证了隧道施工(下称CRD施工)及配套措施可满足变电站基础变形控制要求,采用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可满足变电站设备正常服役和办公环境保护需求,保障了地铁项目顺利建设、运营和变电站的正常服役.

    地铁变电站基础变形振动控制

    某山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特殊地质塌方涌水分析及处治

    高杰黄钒于海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在选线过程中常采用隧道方案穿越山岭.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地形起伏大、条件复杂,面临断层、岩溶、高地应力、瓦斯等不良地质,可能出现涌水、塌方、大变形、岩爆等地质灾害,若处治不当不仅造成安全质量事故、增大投资、影响工期、后期的运营,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以某山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为例,探讨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塌方涌水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

    山区隧道特殊地质塌方涌水

    砂泥岩地层浅埋大跨暗挖地铁车站转序落底关键技术

    孟凡坤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工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该方法是处理软岩地层、浅埋地段等不利条件下的常用施工技术手段.结合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北延工程黄沙溪站暗挖车站开挖工艺及施工步序,利用midas GTS建立的计算模型,分析车站中洞开挖对车站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及自动化应力监测,进一步验证了提前解除车站两端优化中洞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有力保障了车站隧道的安全施工及毗邻既有建(构)筑物的安全,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双侧壁导坑法中洞解除导洞落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