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机电系统课程在海洋传感器领域应用的教学研究

    冯思路尚琛晶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并重视海洋地位,对工程领域交叉型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微机电系统课程在海洋传感器领域应用的理论与实践并重、概念抽象和教学难度大等问题,该研究探索从理论教学到结合集成电路学院与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交叉的研究课题,开设前沿的综合实验项目,再到针对项目从COMSOL设计到微纳加工,最终到集成封装和可靠性检测,构建了一个贯穿理论与实践的完整教学体.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旨在提升学生在海洋传感器领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未来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和资源开发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微机电系统课程海洋传感器领域课程性质教学方法应用实践能力

    先进材料前沿与进展双语课的教改探索

    杨琳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进材料前沿与进展是针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属于双语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系统了解当前先进材料的各个领域,熟悉新材料的发展及前沿动态,深刻认识到材料科学的发展进步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讲授该课程的过程中,由于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学知识点分散,因此需要增加新的教学手段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改进.文章从优化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鼓励创新,以及课程资源建设计划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及创新实践.

    先进材料双语课教改探索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跨校修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控制系统仿真课程为例

    李琦姜冠杰马飞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校修读教学模式能发挥各高校自身优势,便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在跨校修读开展过程中也暴露出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资源陈旧更新缓慢等问题.文章针对跨校修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控制系统仿真课程为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类资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组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结合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进行实践,初步验证其有效性,为跨校修读教学工作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教育信息化跨校修读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学分互认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创新驿站对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安胜英刘观忠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创新驿站是在政府、高校、企业和农民"四方联动"下建设的一种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在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就业创业带动、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以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综合评价了农业创新驿站在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和实际应用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旨在探索在新农科背景下,通过农业创新驿站助力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为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农业创新驿站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高校生态美育融合劳动育人实践策略探讨

    沈晓婷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对个体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及劳动技能培育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生态美育则是一种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原则,通过实践活动陶冶人们情感,提升生态美学鉴赏力和创新力的教育模式.在当前高等教育新阶段,推动美育与劳育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致力于达成"寓美于劳、以美推劳"的教育目标,对构建和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将围绕高校生态美育融合劳动教育的意义,结合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在两育融合方面的实践对具体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生态美育劳动教育育人

    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对经管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

    钟佳利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对经管类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经管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培养经管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意义.其次,分别论述了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经管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阐释了在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模式下,培养经管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项目驱动型实践教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境遇与有效策略研究

    邵艳秋王超宇隋朝邵长斌...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人格独立性、主动性,培养自我整合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理念不清、"双师型"师资不足、教育教学模式单一及与专业教育相脱离等问题;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树立正确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积极持续的开展教学改革,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校园生态和有力的学术支持.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双师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外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及课程开发

    刘永亮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外合作研究生培养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内容.当前合作培养的主要方式包括中外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双方导师共同指导以及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此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与实习、语言与文化培训、职业规划与资源共享、经费支持与奖学金制度、导师团队等方面的特色逐步凸显.中外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课程开发主要涉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质量评估等方面.同时,中外合作研究生培养因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教学方式差异、学制对接等面临诸多挑战.为克服这些挑战,需要双方高校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制定和完善合作模式管理体系.

    中外合作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课程开发

    基于思政引领和产教融合的新时代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丽珍周雪飞吴蓓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培养保险人才时必须同时推动思政引领和产教融合,二者能够相互赋能、彼此加持.文章在分析保险人才培养不足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员参与共同育人、产业合作协同育人、研教融合学术育人、教学课堂多样化育人的四维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践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供理论借鉴,为高校形成思政育人生态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思政引领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保险

    地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探索

    岳明鑫谷洪彪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通过对地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和问题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和建议.首先,针对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建议设计针对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引入案例分析、实践项目等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其次,针对创业项目孵化与支持方面的不足,建议建立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平台,提供导师指导、资源支持和资金投入,激发学生创业潜力.此外,还强调了产学研合作加强、跨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通过以上改进措施,促进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推动地质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为地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地质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理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