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科学
建筑科学

赵基达

月刊

1002-8528

busc@263.net

010-64517786 84272776

100013

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

建筑科学/Journal Building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创刊于1985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科学类综合性技术期刊。本刊内容丰富、可读、实用,在建筑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本刊依托建设部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得到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并有许多国内建筑界著名的专家学者组成了编委会,使得本刊更具权威性、指导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室内人员着装状态对服装热阻的影响研究

    王飞祥杨柳赵胜凯闫海燕...
    97-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装热阻是影响室内人体热舒适的重要因素之一,着装状态的改变是人体行为调节以适应室内热环境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过现场调研总结了室内人员4种典型的着装状态,即正常状态、拉开拉链、挽起衣袖和同时拉开拉链与挽起衣袖状态.同时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暖体假人进行了九件套装不同着装状态下的26组服装热阻测试,结果发现与正常着装状态相比其余3种状态的整体热阻值下降率分别为3.7%~9.7%、8.0%~12.9%和9.1%~17.1%,局部服装热阻值主要在腹部、胸部、肩部、上臂、前臂等部位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正常着装状态的整体及局部服装热阻修正模型,为热舒适研究准确获取不同着装状态的服装热阻值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服装热阻热舒适暖体假人修正模型

    桂北地区建筑底层架空对夏季校园微气候的影响

    周志平徐紫霞郑文亨尹应德...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桂北地区建筑底层架空对夏季校园微气候的影响,选取桂北地区某高校内的底层架空教学楼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获取校园夏季微气候数据,分析建筑底层架空对微气候的影响规律,并用数值模拟比较不同架空高度对校园热舒适性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与架空外阳光直射地相比,架空层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其平均降温增湿效果分别为2.3 ℃、4.18%;敞开型架空对改善风环境的效果显著,平均风速为1.25 m/s;架空层下的生理等效温度(PET)比室外降低12.8 ℃,营造了舒适稳定的空间环境;当架空高度为3 m时,降温增湿效果最好,整体热舒适性最佳;当架空高度为5 m时,通风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桂北地区校园建筑规划设计和改善校园微气候舒适性提供参考.

    桂北地区校园微气候建筑架空现场测试计算流体力学

    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赵娟焦丽明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贯彻了绿色节能环保的高质量发展理念,顺应可持续循环发展经济和"双碳"目标的国家策略.本研究从宏观数据出发论证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符合当前"双碳"时代背景,重点从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市场发展规模以及生产企业竞争状况等多角度介绍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并分别从政府端、市场端、技术端、市场集中度、人才端等多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建议性对策,助力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快速发展.

    "双碳"目标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上海装配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外墙系统方案比较研究

    李婧
    123-12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外墙保温构造的安全性提升需求,上海市明确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示范项目需采用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主要是夹心及反打2种预制外墙系统.本文从保温构造做法、典型节点设计及热工性能差异等角度对比分析2种外墙系统,并提出外墙体系的选用建议及对应的优化方案.本研究可指导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建设和推广,有助于推动上海市乃至夏热冬冷地区"双碳"目标的实现.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装配式建筑保温构造做法节点设计热工分析

    公共建筑智能化运维平台应用现状调研

    唐浩余娟耿阳林波荣...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建筑的建筑规模大、机电设备系统复杂、运行模式多变,在传统人工运维管理模式下,运维投入成本高且管理效率低.基于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建设建筑智能化运维平台,成为了提升公共建筑运维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目前关于我国智能化运维平台的应用现状研究数量较少,难以全面反映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针对36个应用智能化运维平台的公共建筑项目开展了问卷调研.基于定量化的统计数据,对数字化运维平台建设、能耗分项计量、室内环境质量监测、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照明自动化控制、平台故障与维护、平台应用效果评价以及平台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本研究可为建筑智能化运维平台的高质量发展与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指导建议.

