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抗感染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抗感染药学
抗感染药学

丁龙其

季刊

1672-7878

kgryx@126.com

0512-62766009

21500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通园路368号(大森商务楼209A室)

抗感染药学/Journal Anti-Infection Pharmacy
查看更多>>《抗感染药学》为季刊, 季末 25 日出版, 大 16 开, 80页, 邮发代号: 28-194。单价:9.80/册。国内外公发行。《抗感染药学》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的抗感染药学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7878/CN 32-1726R。《抗感染药学》主要刊登药学与抗感染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研设计、生产工艺、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国内外的药学进展和抗感染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办刊宗旨: 创新、存真、求精、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实践为主。着重报道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本刊特点: 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重在实用、兼顾提高。1 征稿范围 国内外抗感染药物药学进展、科研成果与理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生化药物、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毒理;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 抗感染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新药介绍、药学信息。2 栏目设置 综述与论坛 报道抗感染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总结、评述、并结合作者在本领域的工作发表见解。 实验研究 报道抗感染药物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可涉及中、西药的合成、制剂、药理、毒理、临床药物试验、药物敏感性实验, 药物质量分析、鉴定、含量测定及改进方法的探讨等。 研究生论文 报道研究生在读时各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具有原创性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药物与临床 报道抗感染类药物应用于各科疾病的药物疗效评价。 合理用药 报道对临床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配伍问题分析; 药物使用时的稳定性问题分析; 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讨论处方的合理性问题等。 药物不良反应 报道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后出现的个体反应, 探讨分析抗感染药物对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等。 药物经济学 报道抗感染药物在临床各科的治疗中, 药物产生疗效时的费用的分析等。 经验交流 报道工作中的新发现, 经验改进等。 药事管理 报道药学领域中的科学管理, 药事法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檗碱抗胃癌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张明发沈雅琴
    335-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三,是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杀手。小檗碱除具有抗炎、抗感染、调节心血管等作用外,对肝癌、结直肠癌、脑瘤、头颈部肿瘤、泌尿系肿瘤等也有较好的作用,因而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该文主要从小檗碱预防胃癌的发生,以及对SGC7901、BGC-823、MKN-45 等人胃癌细胞的抑制和诱导凋亡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小檗碱的进一步临床开发提供参考。

    小檗碱抗肿瘤作用胃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清肝合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王玉陈彤王慧
    343-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清肝合剂的质量标准,为清肝合剂的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对清肝合剂中的牡丹皮、黄芩和栀子 3 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清肝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牡丹皮、黄芩和栀子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均无干扰;黄芩苷质量浓度为 16。125~258 μg/mL时与峰面响应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A峰面响应值=22655 ρμg/mL-99737,r2=0。9994,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0。55%(RSD=1。92%);3 批清肝合剂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为 1。20 μg/mL。结论:清肝合剂中牡丹皮、栀子和黄芩可以采用TLC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定量检测清肝合剂中的黄芩苷,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清肝合剂中黄芩苷定量的质量控制。

    清肝合剂质量控制牡丹皮黄芩栀子黄芩苷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伴发肺毛霉病的抗感染治疗实践体会

    张小宁李秋丰李军伟
    348-354,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1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伴发毛霉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为临床此类复杂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与结果:患者因"咳嗽、咳痰 1 周"而收治入院,但次日因血糖报告危急值,考虑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遂转至上级医院治疗;患者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遂经验性予多西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米卡星;但抗感染治疗十余日后,感染控制仍不佳,遂请专家会诊,专家考虑患者真菌感染可能性较大,于是加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治疗,之后支气管黏膜组织果然检查出真菌团块(倾向于毛霉);之后,抗感染治疗方案又调整为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泊沙康唑混悬口服液+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但抗感染治疗 1 个多月后,感染仍未完全控制,遂请临床药师会诊,临床药师综合患者病情、既往用药和相关诊疗指南,建议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注射用艾沙康唑+美罗培南,医生采纳了建议;之后,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等感染症状明显改善,而胸部CT亦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结论:对于复杂难治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应充分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并积极探寻病原体;而在针对性治疗时,还应优选药物的品种和剂型,并实时观察其疗效,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肺毛霉病抗感染治疗两性霉素B艾沙康唑药学监护临床药师

