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昆虫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昆虫学报
环境昆虫学报

庞义

双月刊

1674-0858

insect1979@yahoo.com.cn,J.Env.Ent@gdei.gd.cn

020-84456131

510260

广州市新港西路105号

环境昆虫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原刊《昆虫天敌》,是由我国著名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1979年创办,广东省昆虫学会主办的省级学术性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收录的科技类期刊之一。随着我国昆虫学科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原刊《昆虫天敌》由于名称的局限,接受和发表文章的范围显得太窄,不利于本学科的学术交流与研究成果的推广。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新出报刊[2007]390号文件),自2008年1月起《昆虫天敌》将正式更名为《环境昆虫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为CN44-1640/Q,ISSN1674-085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黑水虻幼虫对锌离子胁迫的响应

    徐晨露李笑驹孙虹霞夏嫱...
    1113-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是世界范围内重要资源昆虫,过量锌离子(Zn2+)胁迫会对其幼虫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而转录组分析有助于揭示Zn2+胁迫影响黑水虻幼虫发育的分子机制.本试验以不同浓度Zn2+(75、150、300、1 200 mg/kg)对黑水虻幼虫进行连续5代胁迫,利用Illumina HiSeq 4 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第5代6龄幼虫转录组进行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Zn2+胁迫影响了第5代黑水虻幼虫的基因表达水平,75、150、300和 1 200 mg/kg Zn2+处理幼虫中上调/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是1 293/1 839、1 277/2 306、1 080/1 966和1 444/2 170个;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过程中所占比例最大,细胞组分中主要是细胞和细胞成分,分子功能中主要为催化活性和细胞结合;KEGG富集差异分析显示,75 mg/kg Zn2+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相关反应、免疫相关信号传导途径及脂类物质代谢,300 mg/kg Zn2+处理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1 200 mg/kg Zn2+胁迫下氨基酸和脂类代谢、免疫相关反应和生长均受到严重影响,这些富集的与上述有关的差异基因大多表达下调.本研究表明,Zn2+胁迫影响了黑水虻幼虫基因表达,高浓度Zn2+胁迫基因表达影响尤为显著,主要表现在细胞过程、催化活性和结合的基因表达下调;高浓度Zn2+胁迫还导致了黑水虻幼虫免疫系统、环境相关信号传导途径和脂质代谢等的紊乱.

    黑水虻幼虫锌胁迫转录组差异基因信号通路

    豇豆荚螟生物生态学特性与绿色防控研究进展

    胡静荣史彩华吴明月李瑾...
    1127-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是世界性害虫,在亚热带地区发生严重.因其具有钻蛀危害特性,使其防治难度巨增.该虫寄主范围广泛,但以豆科作物为主,尤其是豇豆Vigna unguiculata.本文综述豇豆荚螟的形态特征、地理遗传分化、生物生态学特点、发生危害规律和综合防控进展,同时展望其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深入挖掘豇豆荚螟的制约因子并研发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奠定基础.

    豇豆荚螟危害规律遗传分化生态调控综合防控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名镇名村白蚁危害及防控:以浙江为例

    周寅强
    1138-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蚁是历史文化遗存损毁的重要自然因素,为了摸清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与名村的白蚁危害情况,建立行之有效且可复制推广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与名村白蚁防控管理模式,本研究在全面分析国内外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范例,调查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白蚁危害及治理情况,浙江省传统村落白蚁危害率为81%,历史文化名镇与名村白蚁危害率为88%,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白蚁危害率分别为36%、33%和39%,总结形成了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与名村白蚁防控管理模式,依据其白蚁危害程度分别采取蚁情动态监测、危害点白蚁灭治、白蚁综合治理和修缮工程白蚁预防等措施.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白蚁防控机制

    Hap1型棉蚜在6种菊科植物上的适合度研究

    季静鲍安杨益众张帅...
    1145-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严重危害农作物的多食性害虫,其种群已出现明显的分化.为明确Hap1型棉蚜对早春菊科Asteraceae植物的适合度,本研究用生命表参数评价了Hap1型棉蚜在苦荬菜Ixeris polycephala、泥胡菜Hemisteptia lyrata、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茼蒿Glebionis coronaria、莴苣Lactuca sativa和续断菊Sonchus asper等6种早春菊科植物上的生长和发育情况.研究结果发现,Hap1型棉蚜能在上述6种菊科植物上成功建立种群,但生命表参数存在差异.其中Hap1型棉蚜在茼蒿、苦荬菜和泥胡菜上的产仔天数均大于8 d,平均单头单日产仔数量在2.5头以上,寿命均大于16 d.Hap1型棉蚜在莴苣和续断菊上产仔天数为6 d左右,平均单头单日产仔数量分别为3.09头和1.72头,寿命为14 d左右.取食蒲公英的Hap1型棉蚜上产仔天数为2 d,平均单头单日产仔数量1.46头,在第8天死亡率就超过60%,寿命为6.74 d.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6 种菊科植物中,苦荬菜、泥胡菜和茼蒿是Hap1 棉蚜的适宜寄主,莴苣和续断菊是Hap1棉蚜的较适宜寄主,而蒲公英则不是Hap1型棉蚜的适宜寄主.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 Hap1 型棉蚜寄主转移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制定棉蚜的绿色防控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菊科植物杂草棉蚜寄主生命表发育历期

