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与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与地质
矿产与地质

贾国相

双月刊

1001-5663

1363347932@qq.com 769469157@qq.com

0773-5839564

541004

广西桂林市辅星路2号

矿产与地质/Journal 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1986年正式公开出版发行。现已出版17卷94期。《矿产与地质》紧密围绕办刊宗旨,及时准确报道有色金属行业动态,围绕期刊所开辟的栏目,报道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信息,科研进度及最新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二次荣获广西区优秀科技期刊,二次荣获有色金属工业优秀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物化探综合方法在西藏普则铜多金属矿区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文武张承杰李汞穆小平...
    768-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的拉抗俄—吹败子铜(钼)矿集区内,成矿条件十分优越.在以往研究中发现,该区铜多金属矿产的形成与喜山期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关系密切,现有矿床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深部都有隐伏岩体赋存.但是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隐伏花岗斑岩体赋存特征及其深部成矿预测研究成果有限,制约了该区深部找矿工作.为了实现区内找矿突破,开展了1∶1万高精度磁测及1∶1万土壤地化测量相结合的物化探综合勘查工作,圈定了"一带(中部构造蚀变带)三区(Ⅰ、Ⅱ、Ⅲ异常)"为成矿最有利区段,认为中部构造蚀变带有寻找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的金矿的潜力;在Ⅰ区隐伏岩体较深有寻找斑岩型铜矿的潜力;在Ⅱ区具有寻找浅部矽卡岩型铜矿及中深部斑岩型铜钼矿的潜力;在Ⅲ区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高,浅部具有寻找矽卡岩型铜,深部仍有寻找斑岩型钼金铜矿的潜力.通过对磁异常与组合元素异常特征分析,初步建立起该区矽卡岩—斑岩复合型铜多金属矿床的物化探找矿模式.

    高精度磁测土壤地化测量成矿预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矿床

    河北承德地区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及热储温标应用

    赵超蔡晓琳苏野路伟伟...
    779-784,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河北省承德地区采用水化学分析、特征系数、同位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地下热水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地下热水为微咸水、呈微碱性,水化学类型以Na-SO4-HCO3为主,富含F和偏硅酸等特殊组分,且温度越高,地热流体中SiO2含量越多.地下热水特征系数表明地下热水受到浅部或地表水的影响,封闭条件差,还原作用不彻底,地层水的浓缩程度较低.地下热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根据Na-K-Mg三角图,大部分水样点落于部分平衡区,热储温度为94 ℃~158 ℃,属于中低温水热型资源.

    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热储温度氢氧同位素河北承德

    基于"两带"探查技术的顶板水害危险性分析——以伯方煤矿为例

    刘随方郑斌牛俊伟常丰国...
    785-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钻液漏失量观测、岩芯采取统计、钻孔电视观测和钻孔电阻率动态监测等多种"两带"探查技术方法,对伯方煤矿3煤开采的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分析3煤采动影响下的顶板水害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321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87.66 m,发育至K9砂岩含水层;垮落带发育高度为22.61 m,发育至2煤下部K8砂岩含水层.3313工作面垮落带最大高度为煤层顶板20~21 m,至2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煤层顶板83~87 m,至K9砂岩含水层.由此计算得出的垮落/采厚比为3.58~3.76,裂缝/采厚比为14.85~15.56.3煤回采产生的导水裂隙可造成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砂岩含水层与3煤采空区的连通,含水层地下水岩导水裂隙向下渗流,增加了顶板水害的风险.建议矿井严格落实顶板水害防治的相关要求,降低采动裂隙对矿井正常生产的影响.

    导水裂隙带钻孔电阻率动态监测覆岩破坏顶板水害伯方煤矿

    基于强度反演的破碎泥质粉砂岩边坡稳定分析

    陈传涛韩佳泳唐咸远
    793-799,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极为破碎,部分夹中风化碎岩块时,边坡勘察钻孔取样的岩体完整程度低,试验给出的抗剪强度与天然状态土体不符.为了得到合理的强度参数,针对不同时期的开挖边坡,结合改进的试验数据,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理论分析方法对岩土材料的强度参数进行反演计算,以研究确定泥质粉砂岩的强度特性,进行可靠的高边坡防护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开挖4年后未出现滑动的稳定边坡,首次勘察得出的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抗剪强度参数及计算得到的边坡稳定性系数偏低;补勘时采用"双管双动+半开管"可最大限度地采取原状岩样,平均岩芯采取率达到91%,得出的抗剪强度参数更为真实;结合室内试验,建立模型进行反演得到的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抗剪强度参数c=36 kPa、φ=31°较为合理;实践表明,根据数值计算、场地地质条件等进行边坡支护结构设计经济可靠,效果良好.