    2例肺损伤患者临床使用西维来司他钠的药学监护

    孙立云龚健陈远森李霞...
    35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2 例肺损伤患者临床使用西维来司他钠的治疗过程及其药学监护,为临床西维来司他钠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与结果:病例-1,因"车祸伤后致头痛、头晕伴意识障碍 2h"收入院治疗,予右侧侧脑室引流术和引流针植入术,术后予对症治疗;入院第 21 天转入ICU,予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联用加强抗感染等治疗,入院第 22 天,患者出现ARDS,医生咨询临床药师拟使用西维来司他钠的注意事项,医生将 0。3 g西维来司他钠溶于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以 2 mL/h速度予患者泵入,其余药师建议均被医生采纳,但患者状态仍较差,后转入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病例-2,因"全身乏力伴有咽痛、发热2d"收入院治疗,予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经ICU专家会诊后转入ICU治疗,入院第 3 日,患者增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心、肺、肾)诊断,上级医院专家建议抗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予西维来司他钠 0。2 g,静脉滴注,q24h,7 d,临床药师建议在出现肺损伤72h内使用西维来司他钠,患者高龄若再出现 1 个器官功能障碍,建议停药,若用药 5d后的改善不理想,可选择停药,入院第 11 天,患者双肺炎症反应加重,且使用西维来司他钠已超过 5d,临床药师建议停药,医生采纳此建议,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学习最新的药学知识,对未使用过的药物及时提出用药建议,分析利弊,并实施药学监护,避免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西维来司他钠肺损伤药物不良反应药学监护

    1例使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致患者全身肌肉痛的临床分析

    蔡方晴陈铭瑜王凌阮君山...
    359-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1 例患者使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后出现全身肌肉痛的发生和处置过程,为临床头孢唑肟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与结果:患者因反复中上腹闷痛不适 20 余天,且在外院被检查出胃癌(贲门腺癌),而转诊至我院胃肠外科;临床考虑择期手术,遂预防性使用了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然而,用药后不久,患者诉全身肌肉酸痛、盗汗、关节不适、腰背部大范围疼痛,且心率达 104 次/min,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达 8 分;综合患者既往病情和当前用药情况,初步怀疑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遂停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很快,患者诉全身肌痛缓解,VAS降为 3 分,遂认定患者的肌肉痛很可能就是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所致。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所致的全身肌肉酸痛在临床中鲜有报道,临床药师在开展药学实践时应综合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以协助医生进行准确判断,从而有效处置,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头孢唑肟钠全身肌肉痛药物不良反应

    某院儿科上报的头孢菌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分析

    石便峰马书献
    36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儿科上报的头孢菌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患儿的抗菌药物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2022 年 6 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儿科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 96 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报告作为研究对象,采集ADRs报告中患儿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所涉头孢菌素品种,以及ADRs的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等信息,分析头孢菌素相关ADRs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关联性评价结果显,96 例ADRs中,关联性结果为"肯定"的有 3 例(占 3。13%),而"很可能"得有 42 例(占 43。75%),"可能"的有 51 例(占 53。13%);96 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中,所涉的头孢菌素品种主要为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45 例(占 46。88%)和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22 例(占 22。92%);96 例头孢菌素相关ADRs中,ADRs发生时间在用药后 10 min内的有 15 例(占 15。63%),其余 81 例(占 84。38%)则都发生在用药后 7d内;96 例ADRs主要累及患儿的皮肤及其附件(36 例,占 37。50%)和全身(25 例,占 26。04%),而主要的临床表现则有过敏性休克(16 例)、药疹(15 例)和皮疹(10 例);96 例ADRs报告中,男性患儿略多于女性患儿(50 例vs 46 例),而在年龄上主要集中于≤3 岁(52 例,占 54。17%),其次为>3~6 岁(15 例,占 15。63%)和>6~9 岁(13 例,占 13。54%);96 例ADRs报告中,患儿的原发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55 例,占 57。29%),其中主要的诊断有肺炎(18 例)、上呼吸道感染(14 例)和扁桃体炎(13 例)。结论:临床采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儿时,发生的ADRs具有一定的规律,临床应及时总结、分析,尽可能减少或避免ADRs的发生,确保患儿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儿童头孢菌素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征

