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逻辑理路、现实样态与实践径路

    陈月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三全育人"理念方兴未艾,如何提高育人实效,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高校"三全育人"具有三重逻辑理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其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历史逻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其实践逻辑。当下,高校"三全育人"呈现出育人格局亟待深化、育人机制亟待拓展、育人动力亟待提升的现实样态。对此,高校要充分凝聚目标共识、提升育人水平,全面提升职责素养、强化育人职责,重点聚焦体系建设、完善育人体系,着力提升育人动力、创新育人模式,从而提升"三全育人"的实效,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全育人生成逻辑实践径路

    水处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教学内容研究

    郑怀曾玉彬王瑶刘广容...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水处理是武汉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承担着专业引导的重要作用。水处理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深入根植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想,将思政元素和科教育人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社会责任和创新实践能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入结合、专业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为国家培养具有时代特色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思政工科水处理人才培养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摄影》育人路径探索

    潘建生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摄影》是高职院校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的一项主干学科,它肩负着提高学生审美素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的重任。通过对《校园摄影》课思政教学的目标、内容及教学方式的剖析,根据学科特色及学生实际情况,笔者对课程思政思想在《校园摄影》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以实现"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校园摄影》

    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智慧课堂教学的思考

    尧国靖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切实做好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智慧课堂教学,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文章观点认为一是做有光的教育、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引导大学生向真向善向上,二是智慧学习方式转变,从"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结合、引导大学生践行信息时代的泛在教育,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精神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促进大学生形成"心的智慧",为大学生做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智慧课堂

    基于OBE理论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刘永强张琴童潼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生理学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是揭示人体(或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及其内在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在高等教育中,强调实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进行了基于OBE理论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析。笔者从教学目标、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教学内容重构与思政元素挖掘、课程目标与评价标准的对应关系等方面深化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提高动物生理学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公民品格、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环保意识,发挥动物生理学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功能。

    OBE理论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评价标准教学改革

    基于新媒介的地方档案资源与高校"大思政"建设融合研究

    范译鹤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思政"建设背景下,地方档案资源与高校"大思政"建设融合,既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载体,又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新媒介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地方档案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章立足新媒介视角,从地方档案资源与高校"大思政"建设融合的现状出发,分析地方档案资源与高校"大思政"建设融合的可行性及具体路径,探索新媒介视角下地方档案资源与高校"大思政"建设融合的实现机制。

    新媒介地方档案资源"大思政"建设

    海洋技术专业思政建设的教育改革研究

    刘大召张培珍李灿苹徐广珺...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并提出一套全面的海洋技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改革方案。通过深化课程内容与专业的融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学生实践活动,以及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等多方面措施,该研究旨在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意识的培养。研究基于对现有海洋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海洋技术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实践的借鉴。

    海洋技术专业思政建设教育改革

    "现代微波理论与技术"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姬五胜万文瀚冯立营刘颖...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微波理论与技术"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融入课程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在讲授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爱国主义、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科技自立自强等融入专业内容中,坚持价值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培养研究生系统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

    唯物辩证法原理微波传输科学精神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融通路径创新探讨

    李茜雯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在推进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脱节、实践项目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融通路径的创新,以期为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大思政课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融通路径创新

    面向研究生的现代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马新国吕辉程正旺张锋...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研究生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有社会责任感人才的重要途径。湖北工业大学在面向研究生现代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实践中,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重构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思政融合点等,实现价值导向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统一,有助于立德树人。

    集成电路课程思政新工科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