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
科教导刊

谷力

旬刊

1674-6813

kjdkzzs@yahoo.com.cn

027-87826797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大厦1205室

科教导刊/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齐鑫李良智陈佳佳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着眼于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的工程技术人才。文章针对新工科建设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构建、协同育人质量的持续评估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路径,着力提高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能力。

    新工科产学研协同育人生物工程人才培养

    市域产教联合体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顾琪周欢吴清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提出了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战略。文章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详细阐述了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内涵、市域产教联合体与智能制造专业群的互动关系,在分析当前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旨在为我国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市域产教联合体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徐瑛芝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人才供给滞后、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不深入等诸多问题。因此,探索和创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现状,探讨现有培养模式,并提出创新策略。

    全球化背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新工科背景下"给排水+智能化"课程群的构建与实施

    许丹李朝明李芸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聚焦新工科背景下"给排水+智能化"课程群的构建方法,通过深入分析智能化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为课程群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课程群的构建原则,并设计了涵盖基础、专业核心和实践创新三个模块的课程体系。为确保课程群的有效实施,文章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发新型教材、深化校企合作等具体策略。

    智能化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课程群教学改革

    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罗雯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文章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及当前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职业能力导向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职业化重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系统化设计、教学资源与实践基地的现代化建设、师资队伍与教学质量监控的专业化提升。

    职业能力导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病理学多元化教学方法改革思路探析

    何舒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病理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技能型医疗人才的重任。然而,传统教学方法在理论传授、实践操作以及评估方式上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医学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病理学在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引入翻转课堂、案例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和多元评估体系等改革思路,旨在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践操作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为高职教育培养更具职业适应力的综合型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高职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支架理论在"钙通道阻滞药"教学中的应用

    王艳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支架理论在药理学"钙通道阻滞药"章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中山大学202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班8个班共186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基于支架理论的"钙通道阻滞药"教学,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授课满意度、教学方法、授课的逻辑性、课堂学习氛围、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和学习质量等方面进行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评价。结果:对授课资源的满意度及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均为100%;教学方法满意度为95。70%;授课逻辑性满意度为100%;课堂学习氛围满意度为99。46%;学习兴趣满意度为94。62%;对学习内容理解程度的满意度为98。92%;学习质量满意度为99。46%。结论:支架理论在"钙通道阻滞药"教学中行之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支架理论药理学钙通道阻滞药教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蒙忠传黄敢基冯海珊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来源于课程本身、学生、教学方式和课程思政的需求等多个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基于雨课堂和学习通两大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了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研究和混合式教学设计,并对电气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混合式教学试点。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习效果。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混合式教学雨课堂学习通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高校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徐匆田国梁李涛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与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思政教育面临诸多挑战,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从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及其历史渊源出发,探讨其在新时代高校教育中的核心价值,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立德树人理念的契合性,提出基于该理念的思政教育改革路径。最后反思当前思政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以推动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深入实践。

    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社会实践德育创新

    生态文明教育中生态行为养成的引导策略

    李爱琴赵小漩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述了大学生生态行为在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现状,分析了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生态行为养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机制等生态行为养成的引导策略,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生态行为素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生态行为养成引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