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程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刘巧珍

旬刊

2095-3089

kcjyyjzz@126.com

010-52485299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84-116信箱

课程教育研究/Journal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本刊宗旨:以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培养新人才,让人才以创新的实践建设美好的未来;为创新教育理论、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台,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教育的新时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生口算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关系

    钱云珂
    62,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学理上,笔者从口算能促进思维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四方面论证口算能力与思维品质正相关.实践中,笔者通过测试、数据分析等证明观点.在此基础上,努力探求口算与学生思维品质相互促进的路径.

    口算能力思维品质小学口算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

    杨超
    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下,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成长与发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教育的发展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也给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努力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让现代高中学生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灵活多变的语文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呢?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论述,旨在为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经验与参考.

    高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学生培养

    《网络安全法》与网络安全意识融入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解析

    薛莹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解读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网络安全法》出发,结合互联网发展和相关专业建设角度,分析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情况.提出将《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意识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将网络攻击案例引入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关系,提高学习技能的成效.

    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意识计算机网络专业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刘荣
    65-66页

    任务驱动型农村高中课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薛春智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任务引领教学,以任务驱动学习"的任务驱动型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实践体验、感悟问题的情境,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与思考.本研究重点探究分析了任务驱动型农村高中课堂教学,仅供参考.

    农村高中任务驱动型概述

    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分析

    谢中华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部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高中数学学习当中,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然后对培养高中数学学习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方式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高中数学应用意识思维能力

    浅议新课改下语文作业的呈现方式

    赵俊芳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乘着新课改的春风,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语文作业设置的变化,它克服了原来的抄抄写写那种机械类的作业,转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学识水平和个人能力,设置出种类各异,而且深受学生欢迎的作业类型.本文就将从新课改后,语文作业的不同呈现方式来展开具体讨论.

    课程改革语文作业设置方式

    我就是生活——数学

    周玉燕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设计"生活情景",加深新知理解;回归"生活实践",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让数学走进学生们的生活,让数学为学生们的生活服务.

    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生数感培养初探

    陆通
    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素养作为人的重要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数感是其中重要组成素养之一.数感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低中段的培养重点.在《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十个核心概念,数感是首位,培养学生数感,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数感的培养可以从联系体验生活、动手实践操作、观察比较实例和合理有效选题四个方面着手.

    数感操作观察体验

    "沟通之钥"解心锁

    黄阿婷
    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