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亲生物设计在绿色学校中的空间特征研究

    叶昱李尚佼
    252-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化和环境问题严峻的背景下,"绿色学校"作为改善教育环境的对策之一已经应用在许多发达国家之中.绿色学校以提供给学生情感发展和品格教育所必需的环境教育场所为目标,强调将自然和可持续元素引入学校设计和管理中,打造在自然环境中学习的机会;亲生物设计通过在空间中建立与自然的直接体验、间接体验以及空间场所体验的方式,营造与自然互动的环境.本研究通过分析亲生物设计在绿色学校应用中的空间特征,提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可持续教育环境的营造方向.利用绿色学校和亲生物设计的关系及案例分析和验证推导得出亲生物设计绿色学校的三种空间特征类型.同时,提出了营造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可持续教育环境的方法.

    亲生物设计绿色学校空间特征教育空间

    面向意象视角的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张恬
    25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象视角的设计注重通过艺术表达和审美感受来打造景观,使湿地景区更加美丽、独特和具有艺术感.研究以面向意象视角的湿地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将面向意象的湿地景观设计策略与湿地景观的特征与表征相结合,探究了湿地景观的设计方法.研究以天生桥景区为案例,首先,通过对天生桥景区周围湿地生态系统的分析,强调保护湿地特征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重要性;其次,结合玻璃站台的设计,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透明材料和合理的布局,实现游客对景区全景的观赏,同时保护湿地的自然特征;再次,以空中步道设计为例,展示了如何将步道融入景观中,提供与湿地互动的体验,让游客更贴近自然.此外,通过小吃摊的设计,强调了湿地景观与人文意象之间的关系.

    意象视角湿地景观设计天生桥景区可持续性

    基于网络评论数据的旅游地意象感知研究——以桂林市独秀峰王城景区为例

    蒋一涵何瑶
    258-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桂林市人文旅游知名度相对偏低的困境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分析网络评论数据,使用词频分析、Word2vec词向量训练、K-Means聚类、TF-IDF关键词提取、文本情感分析等网络文本分析方法,分别测度桂林市独秀峰王城景区游客感知要素和情感态度,并以此表征旅游地意象.结果发现:(1)独秀峰王城景区的旅游地意象可分为空间意象感知和非空间意象感知两个层面,又可细分为空间属性感知、自然景观感知、人文景观感知、情感意向感知、旅游服务感知、历史文化感知和特色活动感知六个聚类;(2)景区服务和特色文化是独秀峰王城景区的独特竞争力;(3)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较高,少量消极情绪主要来源于门票价格、过度商业化等方面.研究为独秀峰王城景区的建设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桂林市人文旅游的持续发展和智慧运营探索新路.

    旅游地意象独秀峰王城景区情感评价网络文本分析

    滨水公园空间感知对居民健康活动的影响研究——以邯郸市滨水公园为例

    田芳宋昊璠
    262-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探讨滨水公园中空间感知与居民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对研究样本空间内进行问卷数据收集,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工具,分析447份问卷数据,对6个潜在变量的潜在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居民对滨水公园的功能感知在模型中起到主导作用,而安全感知、舒适感知、认同感知都起到了次要的影响作用.此外,居民情绪感知在模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居民的积极态度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健康活动水平.

    滨水公园空间感知情绪感知健康活动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意象理论的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景观探析

    吴彤郑绍江
    265-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基本空间环境,是人居环境研究的基本单元,而乡村聚落景观更是乡村景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文章运用意象理论,从乡村聚落景观入手,对乡村聚落景观和意象两个关键词进行概念辨析,提出东巴文化区这一概念,分析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现状,并以宝山石头城为例,对其乡村聚落景观中的基本意象进行分析,探寻其乡村聚落景观意象的标志和特征,以期更好地了解乡村聚落景观意象,并对东巴文化区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乡村聚落景观景观意象东巴文化乡村景观

    居民需求导向下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实践探索——以枝江市董市镇为例

    黄艳雁赵杰
    268-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城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存在镇容镇貌差、特色风貌缺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居环境不佳的问题.文章以枝江市董市镇"擦亮小城镇"项目为例,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入户调研和现场勘察的方法,了解居民需求,归纳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基于居民需求导向,提出小城镇特色风貌营造、生态环境提升、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政策监管与服务等方面的设计策略,以改善城镇空间品质,满足居民美好的生活愿景.文章旨在为建设居民生态宜居的城镇生活空间提供实践借鉴.

    小城镇风貌居民需求生态宜居建设人居环境营造董市镇

    民族文化元素提炼及展示中心设计——以桂林银子岩景区民族文化展示中心设计为例

    吴紫薇吴小华
    272-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展示,文章以桂林银子岩景区民族文化展示中心设计为例,提炼民族文化元素,通过空间布局、营造策略、环境设计和展品陈列设计,立足本源,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民族文化展示中心的设计,使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整体风貌与环境相融合,内部装饰与展品风格相吻合,使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成为地标性景观.一个好的民族文化展示中心能使展品呈现出超越时空的人文素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使游客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所表达的深远意义.

    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民族文化元素提炼环境设计空间布局营造策略

    引领数字化城市发展注入新生活力——以产业发展中心建筑设计为例

    马守恒曹犇宫亮月武文科...
    274-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锦州作为曾经的辽西省省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如今,锦州已然成为数字化城市,其城市发展潜力巨大.该项目采用"点+线"的设计策略,将六大功能分区合理设置,创意定位及构思十分独特,植入街巷空间设计手法,打造以人为本的绿化景观,为引领城市发展注入新生活力.

    数字化"点+线"的设计策略街巷空间绿化景观

    海岛色彩多因素分析及多方案比较

    张焕朱远瞻潘哲伍嘉妮...
    276-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圣托里尼、意大利五渔村、舟山普陀山等海岛渔村进行分析,归纳出自然色彩、产业习俗、宗教信仰三个主要的色彩影响因素.同时,以浙江省舟山市葫芦岛为案例分析对象,提取当时自然地理环境色彩因子与人文地理环境色彩因子,综合自然与人文色彩因子,确定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组配依据,提出海洋人居环境下的色彩主色调,并设想可行性色彩运用方法.

    葫芦岛自然色彩因子人文色彩因子色彩设计色彩运用

    服务体验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小型展厅空间设计策略

    李雅婷何晴乔歆新
    278-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车展厅是展示汽车的终端,也是面向用户的实体平台.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和年轻化消费者体验需求的不断升级,合理的新能源汽车展厅空间设计不仅可以成为品牌与消费者通过全旅程服务开展持续沟通、塑造多元关系和丰富体验的关键抓手,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新能源车销量和用户忠诚度.同时,考虑到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公司选择小型城市展厅,因此本文将基于服务体验的视角重新审视该类展厅的空间设计,以整体系统性的思维对小型城市展厅空间序列的规划、空间交互体验和情感化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探究,尝试提炼出相应设计策略,从而对新能源汽车展厅空间的设计进行革新.

    服务体验小型城市展厅空间设计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