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未来建筑空间场景设计——以宾大Simon Kim教学作品为例

    刘耿哲刘小文勾昭元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计算机和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建筑设计方式迎来了全新的设计表达方式.其中,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建筑空间设计给人以新的视觉体验.文章通过对Simon Kim教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对研究生课程成果的介绍,来展示AR/VR技术于未来建筑空间场景设计中的应用.设计人员不仅可以身临其境地近距离互动,以弥补平时人眼无法观察细节的缺憾,而且还能将其还原度极高的优势运用于空间感知.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建筑空间未来场景装置设计

    居住社区中心建筑使用后评估初探——以南京沙洲社区中心建筑为例

    温雅馨张伟郁秦臻葛蕾...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南京沙洲社区中心为例开展使用后评估研究,从场地环境、建筑空间、公共设施、户外空间以及专项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自由访谈等方式收集使用者的满意度评价反馈及相关意见信息,剖析建筑建成现状问题,探讨可行的优化策略,为现行拟建同类社区中心建筑建成更高品质与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社区中心使用后评估满意度评价优化策略

    建筑学教育通专融合发展的思辨

    高峻林涛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学教育自身要适应建筑专业教育发展趋势,对外要践行大学全人的通识教育理念.辨析大学教育发展中通识、专业教育历史脉络及演化趋势,坚持通专融合的专业教育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通专融合发展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建筑学学科内涵和知识体系中,也在当代建筑学教育中得到多方实践.通过通识教育理念改良整个专业教学,形成适应当代发展要求的建筑学专业教育.

    建筑学教育大学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宝应文教综合体之设计思路

    张磊蓝健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中心公共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的背景下,需要在同一用地中复合建设更多的功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生活需求.应运而生的各种综合性建筑产生出新的设计思路.文章通过对宝应文教综合体设计的分析,提出对于新型建筑类型设计的应对之策.

    综合体共享群体组合融合

    建筑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以绿色建筑教育为导向

    王江丽刘丰军王燕飞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背景下,为加强建筑绿色性能教育,对建筑技术系列课程进行整合,明确课程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培养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探索培养绿色建筑师的建筑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以期为有创造性的绿色建筑设计专门人才培养方法奠定理论基础及提供探索案例.

    绿色建筑建筑技术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基于BIM的大型综合医院建筑净高控制研究

    严尚言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综合医院机电系统管线复杂,BIM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院机电系统的管道布置带来了新的方法.文章试图从数据分析的角度进行医院建筑净高控制研究,主要包括确定BIM技术结合数据分析的实施路径;简要分析影响医院走道的空间条件.通过BIM模型进行管线相关空间数据提取,分析数据得出设计经验值,为净高预测和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医院建筑机电系统管线综合BIM净高控制

    女性主义建筑学视角下回看阿道夫·路斯的穆勒住宅

    郭晓慧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主义建筑学是20世纪70年代由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交叉产生于西方建筑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理论分支.女性主义建筑学作为多个学科互动研究的新角度,其对人体知觉、情感体验、使用需求、日常感受等方面的关注是居住建筑设计评价的重要标准.穆勒住宅(Villa Müller)作为居住建筑案例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设计理论最为成熟的集合和表达,也是女性主义建筑学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同时提供了一个从女性主义建筑学研究出发,回看经典作品的新视角.

    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建筑学阿道夫·路斯穆勒住宅

    大学生活动中心与校园环境一体化设计初探

    黄骏胡炽坚林燕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场所,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革新、校园规划演进、校园课外生活多元化,大学生活动中心与校园环境一体化设计成为新趋势,同时也是文章探讨的对象与内容.文章首先介绍大学生活动中心与校园环境一体化的概念和动因,然后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案例,从校园规划结构、校园步行交通、校园自然景观、校园历史文脉四个方面提出一体化的设计策略.以此营造多元的活动场所以适应新的教育理念需求,希望能对大学生活动中心与校园环境关系提供设计参考.

    大学生活动中心校园环境一体化设计初探

    研究型大学工科类教学空间微更新探究

    陈强刘志宏林莹莹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新工科教育的普及对现代教学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激发教学空间活力、满足教学新需求和实现教学空间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的,在借鉴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理念的基础上对教学空间提出基于形式、界面及功能三个层面的微更新策略,在解决建筑类教学空间改革问题的同时能为其他类型空间微更新提供借鉴.

    新冠肺炎疫情新工科教育教学空间传统营造微更新

    应激成长——儿童友好视角下深圳梅香学校"第二成长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赵原野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中小学校园建设呈现出垂直发展趋势,文章以深圳市梅香学校设计过程为基础,从儿童环境认知视角引出高密度校园建筑中成长空间缺失的问题.文章提出"第二成长空间"的概念,以儿童友好视角,结合深圳梅香学校设计深入解析校园成长空间秩序与创造方法,旨在寻求中小学建筑空间营造中,儿童成长空间缺失的解决途径和策略,为相关中小学建筑的儿童关怀表达提供一定参考.

    儿童环境认知高密度校园中小学建筑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