    数字化运维公共建筑室内环境空调系统能耗分项计量

    基于语义相似性匹配的BIM模型智能审查系统

    黄隆盛林晓东徐盛取熊朝阳...
    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提出了 1种基于语义相似度匹配的BIM模型智能审查Web系统.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化提取和分析BIM模型的语义信息,并将其与基于IFC标准表达的规范知识图谱本体进行匹配.通过结合Levenshtein距离和Cosine Similarity余弦相似度2种相似匹配度量算法,对BIM模型的语义信息进行相似度匹配审查.此外对精确匹配与相似匹配算法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相似匹配在整体审查性能上优于精确匹配,并且匹配准确性得到提高.该智能审查系统具备强大的通用性和适应性,能够支持多种行业规范的模型审查,扩大了 BIM模型匹配研究的应用范围.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更高效地应用BIM技术,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BIM模型合规性审查自然语言处理本体语义映射相似匹配

    结合LSTM与1DCNN的冷水机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李聪丁强刘亚祥梁涛...
    146-15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冷水机组运行中,传感器采集的是具有时间序列特征的数据,为从时间维度准确识别冷水机组故障数据特征并解决神经网络中由协变量偏移导致冷水机组故障诊断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1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故障诊断方法.以ASHRAE RP-1043的故障实验数据作为方法模型训练及测试样本,探索网络模型参数对于诊断性能的影响.该模型结合1DCNN提取样本局部特征和LSTM处理样本时间序列的优点,并引入层归一化技术(Layer Normalization,LN)解决神经网络存在的协变量偏移导致网络训练过拟合问题,有效提升了对冷水机组故障诊断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1DCNN-LN-LSTM模型故障识别准确率达98.85%,相比较单一深度学习模型如1DCNN和LSTM,1DCNN-LN-LSTM诊断方法的诊断性能明显提高.

    故障诊断长短时记忆网络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冷水机组

    通勤机动车内秋季期间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暴露分析

    张金萍孙宁冯东浩张岩桐...
    155-165,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人们在上下班时间即早晚高峰时段通勤机动车厢内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和暴露风险.本文在2022年秋季选取北京市区内某路公交车和小型载客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其车厢内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在早晚高峰时段进行了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培养.分析了高峰时段通勤车车厢内乘客位和司机位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和粒径分布特征,探讨了颗粒物浓度和人员流量对微生物气溶胶的影响,并评估了微生物暴露风险.结果表明:1)高峰段小型客车内真菌和细菌气溶胶的污染水平与相关标准相比属于较清洁等级,而公交车内细菌气溶胶浓度基本未超标,但真菌气溶胶污染明显,且污染集中于乘客位;2)高峰时段小型客车车厢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易受室外源影响,公交车车厢内乘客位细菌气溶胶浓度易受室内源影响,且在空调通风状态下公交车车厢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主要受空调和车内人员的影响;3)通勤车车厢内细菌气溶胶粒径主要分布在2.1~7.0 µm,真菌主要分布在1.1~4.7 μm;4)车厢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与人员流量呈正相关,且细菌和真菌总浓度与颗粒物PM1.0、PM2.5、PM10均呈正相关;5)微生物暴露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系数均小于1,但其对男性健康的影响稍高于女性,对司机影响高于乘客.

    通勤机动车高峰时段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特征暴露风险

    装配式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散热特性研究

    徐建一吴小舟唐明武赵明明...
    16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装配式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结构与传热过程,建立了散热计算数值模型,并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在室内空气计算温度为18 ℃、供回水平均温度为30~50 ℃及管间距为150~300 mm条件下不同面层装配式地暖的散热量及热损失量等散热特性.结果表明随着供回水平均温度的增大,装配式地暖的散热量和热损失量呈线性增大,而随着管间距的增大,装配式地暖的散热量和热损失量呈非线性减小.此外,供回水平均温度对不同面层装配式地暖的热损失率影响非常小,而管间距对不同面层装配式地暖的热损失率影响比较大.论文研究结果为装配式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结构优化及设计选型提供了依据.

    装配式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数值模拟散热特性热损失率

    基于动态辐射光谱的热致变色窗光热性能研究

    李森渊沈意张严匀彭晋卿...
    175-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致变色(Thermochromic,TC)窗是1种通过温度刺激调节太阳光直接透射比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技术.然而,玻璃对太阳光谱的不均匀透射与吸收会对建筑能耗及室内光热环境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基于日间动态辐射光谱,研究了 3种应用于北京地区的TC窗在建筑能耗、热舒适以及室内动态采光效果等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TC窗的节能率可达8%,有效采光照度可提升15.9%,同时热不舒适时间可减少100 h以上.拥有高储热能力的水凝胶玻璃材料窗具有最佳节能潜力,且在北京地区其适用性最高.为继续提高TC窗的地区应用效果,建议进一步提高热致变色材料的转变温度和太阳能调制能力,降低发射率并加强可见光透光率的均匀性.本研究流程可用于光谱选择性窗户在不同气候区的评价与优化.

    动态辐射光谱热致变色窗能耗热舒适U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