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幼儿园活动单元空间评价研究

    刘雨佳张钰曌谢霆伟陈裕仁...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建筑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对幼儿教育理念及我国典型幼儿园案例空间特点的研究,幼儿园活动单元空间可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和开放式三类.建立幼儿园活动单元空间评价方法并制作问卷,建构三类典型幼儿园活动单元的VR模型,选择幼儿家长、幼儿园教职工、建筑师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员进行VR体验并填写问卷.统计数据得出开放式幼儿园活动单元最能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但半封闭式幼儿园活动单元最符合我国国情.

    虚拟现实技术幼儿园活动单元空间开放度VR体验实验建筑空间评价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装配式建筑研究热点分析

    陈长风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国内建筑行业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运用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中装配式建筑相关研究的高质量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装配式建筑研究历程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装配式建筑研究的热点涉及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的应用、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模式、装配式建筑的项目过程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四个方面.

    装配式建筑citespace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从建筑空间到城乡空间的思维转变——建筑学专业规划课程教改探索

    林榕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规划原理》作为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建筑学专业体系具有重要的引申作用.以建筑学专业本科三年级相应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城乡规划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基于空间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

    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学空间教学改革

    生态安全视角下小流域旅游开发策略

    姚佳杨卉王志蓉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体因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使得江河小流域成为城市生态的敏感区.在生态文明战略和"两山"理论的引导下,小流域的开发也从打造水景观向修复水环境转变.文章以宁波市大嵩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学和设计学方法,通过区域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生态敏感性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划定生态红线,针对不同生态保护等级区域,提出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科学探讨.

    小流域生态安全旅游开发设计策略

    酒店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表达研究——以黄山脚下的公社为例

    欧书岩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酒店建筑除了要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还需要在设计中回应地域环境、体现地域特色.黄山脚下的公社项目设计,通过充分借鉴与吸收周边既存古村落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对皖南民居进行思考与再设计,从总体布局、建筑肌理、建筑材料三个方面体现地域特色、展现当地地域文化,使该项目成为一个能够吸引客户的场所.

    酒店建筑地域性皖南地区建筑设计

    建筑4.0时代下高职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郑瑶瑶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4.0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建筑模式,提高了社会对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建筑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文章结合建筑4.0的特点,并基于我国高职院校建筑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一些适切的建议.高职院校需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精神的培育、协同政企行共同培养,以此增强职业教育人才供给对产业需求的适配性,为建筑行业培育具有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建筑4.0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

    后疫情时代下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建筑设计Ⅰ》为例

    陈宁静王桉邵叶鑫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国家提出了"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等要求,给高校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转折,短时间内线上教学成为了主流教学模式.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线上教学不再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有教学手段,而应该结合线下教学逐步形成完善的混合教学模式,并持续运用到今后的高校教学中.文章将以《建筑设计Ⅰ》课程为例,从教学准备、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模式设计、考核与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探讨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的运用.

    疫情SPOC混合教学建筑设计

    转设背景下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初探——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为例

    宫晨王黎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核心课程体系,是独立学院转设后如何保持专业课教学的稳定运行,如何满足地方经济需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核心课程质量和打造特色的关键.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以学校转设为发展契机,围绕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特点,构建特色教学体系,提出强化课程交叉融合、结合实践、因材施教、强调专业应用等方面,完善教学,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建筑设计核心课程的培养之路.

    转设结合实践因材施教应用型专业规范

    面向"身体-空间"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探索

    柯达峰郑媛王炜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空间训练离不开对身体问题的思考与关照.主题为"身体与空间"的课程设计通过"认知调研-空间设计-实体建构"三个教学环节,在人体尺度认知的基础上,注重结合生活的空间体验、基于身体性的空间营建、建造及工学内容的实践,引导学生多向度思考身体与空间设计的关系,以期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阶段,对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开发研究型设计思维有所裨益.

    身体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研究

    多元主体"利益-平衡"机制的乡村营建策略——基于浙江安吉碧门村的设计实践

    孙佩文王竹徐丹华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对碧门村多元主体利益困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调整与空间形态优化、基础设施与柔性界面共建、渐进发展的空间功能调适、竹产业文化特色空间营造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乡村转型期的营建策略,诠释了多元主体"利益-平衡"机制的乡村营建模式对现实的指导价值.

    乡村建设资本下乡多元主体"利益-平衡"机制营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