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方古典园林中的画景研究——以留园绿荫轩与桂离宫月见台为例

    周含玥
    256-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久有讨论的园画关系,文章以画景为切入点,将苏州留园与日本桂离宫中经典的"隔水面山"之景进行对比,分析观者眼中呈现的园林景象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共通之处及其营造手法,以探讨东方古典园林中所共有的画意以及各自不同的园画互动之法,为园林阅读提供一种富有情趣的补充.

    景象留园桂离宫山水画

    基于文化要素挖掘的绍兴城市滨水空间现代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周璐瑶陈思王涛
    259-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滨水空间是展现绍兴水乡文化特质的一张名片,但目前对基于其地域文化挖掘的现代风貌提升策略相关研究仍较为缺乏.文章基于实地调研对绍兴城市滨水空间进行问题剖析,通过资料检索与挖掘梳理其地域文化要素,并选取典型空间进行拆解分析,进而以案例解构来探索地域文化要素与城市滨水空间的转译与表达,最终总结提出相应优化提升策略,为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以及后续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城市滨水空间文化要素现代风貌提升策略

    国家公园城市理念下的绿道规划策略研究——以浙江开化为例

    朱晓青严舒文曹志奎王滢...
    262-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公园城市是实现绿色健康永续发展的全域生态城乡共同体.绿道作为国家公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乡、串联自然与人文资源的重要载体.浙江省开化县以建设国家公园城市为目标,在绿道规划的空间格局、建设标准、产业体系、地域文化、品质生活和治理水平上,提出了与国家公园相通、相称、相融、相应、相宜和相符的"六个相"规划策略,为国家公园城市建设和绿道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国家公园城市绿道规划策略开化县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邯郸市口袋公园健康效益评价及优化研究

    王艳霞王聪可
    265-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口袋公园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研究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从空间观赏性、空间可达性、环境舒适性和设施多样性4个方面构造出适用于口袋公园健康效益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因子权重,并以邯郸市5种类型口袋公园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应用与评价,进而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口袋公园的空间环境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

    口袋公园健康效益层次分析法空间环境

    地域文化视角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洛阳杜康村为例

    苑宏刚马静怡
    268-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近十五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导致中国传统村落数量锐减,传统村落的发展面临着过度开发或者"空心村"等问题.许多传统村落格局未得到合理地保护,导致传统村落中蕴含的地域文化也逐渐消失.文章以河南省洛阳市国家级传统村落杜康村为研究对象,切实顺应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方针,结合杜康村当地民俗活动、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梳理当前村落的地域文化,探索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策略,实现地域文脉的传承.

    传统村落地域文化洛阳市公共空间景观

    苏州传统民居的日常生活景观研究——以马大箓巷季宅为例

    王慧宾朱邓克
    27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州传统民居作为构成古城的基本要素,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和景观形态.目前,对于古城景观的研究多关注于原为大型民居附属的古典园林景观,对数目众多的中型及小型民居景观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文章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以马大箓巷季宅为例,研究苏州传统中型民居的院落景观系统,并试图从中探寻传统中型民居的生活景观建构体系,以期为当代苏州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

    苏州传统民居日常生活生活景观马大箓巷季宅

    基于多源数据的街道空间绿化品质测度与设计提升——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

    张健
    274-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街道空间绿化的品质对居民尤其是行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但由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受到数据获取及收集难度的影响,相关研究多为定性描述.文章选取福州市鼓楼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腾讯街景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等多种数据源,结合传统的遥感解译方法,对比分析了鼓楼区的街道绿视率和植被覆盖率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将结果与鼓楼区分时段的人群分布情况耦合,最终基于人本视角提出了优化街道空间绿化品质的设计提升策略.

    绿视率(GVI)绿化品质街景数据

    新中国室内设计师奚小彭装饰艺术探究

    李芷仪吴卫
    278-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究了新中国室内设计之父——奚小彭的装饰艺术思想,以期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大量的相关文献阅读以及案例分析,简要回顾了奚小彭的艺术人生履历,并分析总结出奚小彭建筑装饰艺术思想的三大特点:"辩证继承,革旧立新""注重功能,兼备美观""设计民主,实践导向".奚小彭辩证地继承传统文化,注重功能性的同时把控好装饰美观度,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张协同创新,为中国建筑装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奚小彭装饰艺术思想革旧立新注重功能设计民主

    "雕刻"建筑——浅谈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与建筑设计之联系

    李倩
    281-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米开朗基罗来说,雕塑是最重要的一个艺术门类,影响着他在绘画、建筑等其他领域的创作.文章从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分别介绍雕塑对其建筑设计的介入,阐述在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另类"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

    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雕塑建筑设计

    自然营造与体验——板寮村土家族民宿改造设计回顾

    刘安琪徐伟
    284-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鄂西山区的乡村旅游实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而民宿作为乡村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展示地域特色、民风民俗的重要载体,因此,民宿的设计与改造尤为重要.恩施南部山区的板寮村土家风情民宿改造项目设计结合场地特色,尊重乡村肌理,遵循自然营造,使民宿的地域性及场所感得到充分体现,进而使游客获得良好的体验感.文章追溯板寮村土家风情民宿改造设计的过程,以期为该地区民居更新起到一定示范及参考作用.

    民宿改造自然营造地域性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