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享视角下建筑外部开放空间特性及价值探讨

    陈梦烂王明非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外部开放空间是空间层面建筑与城市的共享,也是人与人实现社会性交往需求的前提,具有开放性、多义性、聚集性等特征,对使用者、建筑、城市、资源来说都具有价值,对解决当下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需求、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共享视角建筑外部开放空间特性价值

    浅析AI建筑设计领域的创新设计风险——以"XKool"智能设计云平台为例

    孟照东张新宇叶赟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AI的介入简化了建筑设计过程的繁琐程序,同时极大提高了建筑设计的工作效率.针对建筑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以及企业的管理者,思考建筑设计应当以什么方式面向未来以及建筑设计所面临的复杂市场环境问题应当如何去应对,建筑师在面对新技术的同时是选择接受新技术对未来行业的影响,还是抵触遏制其蔓延?文章从创新设计风险的角度分析了新技术和传统行业有机结合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AI建筑云平台创新设计风险风险防范

    历史建筑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探究——以衢州市历史建筑普查工作为例

    余丽燕廖敏超王婷静陈宇腾...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在快速城镇化的浪潮下更是刻不容缓,作为历史建筑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历史建筑普查尤待完善规范.文章以衢州市历史建筑普查为例,通过对历史建筑的调查、评价、标准制定及认定等涉及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探究,以期建立一套科学的历史建筑认定工作技术流程,为同类地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历史建筑历史建筑普查评价技术流程

    大学校园快递空间的演变及其特征探究——基于浙大紫金港校园的调研

    徐雷张凡王卡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购和快递发展不过二十载,却活跃丰富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影响了空间的使用和建设.其中,大学校园的快递行为富集,对校园空间的建设和发展影响更大.文章考据和分析了大学校园快递空间的演变,将其分为四个阶段:侵入、爆发、收束和衍生,并研究不同阶段快递空间的分布状态、空间性质及行为特征,以期为此类高速发展的动态空间提供设计和建造的资料.

    快递空间演变取寄行为空间分布校园建设

    基于任务驱动与翻转课堂教学双向融合的"园林花卉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陈蓓
    199-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花卉学"是风景园林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引入任务驱动教学并结合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实践,选择微信公众号作为学生自学平台,旨在探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创新型混合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翻转课堂园林花卉学花境设计

    居住建筑隔离防护功能的微小空间设计初探

    范小琳
    20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与人们的生活起居带来了巨大冲击,高密度城市疫情大规模突然暴发凸显的建筑设计问题引起了建筑行业的反思.我们应把被动式应对策略转为主动式应对策略,充分考虑高密度城市中居住建筑隔离防护功能的微小空间设计,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提高生活住居质量.

    新冠肺炎疫情居住建筑隔离防护微小空间设计

    中低年级研究式建筑设计教学方法探索

    李凌史聪怡
    203-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研究式建筑设计教学在我国主要应用于高年级课程,中低年级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的惯性思维模式对高年级开展研究式设计构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实现中低年级与高年级设计课程的良好衔接.文章以建筑学本科二年级设计课教学为例,分析在中低年级尝试应用研究式教学的可行性,并从题目设置、问题引导、过程控制等方面探讨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方法.

    中低年级研究式教学建筑设计课程

    从静态到活态:生态博物馆视域下的乡土建筑遗产保护

    王天航张若晨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建筑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目前,对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尚局限于传统的遗产本体技术干预,是一种静态的保护理念,无法适应保护的需求和发展.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带给我们一些启示,通过建立以原住民为主体的管理机构,搭建建筑遗产活态保护平台,将建筑本体、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建筑的使用者、维护者、传统建筑技术、生产生活方式等有机地组织起来,并在相应的遗产研究、管理、教育、发展平台上进行相关探索,能够使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朝着可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乡土建筑遗产生态博物馆静态保护活态保护

    认知策略在建筑材料表观特性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周春艳
    208-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学生认识建筑的一个重要启蒙阶段,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一直都受到各建筑类学校的关注,都在不断地探索与改革.文章依据认知规律的特点,针对"建筑材料认知"单元,探索其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希望能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对建筑设计的认知体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建筑材料表观特性认知教学

    基于空间尺寸与布局特征的中小学校体量类型化解析

    梁世奇张宇张美雁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校事关国家基础教育事业根本.中小学校具备空间类型统一、体量构成逻辑性强的特征.文章基于类型学的归纳思维,运用图解等分析方法,通过规范与案例的解读、空间尺寸的分析与整合以及整合空间的功能布局解析,最终提出了一种中小学校体量及其模式类型的构成语汇——由基本体量、连接体量与附加体量构成的中小学校体量设计体系以及由连接体量和附加体量构成的体量深化模式.根据中小学建筑空间单体及其组合的规律对建筑进行类型化解析,为该类型建筑的优化与生成式设计提供指导及参考指标.

    中小学校类型学体量设计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