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创业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创业月刊
科技创业月刊

吴新文

月刊

1672-2272

zgkjcy@126.com

027-87841615 87842436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D座13楼

科技创业月刊/Journal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技术市场管理中心和湖北省科技厅联合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月刊。它以推进创新、指导创业,促进技术资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投资孵化的内涵、演进与对策

    李靖郭名勇刘英宋艳涛...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投资与孵化的结合、强化投融资服务是孵化器建设的本质内涵.作为孵化器发展规律与科技型企业成长规律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赛道上的黄金交汇点,投资孵化模式已成为创业孵化行业的服务标签和发展活力的源泉.从辨析孵化器投资孵化的概念内涵出发,分析孵化器开展投资孵化的基础优势、核心功能,梳理我国孵化器投资孵化在制度探索、模式导入和融合发展三大阶段的演进历程和基本特点,总结我国孵化器投资孵化发展现状及发展中面临的堵点,探索构建体系化、专业化、组织化、生态化的孵化器价值投资发展路径,推动孵化器在实施超前孵化、产业孵化、深度孵化中,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融通创新平台.

    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投资+孵化创业投资投孵联动产融结合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平台建设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王洪祥刘佳峰蔡章生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市场竞争力,亟待建立稳定的服务平台.融通平台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同时国内专家学者也开展了深入的学术研究.分析了"专精特新"融通平台在统筹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波动响应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杭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平台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将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融通平台融通示范加速营

    数字经济时代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李威威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培养经济金融人才为目标的高校,财经类院校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教育改革需紧跟技术发展步伐,以适应经济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新需求.数字经济为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技术与智能工具的融合,深刻改变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模式及实践平台.以广东财经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推广数字化实践教学模式、营造数字经济导向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以及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过程管理等改革路径,从而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数字经济改革路径

    数实融合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的视角

    姜丽莎姚超邓伟
    10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熵权法与耦合法进行数实融合程度指标测算,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年报数据测算新质生产力水平,研究数实融合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实融合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善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来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在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以及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数实融合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采用分位数回归发现,数实融合程度要达到34%分位数,即0.365 2时,才会对企业新质生产力产生明显的提升效应.研究为继续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大力发展企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与事实支撑.

    数实融合新质生产力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升级

    国内学界关于数字劳动的研究述评

    徐静董军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劳动"发展至今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界对其研究的维度横向交融、纵向加深,理论焦点的论争张力日益显现.以国内学界关于"数字劳动"的研究成果为对象,把握相关研究现状,进而厘清"数字劳动"相关论争观点,探寻其内在原因.基于学界讨论,"数字劳动"的论争焦点集中于概念界定、剩余价值的生产来源以及劳动方式的定义.对论争焦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与总结,为国内"数字劳动"未来研究提出新的展望.

    数字劳动国内研究焦点论争述评

    数字经济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耦合协调研究——基于中国98个试点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周思彤李子然张立华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2-2020年中国98个智慧城市试点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评级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对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动态演进趋势及障碍因子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2-2020年我国整体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发展形势较好;我国整体耦合协调差异逐渐缩小,但东北部地区存在较为显著的的两极或多极分化现象;我国总体的耦合协调发展不平衡水平逐渐降低,地区差异主要来自于超密度,区域内差异贡献度变化较为稳定,整体水平远低于区域间贡献和超密度.最后从数字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耦合协调等方面提出提升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耦合协调度的相关建议.

    数字经济智慧城市耦合协调动态演进影响因素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以融资约束为中介变量

    李璇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国家倡导的"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数字中国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形成了协同效应,共同推动着质量、效率和动力的变革.选取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问题.这一发现不仅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而且为管理者提供了积极的推动力,以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同时,研究还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期间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财务管理和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以解决融资难题提供了借鉴.

    数字化转型创新产出新质生产力融资约束

    金砖国家数据保护的现状与法律互操作性融合

    周恬雨
    147-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保护不仅关系到个人隐私和权益,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因此全球各国对数据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近年来在数据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落实推进数据保护法律框架的建设和法律互操作性的融合,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金砖国家数字保护政策和法律以及数字领域合作的举措,发现金砖各国不仅颁布新的法规或修订现有的法律,还成立了新的监管机构,并在其各自的法律体系中融入了创新制度和规范性措施.此外,金砖国家在数字领域的合作举措体现了数据保护政策的趋同性和法律互操作性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同性和互操作性有助于促进金砖国家之间的数据流通和合作,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同时也为全球数据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数据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金砖国家应把握机遇,进一步深化在数据保护领域的合作,可以通过加强政策协调、建立数据保护合作机制、开展技术交流等方式,共同推动数据保护法律框架的建设和完善,以实现加强内部数字政策合作的承诺.

    金砖国家数据保护数字合作法律互操作性

    数据本地化与国际投资法中的间接征收

    肖玲云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于对数据安全的担忧和保护,数据本地化措施逐渐兴起.数据本地化可能导致投资者即时或将来投资利益的长期性损失,这可能违反国际投资法中的间接征收条款.为此,应先证明"数据"符合投资要求,再通过分析多个影响要素判断间接征收是否成立,最后利用间接征收例外条款排除东道国行为的征收性质以免除赔偿责任.为了避免数据本地化构成间接征收的指控,我国应明确数据本地化的立法价值,建立分类分级的数据管理制度,以协调国际投资保护义务.

    适格投资数据本地化间接征收

    国内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前因分析——人格特质、社会阶层及认知能力

    贾心怡刘伟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考量中国个人投资者存在较高过度自信这一特质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进一步剖析影响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的"前因",探究人格特质、社会阶层以及认知能力对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开放性人格特质对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开放性的价值维度是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个人投资者原生家庭社会阶层与过度自信行为显著正相关,原生家庭社会阶层越高的被试,在投资中越容易过度自信.认知能力对过度自信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高认知能力的被试,在投资中更不容易过度自信.该规律有助于对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帮助个人投资者进行理智决策,同时这也有助于监管机构深入了解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内在规律,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促进市场更健康发展.

    大五人格原生家庭社会阶层过度自信认知能力个人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