    镉在夜蛾科昆虫—蠋蝽的传递特征及其影响

    吴凯旋陈瑾黄诗敏舒迎花...
    1151-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镉(Cd)污染不仅危害植物,还会通过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进而影响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本研究使用含不同Cd浓度(0、4.06 mg/kg和40.6 mg/kg)的人工饲料饲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发育至蛹,以蛹饲养其捕食性天敌蠋蝽Arma chinensis,研究了Cd在夜蛾科昆虫—蠋蝽的传递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和草地贪夜蛾对Cd的摄取量、排泄量和积累量,蠋蝽对Cd的摄取量和积累量均与人工饲料中Cd浓度呈剂量反应,即随着饲料中Cd浓度增加而增加.饲料—夜蛾科昆虫Cd的生物浓缩系数(BCF)大于1,这表明夜蛾科昆虫会生物放大Cd,而夜蛾科昆虫蛹—蠋蝽Cd的生物放大系数(BMF)小于1,这表示发生了Cd生物稀释作用.4.06 mg/kg Cd胁迫显著降低草地贪夜蛾幼虫相对生长率(RGR),而对斜纹夜蛾RGR没有影响,这与体内Cd积累量和BCF显著相关;40.6 mg/kg Cd胁迫显著改变夜蛾科昆虫的食物利用,抑制幼虫生长发育,降低取食斜纹夜蛾蛹的蠋蝽体重,但Cd胁迫对蠋蝽存活没有影响.因此,尽管Cd在植食性昆虫—捕食者没有生物放大作用,但仍然存在生物毒性效应.

    重金属传递Cd胁迫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蠋蝽

    蠋蝽组织蛋白酶基因鉴定及表达特征分析

    刘莎梁文凯王玉琴李美娇...
    1161-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织蛋白酶在昆虫的消化、发育与变态中起重要作用,是捕食性蝽唾液(毒液)中普遍存在的成分,但其生理功能尚不清楚.本文利用同源比对的方法从蠋蝽Arma custos基因组中鉴定出组织蛋白酶基因,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特征和进化关系,采用 RT-PCR 技术分析它们在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蠋蝽基因组中有 37个组织蛋白酶基因,根据结构域分为组织蛋白酶B(AcCAB1-4)、组织蛋白酶D(AcCAD1-13)和组织蛋白酶 L(AcCAL1-20).多序列比对及结构域预测结果表明,组织蛋白酶 B 和组织蛋白酶 L 均含有Peptidase_C1 结构域、保守的酶催化位点(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组氨酸和天冬酰胺)以及 1 个由半胱氨酸残基(C)和组氨酸残基(H)构成的催化二联体,而组织蛋白酶 D 中存在保守 Asp 结构域和 2 个保守的酶催化位点(天冬氨酸).RT-PCR结果显示,除AcCAL7和AcCAB2外,其余33个组织蛋白酶基因均在肠道中表达,且绝大多数表现特异性或高表达.AcCAL2、AcCAL5-7、AcCAL9等 20个组织蛋白酶基因在唾液腺中表达,且AcCAL2仅在主腺后叶和副腺表达,AcCAL7仅在主腺前叶表达,AcCAD13仅在主腺后叶表达,AcCAB2仅在主腺前叶和主腺后叶表达.这些结果表明,多数组织蛋白酶基因在蠋蝽口外消化和肠道消化中发挥消化功能.

    蠋蝽组织蛋白酶消化基因鉴定表达特征

    草地贪夜蛾钙粘蛋白重复区片段的克隆表达及时空分析

    王靖怡李颖顾俊文张珀瑞...
    1171-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钙粘蛋白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中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索草地贪夜蛾钙粘蛋白作为 Cry 毒蛋白受体的功能性作用,本研究克隆并原核表达了草地贪夜蛾钙粘蛋白(Cadherin)SfCR10-12 片段,以及 SfCR10,SfCR11,SfCR12 3 个分段重复区片段,并对其时空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钙粘蛋白序列高度相似达 80.46%.(2)获得的SfCR10-12 序列(GenBank 登录号:OP547784)长度为 933 bp,开放阅读框 810 bp,编码 268 个氨基酸.(3)SfCR10-12 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 5 龄和 6 龄幼虫中表达量最高,此外在草地贪夜蛾中肠部位有一定的表达,但是在头部和体壁表达量较低.(4)经原核表达和纯化后获得了分子大小约为 34 kDa、9.57 kDa、14.11 kDa和 11.06 kDa的SfCR10-12、SfCR10、SfCR11和SfCR12蛋白片段.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草地贪夜蛾钙粘蛋白不同重复区介导Bt Cry毒素对草地贪夜蛾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草地贪夜蛾钙粘蛋白克隆蛋白表达时空表达

