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程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刘巧珍

旬刊

2095-3089

kcjyyjzz@126.com

010-52485299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84-116信箱

课程教育研究/Journal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本刊宗旨:以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培养新人才,让人才以创新的实践建设美好的未来;为创新教育理论、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台,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教育的新时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农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袁仕林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说话是一门艺术,是自信、涵养等各方面的体现.也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调整,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与城市的交往日倾频繁,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也是一种必备的能力.但人的表达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孩子,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在语言表达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欠缺,沟通能力差、不善言谈成为农村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普遍问题,这样下去,对农村学生以后的成长及社会融入都是不利的.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提高农村学生表达能力方法

    浅谈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林淑萍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字理识字教学法的运用需要结合"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造字法,使得学生在了解汉字文化内涵的同时认识汉字.

    字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拓展延伸分析

    陈月华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应该充分继承并且将之发扬光大.可是在实际中存在的一种情况是语文这一科目在中职类院校中被逐渐边缘化.出现了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况,这都与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同时违反了社会对于中职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在中职教学中实行拓展延伸教学,将使语文课堂迸发出更加强而有力的生命力,是每一位中职教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语文拓展延伸方法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践应用

    张明礼
    40页

    情感教育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张桂华
    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能够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显著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则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及情感教育的相互融合展开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相互融合

    如何改进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提升计划

    魏耀强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必不可缺的环节.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们的读书积极性,增加学生们的词汇量.阅读教学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们语言的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们灵魂的思维.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参与到阅读教学环节的积极性不高.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措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新方法

    李小平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意境美和无尽的艺术魅力,在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采取可行的现代诗歌教学方式并不断加以优化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感性思维,陶冶其情操,对学生的心灵和人格进行进一步启迪.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新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初中语文教学现代诗歌教学新方法

    新课改下如何高效学好高中语文

    王彦予
    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特色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我们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新高考和新课改下对语文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时代的高中生来说,学习语文不仅对陶冶我们的情操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更是发展国学的重要手段.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积累知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会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勤于读写等是高效学好高中语文的有效方法.

    高考课改积累文化生活

    高中政治视域下的学生主体性解读

    朱智捷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政治课程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双重目的,决定了本学科教师必须具有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学生主体性.从素质教育高度出发,充分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从而直面政治教学实践中学生主体性无法回避的现实困境,并试图探索相应的可行性路径.

    学生主体性高中政治现实困境路径探索

    打造活动型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以《经济生活》教学实践为例

    槐亚婷
    45-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