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放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放导报
开放导报

双月刊

1004-6623

ktdb@yeah.net

0755-82443947

518029

深圳市银湖路金湖一街CDI大厦

开放导报/Journal China Opening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本刊是由国务院驻深机构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是我国第一份对外开放理论和政策研究期刊。内容以21世纪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对外经济政策、经济特区的重新定位、大国关系、两岸四地经济关系、城市(企业)国际竞争力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报告和评论为主,前瞻性强,时代色彩鲜明,极具决策参考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水平开放的时代使命和世界意义——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良性互动视角

    陈伟光
    3页

    高水平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

    桑百川武云欣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型经济的现代化,只能在高水平开放中实现.高水平开放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营造推进现代化的良好外部环境.高水平开放包括生产力高水平开放、生产关系高水平开放和国际经济关系高水平开放三个层面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规模,国际贸易投资质量高等典型特征.未来推进高水平开放,需要提升外贸质量,建设国际贸易强国;稳定外商投资,打造国际投资强国;强化特殊经济区制度创新功能,升级开放区域平台;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协同改革创新;积极参加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建立以规则为基础、共同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全球化.

    中国式现代化高水平开放经济全球化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新思路——基于中间品贸易的分析

    张二震戴翔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与中间品的供给保障有关.在全球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中间品贸易对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美西方国家采取"断供""断链"等手段,企图将中国排挤出高科技产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体系.由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中间品缺乏可替代性或者可替代性相对较弱,美西方的"卡脖子"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尽快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高水平开放密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扎根"全球产品内分工的能力,并通过不断扩大中间品供给的来源空间,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多元化,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内配套能力,以及深化开放层次,为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产业链供应链中间品贸易韧性安全

    服务业开放、数字化赋能与国际循环质量提升

    邱斌张群孙少勤
    2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及数字赋能,是我国进一步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抓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开放已历经45年,但服务贸易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特征依旧明显.从生产成本,贸易成本,贸易方式、贸易对象和贸易主体等层面,对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发展进行数字化赋能,现阶段仍存在政策性壁垒较高等问题.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看,继续逐步降低服务要素流动的政策性成本,能够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及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等方面,提升我国的国际循环质量.此外,数字技术的发展同样能够以独立或者与服务业开放互动的形式促进我国国际循环质量的提升.

    服务业开放数字化赋能新发展格局国际循环质量

    以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促进贸易发展

    魏作磊
    41-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内生是贸易发展的主线.服务业目前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力军,也是贸易增加值的重要来源.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是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尤其是各类专业服务业同时也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足、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开放相互带动能力不强、外资来源地单一,是制约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理念,以其互动共生、协同发展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依托制造业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生态内生力;鼓励制造业"走出去"带动服务业出口,持续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附加值;打造国际化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和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扩大制度型开放,消减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障碍.

    服务业制造业联动开放贸易高质量发展

    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趋势、特征与策略

    彭德雷孙安艺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的核心是立足中国实际,建立健全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通过持续深化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的开放,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当前,我国以梯度开放为特征的跨境服务贸易自主开放实践,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预期的制度供给.然而,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规制需求、市场准入模式的国际差异以及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对我国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构成诸多挑战.需强化风险意识,结合改革经验和地方需求,顺应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趋势,聚焦新一代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关键议题,关注服务贸易数字化趋势,持续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压力测试,提高国内监管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不断优化服务贸易开放谈判模式,有序推进跨境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善用国际舆论与法律工具,营造跨境服务贸易发展的良性制度环境.

    制度型开放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国内规制

    扩大保险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方向

    展凯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扩大保险服务业开放是实现金融业和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险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扩大保险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优化保险市场资源配置、促进保险服务业的创新与发展,进而提升我国保险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同时,一定程度上会对国内现有保险市场和业务造成冲击,加大相应的跨境风险,同时对相应的法律监管和行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发展、稳步扩大保险服务业制度型开放、防范和化解相关跨境风险以及不断增强本土保险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此,要在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提升保险服务业的创新能力与服务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完善保险服务业的监管体系与政策环境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高质量发展保险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型开放

    大湾区如何先行先试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林创伟白洁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WTO相关规则对比分析发现,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数字贸易、"边境(后)"规则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完善,从经济领域和规则领域两个层面对中国产生诸多影响.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实际,粤港澳大湾区可在非关税壁垒领域(削减非关税壁垒,对标国际高标准)、服务贸易领域(促进服务贸易高水平自由化)、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领域(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数字贸易领域(审慎管理数据要素,统筹好开放与安全)、中小企业领域(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先行先试部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中国改进经贸规则,提出国际经贸规则的"中国模板"提供智力支持.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粤港澳大湾区CPTPP

    美欧印全球基建计划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及应对

    颜少君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和效应显现之际,美欧印等主要经济体连续发布全球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标志着美西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围堵进入新阶段,使共建"一带一路"面临更多外部风险及现实挑战.要深刻认识共建"一带一路"的独特战略价值,继续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分类施策,突破美欧印全球基建计划对我的"合围";巩固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十年形成的基本盘;多维度推动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规则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行稳致远.

    全球基建计划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

    复杂外部形势下分领域深化中日韩产业合作

    孙晓涛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际上产业保护主义抬头,对高技术等关键产业的干预尤为严重,以中日韩为主的东亚生产网络受到严重冲击,中日韩产业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中日韩现有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明显的脆弱性,体现在三国自由贸易协定水平偏低、政治互信程度不足、生产网络依赖性偏弱等.通过构建包括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多指标体系,对中日韩产业优势与产业合作分析可知,除受外部干扰较大的信息通信产业外,中日韩三国在食品、工业等很多传统领域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当前,要多措并举稳住中日韩产业合作;运筹大国博弈,巩固中日韩信息通信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深耕中日韩食品、工业等传统领域合作,选择合作基础好的领域重点开拓;抢抓科技革命新机遇,开拓中日韩新兴领域合作.

    中日韩产业合作产业竞争力东亚生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