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学报
建筑学报

周畅

月刊

0529-1399

aj@aj.org.cn

010-58933628

100835

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大楼

建筑学报/Journal Architectural Journal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建筑学报》简介 《建筑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每月20日出版。大16开,96页,铜版纸彩色印刷。 《建筑学报》创刊于1954年,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本建筑专业杂志。创刊近50年来,涵盖了国内建筑学专业高水平的理论研究论文和重要建筑实践,记录了新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历程,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在国内建筑学领域具有权威性。发行量一直在同类期刊中居前位,年发行量50余万册。 《建筑学报》的特色:立足国内,以繁荣促进中国建筑创作为宗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 《建筑学报》的内容:涉及建筑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两大部分,设有建筑理论、建筑评论、建筑教育、城市设计、设计研究、建筑实录、建筑技术、住宅设计、传统建筑、国外建筑等栏目。 《建筑学报》的读者群:建筑师、建筑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建筑学专业师生和各级建筑管理人员。 近年来,《建筑学报》已成为全国各设计单位的必备资料,为广大商家提供了直接向建筑设计人员展示产品的平台,将为您的企业经济发展助力。 欢迎征订2004年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地起兴——东麓园(一期)设计

    王宝珍
    56-61页

    叠合与共生——绍兴文理学院风雨操场设计札记

    董丹申莫洲瑾李宁蒋亚静...
    62-66页

    演化的形态:从结构选型到结构设计

    韩雨晨韩冬青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演化的视角认知结构形态,是从被动的"结构选型"迈向主动的"结构设计"的关键.区别于传统结构选型的"树状"认知体系,"演化矩阵"建立了"网络化"的结构形态认知框架网,以"力的重构""几何变形""材料置换"为结构形态演化的3个维度,通过剖析力、形、材料的作用机制,诠释不同结构形态之间的演化关系.为建筑师进行结构设计建构了方法体系,为空间与结构的协同设计提供了有效途径.

    结构形态结构设计结构选型演化

    模度理论与模块化建造在柏林自由大学中的对立与统一

    王亚鑫冯刚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柏林自由大学处于教育与社会变革时期校园的设计理念、建造历程、模度理论与模块化建造应用的适用性和必要性,揭示模度与模块、伍兹团队与柯布西耶的思想在柏林自由大学设计实践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反映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园设计理念的演变,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设计思路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模度模块柏林自由大学学科交叉沙德拉克·伍兹勒·柯布西耶

    从传统乡土到当代乡建——湖南大学民居建筑教学与研究

    卢健松张月霜丁振家姜敏...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当代建筑学科发展、民居研究历程、自身办学历史,回顾了湖南大学传统民居教研中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在建筑历史研究领域,由边缘到主干的演进;创作实践方面,由零星启发到核心价值;科学研究中,由案例存续到多学科系统阐释;教学领域,由教学案例到重要训练类型的转变.

    湖南大学传统民居乡村建设教学研究

    直面地形的思考——山地民居与山地建筑设计体系关联研究

    冯棣滕文皓陈科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史学者如何从地形出发,总结了山地民居的"六法、十二法、十八法"法则,并在各个历史时期用以指导具体的山地建筑设计,最终构建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山地建筑学科体系,且以此为传统,作为对抗当代山地建筑设计均质化的策略.

    山地民居山地地形民居手法山地建筑设计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架":术语含义与构架变迁

    蒋嘉元诸葛净贾亭立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文献记载、实物及中国古代木构架的发展线索,指出架的本义是"两柱承一檩"的结构单元,探究作为描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进深规模的基础术语"架"的所指及其变化的使用方式,并进一步结合与"架"联动的"间"的使用,深入考察词语背后的观念变迁与构架转型间的关联.

    木构架间架木构建筑

    清乾隆年间南京随园的玻璃与空间的新尝试

    白颖陈涛姜春霖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江南园林中使用玻璃的较早案例:乾隆年间建造的南京随园,分析性灵派文人袁枚的诗文和随园的图像,发现袁枚在随园中大量使用玻璃窗和玻璃镜,并利用玻璃的透明、色彩与反射性能,追求曲折、复杂、多重的空间,指出玻璃带来的新材质感受和视觉观念促发了随园独特的空间设计,袁枚借玻璃开启了江南园林中材料与空间的新尝试.

    随园玻璃材料空间

    从乐园到围场——江湾体育场作为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变迁的缩影

    袁烨张子岳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历史文献、规划蓝图以及现实景象的梳理与对照,探究江湾体育场所在区域的历史变迁,揭示了江湾体育场在急剧变化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性的缺位,在城市更新的进一步推进下,应尝试结合江湾体育场的现状条件,以保护建筑为核心改善周边的城市公共空间.

    大上海计划江湾体育场公共空间绿地规划城市更新

    传统庭园的输出与反馈——从"日本住宅"和"明轩"看中日现代建筑的差异化进程

    周仪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剖析"日本住宅"与"明轩"两个文化输出案例的展场、展览动机、蓝本选择、蓝本改造设计,及西方建筑学界对它们的反馈等差异,将二者放到东亚传统建筑参与构建国际现代建筑语汇的历程中加以对比,意在给中国当代以园林研究为核心的设计转译实践提供早期实践的思考与历史经验.

    MoMA"日本住宅"光净院客殿书院造桂离宫大都会博物馆"明轩"网师园殿春簃院落庭园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