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剑华

季刊

1674-0416

lyxb126@126.com jyxb126@126.com

0416-4673126

121002

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3段40号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于2003年8月的《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医学院主办。自2007年(第5卷)第1期起,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智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思维创新的意蕴与图景

    匡宁徐晓莉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要走好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重要责任人,必须立足于数智化时代的特殊境遇,以培养担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时代重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引领,创新教学思维,做到由"讲"到"问"、由"独"到"众"、由"予"到"取".惟有以创新的教学思维为引领,才能顺应时势发展、契合学生需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继而提升教学实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数智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思维创新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梁惠婷刘雷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回应育人需求和矛盾变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当前,在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践中,高校思政课也面临着由于数字技术过度运用而带来的教育内容本体地位被削弱、教育主体主导地位被弱化、课程教学管理难度增加的现实困境.因此,推进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需进一步把握赋能的基本遵循、推进赋能的实践样态、完善赋能的保障机制.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风险与应对策略

    孙全胜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已经在医学、生物和农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其在人类胚胎及生殖细胞中的应用,伦理风险也逐渐凸显.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风险主要体现在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影响、对生态和公共安全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等方面.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我们需要提高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推动社会伦理建设,并强化对公众的科学教育.同时,科研人员也应当承担起责任,遵守科学伦理规范,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基因编辑技术生物技术伦理风险应对策略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的伦理问题研究

    梁海双陈佳琪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生产方式,在医疗领域中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随着其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相关的伦理问题也逐渐浮现.本文旨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应用时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如算法疑难问题、数据安全问题、责任界定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采取提高技术透明度与可解释性、健全数据治理体系、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加快技术普及与推广等措施进行解决.

    AIGC人工智能医疗伦理

    助老机器人冲击孝养伦理的对策研究

    李婷婷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助老机器人这一新兴产业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助老机器人通过提供照料、陪伴、娱乐等功能,不仅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还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为智能化养老提供了新思路.然而,助老机器人进入人类关系网中,不仅解构了传统意义的家庭关系网,还导致了父母—子女关系的疏离以及孝养意识的淡化,甚至还加速了孝养伦理的变革.本文旨在对助老机器人与孝养伦理的冲击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供解决对策.

    助老机器人孝养伦理人机和谐

    专断医疗行为入罪问题探究

    李淑娟王昕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断医疗行为因侵犯患者的身体健康法益和知情同意权,具备了刑事可罚性的基础.将这种行为纳入刑事治理的范围,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患者生命健康和自主决定权的重视.基于专断医疗行为的具体情况和现行的规制路径,笔者提出应采用民事和刑事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其中部分行为应纳入刑事处罚.具体入罪的标准应结合医学适应性、诊疗规范性以及造成的损害结果等因素综合判定.同时,建议将专断医疗行为视为医疗事故罪中"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类型,并依据患者的损伤结果考虑适用刑事和解制度.

    专断医疗行为患者知情同意刑事可罚性医疗事故罪刑事和解

    医疗人工智能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探析

    王超
    34-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并逐渐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在大数据时代,医疗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和演算"进行影像分析、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然而,虽然它在优化医疗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也给法律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诊疗行为中,医疗人工智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类型化分析,并且实时调整医疗损害赔偿认定时的医务人员注意标准,以便更好地保护患者权益,促进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升社会的整体健康利益.

    医疗人工智能注意义务医疗损害赔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疗损害责任裁判的实践样态及优化路径——以37份医疗损害责任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

    梁寒冯磊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疗损害责任裁判文书,对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提升医疗质量、回应社会对健康公平的期待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对中国裁判文书网 2019-2023 年的 37 份医疗损害责任裁判文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其在增强判决文书的说服力方面产生了较好效果,但也存在融合程度不够、援引较为被动等缺陷.因此,我们应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疗损害责任裁判文书中的融入,增强其有机性和合理性,让司法裁判更好地贯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优质的社会公正防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裁判文书

    医学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育人价值与实现路径探究

    沈国俊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事理论课作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铸就医学生忠诚于党的信念、培育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塑造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政育人作用.然而,当前医学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存在忽视思政价值、师资短板明显和教学模式滞后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本文将围绕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制定一套有效的实现路径,为医学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改革和思政教育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医学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育人价值实现路径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

    史洁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争时期淬炼出的"红医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结晶.红医精神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与中国革命历程相互交织,深刻体现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内涵,为青年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研究和总结红医精神的理论基础,探索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红医精神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实践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