    边坡抗剪强度有限元稳定性分析反演计算

    郑州市地面沉降空间分布规律与风险区划

    李影秦胜利张俊丽余力...
    800-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掌握特大城市——郑州市地面沉降空间分布规律特征,提升地面沉降风险评价和分区管控水平,以地面水准测量数据和SAR数据等为主要数据源,综合应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在地面沉降危险性、易损性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因子层,通过对评价因子进行无量纲处理和定量转化,最终得到郑州市地面沉降分布规律与地面沉降风险性分区.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面沉降主要集中在东部、中北部区域,主要地面沉降区与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基本相符,且位于研究区近年城市工程建设集中发展区;②研究区地面沉降危险性中等及以上区域位于研究区北部及东部,与该区域原生地质环境条件差相关;地面沉降易损性整体呈现由市中心向外围郊区降低的趋势,城市中心区易损度高与区域人口集中、经济化水平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集中等密切相关;③郑州市地面沉降风险区划共分为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三等.

    地面沉降风险评估风险区划郑州市

    瞬态面波法在夯实地基检测中的应用

    彭马俊甘以津何成阳唐甫...
    808-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夯地基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其检测效果至关重要.瞬态面波法作为一种高效、非破坏性的地基检测方法,在强夯地基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两个实例进行总结分析,单纯的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因其主要应力影响范围有限,不能有效全面反应整个场地的承载力情况.而通过采用瞬态面波法对场地强夯前、后进行检测,得到定性评价场地处理效果,再依据瞬态面波检测异常区域针对性进行载荷试验定量检测,得到瞬态面波与载荷试验之间的联系,从而大幅提高检测效率及检测结果可靠性.

    瞬态面波法地基处理载荷试验频散曲线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再造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湖南桂阳宝山为例

    彭世良唐晖梅金华
    815-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再造模式是建立在矿山生态修复与矿山景观再造耦合机制基础上,以激活矿山土地资源、营造矿山景观文化、实现矿山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矿山废弃地治理与改造模式.开展以湖南桂阳宝山为例的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再造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究该模式的基础理论以及桂阳宝山实施该模式的途径和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桂阳宝山及类似地区更好地实践该模式提供指导.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再造桂阳宝山

    广西苍梧县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陈绍强黄祥林张冠清凌绍年...
    823-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苍梧县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1∶5万表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岩石剖面测量及农作物调查,研究表层土壤中硒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苍梧县表层土壤硒元素平均含量为0.60 mg/kg,硒等级为高的面积为867.87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81.24%.不同土壤类型中,红壤硒的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0.64 mg/kg;淹育性水稻土硒的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0.44 mg/kg;不同地层中,寒武系小内冲组、黄洞口组碎屑岩硒的含量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现状中,园地、林地硒的含量最高;不同pH环境中,强酸性环境硒的含量最高,说明不同地层、成土母质和土壤性质组分对土壤硒含量的富集和分布均产生一定影响.苍梧县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以一等和二等为主,且种植的水稻、玉米和茶叶富硒率均大于70%,具有开发富硒土地及富硒农产品的潜力.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广西苍梧

    汾渭盆地池南地区小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马丽何金先武剑黄正鑫...
    831-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汾渭盆地池南地区冬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集了池南地区14个地块的冬小麦样品,对每个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试,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长三角小麦,池南地区小麦中Cu、Fe、Pb、Hg、Cd含量较低,Mo、Se较高,Zn、B较为接近,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Zn、Cr污染;轻、重稀土之间分馏较轻稀土之间和重稀土之间分馏均大;Ce无明显异常,Eu基本表现为正异常.摄食足量的池南地区小麦可以满足人体对Cu、Zn、Fe、Mo的需求,同时不会摄入过量的Cu、Zn、Fe、Mo、B、Se、∑RExOy及污染物Pb、Hg、Cd、As,但可能存在摄入过量Cr的风险.通过元素富集度分析,推测池南地区土壤硒含量与小麦籽粒中硒含量应该具备线性相关性,且该区小麦达到富硒水平,结合该区土壤Se含量认为池南地区具有发展富硒小麦的潜力.

    微量元素摄食元素量山西小麦池南地区汾渭盆地

    晋中太谷县北部地区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蒋炜李伟张建国王志红...
    839-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1∶250 000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样和化验,获得了晋中太谷县北部地区表层土壤27项指标数据,研究其分布特征,并依据相关规范进行了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太谷县北部地区土壤养分主要以中等—缺乏为主,在整个研究区内占比为94.20%,土壤环境质量综合等级总体上为一等清洁.耕、园地的土壤质量较好,以优质的一等和良好的二等土壤为主,占各自土地类型面积的55.70%和50.84%,研究区内土壤质量总体较好,硒土壤适量区广泛分布,当地政府应合理引导当地居民进行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土壤养分土壤环境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晋中太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