    烟草甲抗菌肽基因Defensin的鉴定及响应细菌的表达模式分析

    彭琛李昂许小霞张舒昊...
    1181-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阐明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 Defensin(LsDef1 和LsDef2)基因在响应细菌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 LsDef1 和 LsDef2 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和系统进化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技术检测LsDef1 和LsDef2 在烟草甲不同发育阶段(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4龄幼虫、蛹、成虫)、4 龄幼虫不同组织(脂肪体、表皮、中肠、血细胞和马氏管)、病原微生物诱导情况、细菌及细菌细胞壁成分胁迫后的表达模式.序列比对发现烟草甲LsDef1 和LsDef2 具有典型的6个半胱氨酸,形成3对二硫键,属于β防御素.RT-qPCR显示LsDef1 和LsDef2 基因在烟草甲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幼虫 4 龄处于高水平表达;主要表达组织为脂肪体(Fat body)和血细胞(Hemocyte),其次为表皮和中肠,而在马氏管的表达水平最低.外来病原物诱导后,LsDef1 和LsDef2 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诱导最为敏感,进一步得细菌和细菌细胞壁成分诱导表达模式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高峰期出现在诱导后 6 h;PGN-SA 诱导表达高峰期为3 h.烟草甲LsDef1 和LsDef2 是一类可被革兰氏阳性菌诱导的抗菌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昆虫防御素类抗菌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烟草甲防御素诱导表达组织特异表达免疫反应

    西方蜜蜂AKH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刘彩珍范小雪吴伯文吴杨...
    1193-1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脂动激素受体(Adipokinetic hormone receptor,AKHR)基因AmAKHR CDS区进行RT-PCR扩增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测定了AmAKHR在工蜂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旨在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和基础.通过PCR扩增AmAKHR的CDS,使用相关软件预测AmAKHR蛋白的理化性质、分子特征及蛋白互作网络.采用RT-qPCR技术检测AmAKHR在工蜂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AmAKHR基因CDS长度为1 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AmAKHR的相对分子量约为40.63 kDa,分子式为C1873H2939N471O484S26,含39个磷酸化位点,7个α-跨膜螺旋结构及8个保守基序,不含信号肽,主要分布于质膜;AmAKHR与小蜜蜂Apis florea的AKHR在进化树上聚为一支;AmAKHR的二级结构包含127个无规则卷曲,124 个α-螺旋,87 条延伸链和11 个β-转角;AmAKHR与卵黄原蛋白和神经肽Corazonin等10个蛋白构成1个互作网络;AmAKHR在西方蜜蜂工蜂的毒腺、中肠、咽下腺、脂肪体、脑和触角等6个组织中差异表达,在脂肪体中的表达量最高,而在中肠中的表达量最低;AmAKHR在西方蜜蜂工蜂 1 日龄幼虫、3 日龄幼虫、5 日龄幼虫、2日龄预蛹、1日龄蛹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持续上调.研究结果揭示AmAKHR为疏水性蛋白和膜蛋白,并与卵黄原蛋白和神经肽等10个蛋白潜在互作,AmAKHR可能在西方蜜蜂工蜂的能量代谢、脂类分解和变态发育中发挥作用.

    西方蜜蜂脂动激素受体分子特性系统进化表达特征

    蔓长春花对草地贪夜蛾杀虫活性成分及机制研究

    詹丽李敬丹赵传琦梁倩...
    1201-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寻找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具有良好杀虫活性的化学成分,对蔓长春花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水萃取物通过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和浸虫法,测定其拒食、胃毒和触杀活性.结果表明:蔓长春花石油醚萃取物对草地贪夜蛾3 龄幼虫的触杀活性最好,第1、3、5和7天的LC50分别为6.11、5.43、5.27和4.62 mg/mL.采用硅胶柱层析对蔓长春花石油醚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 22 个馏分,馏分 5 和馏分 7 的触杀活性最好.对馏分 5进行GC-MS分析,主要化学成分为对二甲苯(17.56%)、壬烷(20.92%)和十三烷(28.33%).馏分7经小孔树脂(MCI)分离后得到8个馏分,馏分Ⅵ的触杀活性最好,经GC-MS分析,主要化学成分为壬烷(19.09%)、十三烷(53.19%)和2,2,4,6,6-五甲基庚烷(5.21%).对二甲苯的触杀活性最好,第1、3、5和7天时LC50分别为10.45、8.87、6.54和5.05 mg/mL.随着对二甲苯浓度的升高,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呈现先激活后抑制的趋势,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呈现先抑制后激活的趋势.

    蔓长春花草地贪夜蛾触杀活性对二甲苯乙酰胆碱酯酶Ca2+-Mg2+-ATPase羧酸酯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