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闽南地区老旧社区配套设施体检体系及更新策略研究——以漳州市为例

    钟佳滨林炜祺张秀林美凤...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城市更新和闽南地区老旧社区品质提升的背景下,文章以漳州市为例,整合国标和省标中关于社区配套设施的相关规定并以此为参照依据,形成体检体系,从建设达标率、设施覆盖率、居民可达性和居民满意度四个方面对典型老旧社区展开体检评估,并从空间布局、建设品质、设施维护、公众参与角度提出老旧社区配套设施的更新建议.

    闽南地区老旧社区配套设施体检体系漳州市

    老旧厂房改造式文创园区运营发展研究——以大运河1986文创园为例

    朱世豪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盘活工业遗存的政策不断落实推进,作为城市更新发展载体的老旧厂房兼具着传承城市文脉与文化业态的历史使命.因此,研究如何对老旧厂房改造式文创园区进行有效运营发展变得至关重要.文章以大运河1986文创园为例,梳理其作为老旧厂房改造式文创园区的改建背景、现状概况、发展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展示其运营发展情况,继而针对老旧厂房改造式文创园区的运营发展提出有效建议与相关启示.

    文创园区老旧厂房提升改造运营发展

    基于SOPARC和行为地图的澄江老街居民日常交往行为研究

    陈晓卫刘俊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澄江老街为研究对象,基于SOPARC和行为地图法,分析街道空间访问者行为特征和空间使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访问者男女比例相当,年龄层次单一,以退休的中老年为主;人群时间分布特征表明,一天内人数呈现"M"形走势,偏好早饭后采买时段和午休后外出交往;活动类型受年龄影响,偏好喝茶聊天、棋牌娱乐和散步等静态活动;人群空间分布特征表明,茶室和棋牌室周边、临街商业前区、可达性高的遮蔽空间等是人群交往集聚地.

    澄江老街日常交往行为社区玩耍与游憩观察系统行为地图法

    城市规划视角下矿业废弃地再利用——以某饰面用花岗岩矿再利用为例

    马心成金杨李童琳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态保护、土地集约利用的背景下,采矿损毁闲置土地与矿山生态修复、城市规划结合,成为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的一个选项.文章以某饰面用花岗岩矿的再利用为例,初步探讨了其与城市规划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从项目选址、用地协调、详细规划等多个方面,总结了矿业废弃地的利用路径.此举旨在为解决众多矿业闲置用地再利用与城市规划融合的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并进一步探索矿业废弃地工程化再利用的新模式.

    矿业废弃地再利用选址协调规划国土空间

    邯郸广府古城传统民居节能改造设计研究

    李庆红王竞晖于鹏飞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颁布的背景下,文章选取邯郸广府古城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依据《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在延续古城风貌的原则下,对传统民居的围护结构和采暖方式进行节能改造,提出对应的改造方案,并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广府古城传统民居节能改造

    有机更新理论与工业废弃地的活化更新关联研究

    苗明瑞冯律航吴尧熊京华...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研究有机更新理论的发展历程,从提出背景、起源内涵到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随后对有机更新理论的关联理论进行了综述,分别研究了微更新理论、城市修补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有机更新理论的关系,为有机更新理论作用于工业废弃地提供相关理论基础,并分析了它们在工业废弃地活化中的作用.文章探讨了有机更新理论与工业废弃地活化的关联性.有机更新理论在摒弃大拆大建、提升空间质量、联通居住空间、传承工业文化以及区域功能转型等方面对工业废弃地活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工业废弃地活化更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有机更新工业废弃地城市更新风景园林

    微更新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更新策略——以孔城老街为例

    王春涛杨姚佩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历史街区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保护和更新这些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孔城老街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文献综述的方法,从微更新视角出发,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更新策略,旨在为历史街区活化更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孔城老街的设计研究,得出微更新策略在历史街区活化更新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孔城老街微更新历史街区活化更新

    老城更新视域下城市口袋公园设计探究——以上海乐山绿地口袋公园为例

    严水金马辉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老城更新的核心逻辑,在超大、特大城市中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政策背景下,同步新建、改建、整治城市口袋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成为老城更新的亮点.文章详尽分析了上海绿地口袋公园的特征,围绕老城更新的建设公园城市、文化之城、疗愈之城、智能化城市的愿景目标,面对土地资源匮乏和满足外来新市民人口多样化需求的挑战,针对性地提出老城更新视域下的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策略,旨在焕发老城更新的新活力.

    老城更新城中村改造口袋公园景观设计

    青岛城市建设初期外廊式建筑流行的原因分析

    踪扬王瑛徐飞鹏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置外廊是青岛城市建设初期(1898-1905年)建筑的一个鲜明特色.这种外廊式建筑并非仅仅指带有外廊的建筑,而是特指17世纪至19世纪期间,欧洲人在热带、亚热带的经济贸易地区所发展出的,被建筑学者们称为"外廊式"的一种建筑样式.青岛开埠初期,德国人为什么将"外廊式"作为在青岛地区进行城市建设的首选建筑样式,以及这一建筑样式在城市建设初期迅速流行的原因值得探究.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留存下来的外廊式建筑实例进行分析,阐明了外廊式建筑的主要特征,总结了外廊式建筑在青岛城市建设初期流行的原因:欧洲全球贸易文化的象征作用;滨海环境的适用性;外廊本身具有的美学价值和灵活性.这为研究中后期青岛近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阶段性的参考.

    外廊式建筑青岛欧洲全球贸易文化滨海

    传统民居易地重构研究

    靳荟民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民居承载着数代人的历史信息,易地重构是将其历史主线整理成逻辑清晰的可读性文本的过程.文章侧重研究自然环境的传统民居易地重构与周围环境的特征密切相关的生成机制,并以形态延续、再现肌理、更新流线、注入文化四个层次为依据,提炼出传统民居易地重构的方法模式,旨在重点探究易地重构对传统民居保护的意义.

    传统民居易地保护空间重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