    徐州市与南京市三级教学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相关性研究

    刘莹曹加许亚洲
    365-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江苏省徐州市和南京市两地三级教学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耐亚胺培南的相关性,为临床减少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mi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IRAB)的产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徐州市 2 所三级教学医院和南京市4 所三级教学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所检出的 15434 株鲍曼不动杆菌作为研究资料,采用相关系数法和线性回归法分析 3 年间南京和徐州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IRAB产生的相关性。结果:2019 年—2021 年徐州和南京两地IRAB构成比均呈明显增高趋势,而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分别与IRAB的构成比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减少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使用可能有助于降低IRAB的产生。

    抗菌药物使用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性

    甘草酸类制剂与核苷(酸)类似物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范小冬张杰谢星星罗宗伟...
    370-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与分析甘草酸类制剂与核苷(酸)类似物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Pubmed、Embase和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等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 2023年10 月甘草酸类制剂与核苷(酸)类似物联用对CHB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研究,采用Stata1 和Revman等软件进行甘草酸类制剂与核苷(酸)类似物联用对CHB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文献 42 篇,共涉及病例 3991 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甘草酸类制剂与核苷(酸)类似物联用对CHB患者在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上的疗效均优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P<0。05);在用药安全性方面,甘草酸类制剂与核苷(酸)类似物联用和单用核苷(酸)类似物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类制剂与核苷(酸)类似物联用对CHB患者的疗效较为肯定,安全性也较高。

    甘草酸类制剂核苷(酸)类似物慢性乙型肝炎网状Meta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疏风活络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孙佳斌张亚云欧阳八四
    37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模拟对接技术,探究疏风活络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和PubChem数据库检索疏风活络丸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检索治疗RA的基因位点,二者取交集获得共有靶点,并经Cytoscape软件可视化,通过网络拓扑算法获得核心化合物和核心靶点;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从而获取重要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对核心靶点和核心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疏风活络丸的主要活性化合物 158 个,包括槲皮素、熊果酸、木犀草素等 49 个核心化合物;筛选出疏风活络丸治疗RA的靶点 248 个,其中重要靶点 84 个;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疏风活络丸主要对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过程进行调控,且主要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疏风活络丸中 3 个核心化合物(quercetin、ursolic acid、luteolin)与 3 个核心靶点(IL-6、MAPK14、GSK3B)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结论:疏风活络丸中的槲皮素、熊果酸、木犀草等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MAPK14、GSK3B和IL-6 等核心靶点调控机体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对RA的治疗作用。

    疏风活络丸类风湿性关节炎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分子对接技术

    肠杆菌目细菌致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发生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影响因素分析

    姚惠杨捷周方晴陈浮...
    386-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肠杆菌目细菌致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患者发生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针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制定更有效的感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选取 2016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 719 例肠杆菌目细菌致CAU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史、用药情况、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情况、住院时间、病原学检查结果等情况,分析CAUTI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719 例肠杆菌目细菌致CAUTI患者中,检出CRE的有 96 例(占 13。35%),而检出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sensitivity Enterobacterales,CSE)的则有 623 例(占 86。6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入住ICU、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是肠杆菌目细菌致CAUTI患者发生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AUTI患者病情多危重,是院感防控重点人群,尤其需要关注留置导尿管的男性患者,同时需与药学部、医务处、检验科协作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并联合医务处、护理部全面落实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对ICU转至普通病房的患者要加强感控措施交接。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