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以台州数字科技园科技秀场、产业服务中心为例

    王涛金旺丰罗晓予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紧张的形势日益严峻,近零能耗建筑成为全球建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重点.本研究旨在探索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实施技术,其中包括围护结构、节能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同时分析其在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效益.

    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实施技术能源消耗

    工程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吴杰朱大宇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依托同济大学主持建设的工程制图线下精品课程和线上一流课程,从教学内容与资源建设、组织实施情况、成绩评定方式、教学成效评价等方面对该课程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和实践,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教学效果.同济大学的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成效明显.改革措施可以为相关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工程制图混合式教学SPOC改革

    建筑类专业历史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

    肖凤洁王娟高耀辉李小龙...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以建筑类专业历史理论课程《人居环境史基础(中)》为教学改革研究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平台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与路径,提出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挖掘思政元素浸润课程知识体系、改革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评价体系丰富课程育人途径的特色与优势,为专业历史理论课程开展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人居环境史基础(中)课程思政三全育人专业课程

    现代木构屋架的空间利用设计探索

    许凌子辛志远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们常说的建筑"第五立面"——屋顶作为建筑的顶部围护,不仅能成为建筑外轮廓和整体形象的视觉焦点所在,还是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建筑下部主体空间的完整且自由,木构建筑的屋顶由于屋架结构的存在而使内部的空间被切割成多个部分.传统木构屋架由于技术和材料的限制一般无法在其中布置有效空间,而现代木结构能做到更大的跨度、更小的构件截面以及更丰富的搭建方式,使得在其中创造空间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要求建筑师探索新的设计手法以对木构建筑屋顶的空间结构和功能扩展进行处理,从而激发新的现代木构屋架设计理念.文章以现代木构屋架的可居性与架构性为研究目标,整理分析现代木构屋架的设计案例并探讨其逻辑,从而引发对木构屋架空间结构一体化设计的思考.

    现代木构屋架空间利用案例分析空间结构一体化设备摆放架构设计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建筑学二年级设计基础课程优化策略

    张璐殷俊峰王文明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OBE理念的建筑设计课程改革与探索已有多年,但其效果和实施路径方面仍然不甚明晰,建筑设计课程课堂教学思路仍然以类型化建筑设计为主.为了持续地改进设计类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教学团队提出基于OBE理念对二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改革.文章着重阐述了在该理念下知识点内容细化、完善考核评价的实施过程,目的是有效实现从设计基础到专业拓展的过渡,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本科建筑类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并对建筑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起到支撑作用.

    OBE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教学课程优化

    集中供暖建筑不同计费模式对空气品质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闫海燕谢林啸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寒冷地区不同供暖计费方式下空气品质满意度对热舒适度的影响,对中国河南省焦作地区某居民住宅分别于2018年、2020年两个供暖季进行了现场研究.在测量环境参数时,也采集了受试者的热舒适状况.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不同热计量方式下,用户的热感觉、空气品质满意度及行为调节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相较于按面积收费,按流量收费住户的热反应与空气品质满意度都更好.本研究旨在揭示空气品质满意度与热感觉、调控行为的关系,并为供暖计费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空气品质满意度集中供暖供暖计费模式热舒适

    寒冷地区非空调建筑内季节对人体局部皮肤温度及热感觉影响

    程成闫海燕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人体局部皮肤温度与热感觉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对四个季节中局部皮肤温度与热感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背部、胸口等核心部位在各季节中变化较小,维持在稳定的温度范围内.头部、手掌、小腿、脚踝等末端部位会随着季节变化更加明显.春季上肢部位以及头部对热感觉的影响最大;夏季脚踝和躯干部位对热感觉的影响最大;秋季四肢部位对热感觉的影响最大;冬季四肢末端部位对热感觉的影响最大.可针对不同部位在各个季节中的敏感性提出提升舒适感的方法.

    局部皮肤温度热感觉季节性实际环境

    我国体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实践模式及未来对策

    郭玥滢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晰体育建筑的价值特征,探索现有体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模式,从而引起全民重视并推动体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工作发展,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文章根据是否置换建筑的体育功能及体育建筑空间的不同表现形式,梳理总结我国体育建筑保护与更新现有的实践模式,将其归纳为3大类,共9种模式,并提出未来发展对策.

    体育建筑保护利用更新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国外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体系对比与思考

    凌薇邵郁薛名辉魏鑫...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对工程教育新范式下的建筑类教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工程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文章对国外顶尖高校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展开研究,选取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三所高校进行调研.通过对三所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它们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共性和差异性,以期为我国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工程思维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新工科国外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

    从"冲突"到"融洽"——现时视域下的人行桥建筑语言构建解析

    任丽莎王艳孙哲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贤桥是在传统文化蕴藏丰厚且多元的环境中营建的人行景观桥,文章以此为例,探讨设计过程中定位桥、场所、群落与历史等多重关系时所面临的矛盾与应对策略,提出从现时视域出发来探察场所需求、解析传统文化表征的思考路径,奠定建筑中历时性语言与共时性语言之间相互转化的可能,从而化"冲突"为"融洽",实现文化遗址与生态景区双重语境下的当代人行桥建筑语言的构建.

    人行桥建筑语言现时视域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