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伟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双创”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符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笔者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职院校师生的问卷调查、对部分毕业生、实习单位HR实地访谈,结合“双创”的时代背景厘清了职业素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相关名词概念,阐述了“双创”时代背景下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进一步揭示了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对策.

    “双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一例有情绪认知问题的大学生个体沙盘治疗过程及效果

    周润娇陈逸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一例有情绪认知问题的女大学生Z的沙盘治疗全过程,探究沙盘游戏在大学生情绪认知问题心理治疗中的有效性,依据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临床观察谈话与背景资料对Z进行评估与治疗,结果显示Z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明显缓解.因此,沙盘游戏对有情绪认知问题的大学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情绪认知问题大学生沙盘游戏治疗

    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王妤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当下,高校更应将其作为工作重点加以关注.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学习期间接触最多的师长,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无旁贷.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辅导员自身的优势,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应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

    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白丽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生承受着更多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差、学习基础不扎实、心智不够成熟等现象.因此,高校应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本文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为例,进一步探索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应用型人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改革

    扬州市二胎家庭“大宝”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及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房广梅江金荣徐菊芬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扬州市区1所中学初一至初三三个年级和1所小学五、六两个年级共8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二胎家庭的“大宝”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宝”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独生子女好,年龄、学习成绩、教育方式、父母关系是否和睦等因素对各因子得分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情况对各因子得分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二胎家庭的父母平时要多关心“大宝”的学习,经常与孩子沟通,在平时的教育中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并处理好父母之间的关系,给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

    二胎政策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网络流行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引导

    米豆豆
    156-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认知特点、情绪表达、需求与动机和群体心态等层面,探讨大学生在网络流行语影响下的心理特征.为避免网络流行语的消极影响,从宣传引导、教育引导和网络监管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对策,以期使大学生在网络流行语泛滥的背景下形成健康的心理.

    网络流行语大学生心理特征

    试论心理学视域下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李洋王昌纯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人格既含有伦理学内涵,又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完善的道德人格是和谐人格的重要构成,也是对心理人格的重要补充.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要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以人格心理学各流派的理论为支撑,注重环境教育、注重榜样教育、给予积极关注、善用谈话技巧,实现完善的道德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人格协调统一.

    心理学价值观大学生道德人格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两学一做”的校企党支部共建实践

    李蕾汪建强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学院党总支与恒基建设集团党组织签订支部共建协议并开展实践,建立了基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校企党支部共建模式,积极探索高校企业党建工作合作的新思路、新做法,以期为高职院校基层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两学一做校企合作支部共建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思考

    成星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大思政”背景下的创新教育新理念.2017年,上海高校率先进行创新思政课教学改革,为全国范围内推进思政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同时对全国思政改革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

    陈晓丽李大勇李曼曼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多元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很容易在行为和思想等方面出现偏差,进而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应当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效实现高校的思政教育目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策略,希望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参考.

    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