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静注丙种球蛋白与预防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郭静华王绪国张玥顾心檬...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静注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与预防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VAP的有效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2022 年 6 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收治的 256 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将患儿分为VAP组(52 例)和非VAP组(204 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静注丙种球蛋白与预防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56 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儿中,有 122 例在机械通气前 1 个月内使用了IVIG,使用率为 47。66%;而IVIG的用药原因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31 例,占 24。41%)、血液系统疾病(30 例,占 24。59%)、感染性疾病(28 例,占 22。95%)、血管和风湿免疫性疾病(24 例,占19。67%);非VAP组患儿前期IVIG的使用率高于VAP组(50。98%vs 34。62%,P<0。05),而其临床结局为死亡的发生率则低于VAP组(12。75%vs 25。00%,P<0。05);此外,非VAP组患儿的总住院时间、PICU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VAP组(P<0。05),并且住院费用也低于VAP组(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机械通气的患儿是否发生VAP与多次气管插管、前期使用IVIG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IVIG的使用对接受机械通气患儿VAP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即使IVIG最初的用药目的并非是预防VAP的发生。

    静注丙种球蛋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儿童机械通气

    某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并发补片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袁国华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并发补片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术后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万安县中医院收治的 268 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手术时长、补片类型、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检查等信息,分析患者并发补片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结果:268 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有 46 例发生了补片区感染,感染发生率为 17。16%;46 例并发补片区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58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38 株(占 65。52%,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 19 株(占 32。7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和真菌 1 株(占 1。7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发生补片区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补片类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是否使用网塞、有无腹部手术史、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手术时长≥1h(OR=8。574)、住院时间≥7d(OR=3。341)、补片类型为聚四氟乙烯补片(OR=32。159)、合并糖尿病(OR=3。384)、合并低蛋白血症(OR=4。485)、使用网塞(OR=6。021)、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OR= 12。345)是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发生补片区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可能发生补片区感染,其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手术时长、住院时间、补片类型、是否合并糖尿病和低蛋白血症、是否使用网塞、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对存在高危风险的患者应加强监护和管理,以避免或减少感染的发生。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补片区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

    开封市适龄女性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状况分析

    李玉娜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适龄女性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状况,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情况,为女性的生理健康和两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开封市 130 862 例参与两癌筛查的适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两癌的筛查状况和和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2018 年—2022 年 130 862例参与两癌筛查的适龄女性中,共筛查到 45 例(发生率为 0。34‰)宫颈癌患者,子宫肌瘤和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 6。09%和 3。71%);共筛查到 58 例(发生率为 0。44‰)乳腺癌患者,而乳腺纤维瘤的发生率较高(为 2。99%);此外,有 14 728 例存在高危型HPV感染,感染发生率为 11。25%,其中高危型HPV 16 型或 18 型感染的有 3 109 例。结论:开封市适龄女性两癌筛查工作完成较好,高危型HPV整体感染率较低,且呈逐年降低趋势,可通过进一步完善两癌筛查工作,提升对两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准确度,积极做好对高风险女性的随访和健康教育工作,以降低两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保障适龄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宫颈癌适龄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卧床期间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胡智辉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卧床期间发生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此类患者UT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2023 年 1 月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 110 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卧床期间发生UTI的危险因素。结果:110 例患者中有 17 例患者发生UTI,发生率为 15。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卧床期间发生UTI与年龄、性别、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是否合并泌尿系疾病或糖尿病、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 岁(OR=2。457)、女性(OR=1。829)、导尿管留置时间≥72 h(OR=2。686)、术后卧床时间≥3d(OR=2。034)、合并泌尿系统疾病(OR= 3。148)、合并糖尿病(OR=3。714)、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OR=1。369)是老年患者卧床期间发生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卧床期间发生UTI与年龄、性别、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合并泌尿系统疾病或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加强对高风险患者的监测和护理,以防止UTI的发生。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卧床期间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某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和耐药性分析

    郑丽欢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呼吸道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VAP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9 月—2022 年 9 月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ICU收治的 84 例V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液等呼吸道标本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VAP患者呼吸道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和耐药状况。结果:84 例VAP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95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51 株(占 53。68%,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36 株(占 37。8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为主)和真菌 8 株(占 8。42%);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较高(>7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较低(<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较高(>70。0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0%。结论:医院ICU患者引发VAP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耐药性普遍较强,临床有必要定期开展病原菌的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的抗感染治疗。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合理用药

    某院妇产科围绝经期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刘玉华陈银凤罗小慧卢剑...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围绝经期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2023 年 1 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 172 例围绝经期UT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尿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172 例围绝经期UTI患者尿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126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81 株(占 64。29%,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 38 株(占 30。16%,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 7 株(占 5。56%);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红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相对较高(≥50。00%),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20。00%);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 0。00%,对替考拉宁、利福平的耐药率亦较低(≤20。00%),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65。00%)。结论:医院围绝经期UTI患者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其存在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根据其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以保证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围绝经期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点分析

    常炜炜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特点,为临床并发BSI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12 月—2021 年 12 月许昌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 123 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BSI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原学状况。结果:123 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血培养结果呈阳性的有 58 例,即BSI发生率为 47。15%;58 例并发BSI患者的血标本中共分离出 69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7 株(占 53。6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 30 株(占 43。4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真菌 2 株(占 2。90%);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替坦、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7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四环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85。00%),对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20。00%)。结论:医院恶性肿瘤患者BSI的发生率较高,其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多见,且其中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均较强,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防治工作,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恶性肿瘤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外科手术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李伟华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2022 年 12 月信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108 例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切口分泌物标本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108 例并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132 株,其中革兰阳性菌 47 株(占35。61%,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 83 株(占 62。88%,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和真菌 2 株(占 1。5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于 6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低于 15。0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于75。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低于 20。00%。结论:医院手术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药性均较强,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陈丽平帅翠翠周小娟
    190-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UHLL)患者术后并发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抗菌药物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3 月医院收治的 82 例行UHLL后并发UT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中段尿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并发UTI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82 例行UHLL后并发UTI患者的尿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 103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65 株(占 63。1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32 株(占 31。0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和真菌 6 株(占 5。82%);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8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 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75。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 0。00%。结论:医院行UHLL患者术后并发UTI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其均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尽量结合病原菌的药敏结果,以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某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宋雪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化疗患者BSI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9 年 5 月—2022 年 5 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25 例化疗后并发BSI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化疗后并发BSI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125 例化疗后并发BSI患者血标本中共分离出 134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74 株(占 55。22%,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 53 株(占 39。55%,以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 7 株(占 5。2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唑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60。00%),对阿米卡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20。00%);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G、四环素、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70。00%),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15。00%)。结论:医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BSI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主要病原菌表现出了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病原菌的药敏特点,尽量避免盲目用药,以保证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化疗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