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教育背景下《药物政策与智慧监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曹林林何平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政策与智慧监管》课程以推动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技术人才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基于课程知识体系庞杂晦涩、学生学习难度大、学生学习参与度低、教学评价体系欠佳等痛点问题,创设了系统性教学内容、多样性教学活动、灵活性教学方法、实体性教学环境、综合性教学评价等,创新效果显著,具有较强辐射推广价值,创新成果持续积累迭代.

    药物政策与智慧监管教学改革创新

    新工科融合OBE"金属工艺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孙敬会伊家飞李维俊黄丽萍...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核心理念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为指导,文章针对百色学院目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金属工艺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增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型技能人才.

    金属工艺学新工科教学改革

    工程伦理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在新工科背景中的实践

    程庆庆程慧珍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强调责任感教育、道德规范和解决道德难题.这一理念对中国高校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道德教育的思政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提升教育品质提供新视角.高校已在工程认证和伦理道德教育方面有所进展,但仍有提升空间.笔者提出三个改进方向:优化课程结构设计以满足工程专业教育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效果;实现专业教材的本土化,重视德行和专业技术的双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点包括结合本土情况的专业教材,融入法律法规和工程实践案例;强化思政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融合,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创新教学方法,如模拟听证会案例教学,增强互动性和实践性.这些改革有助于提升工程伦理课程质量,培养国际视野、工程伦理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工程师,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工程伦理思想政治教学新工科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

    王磊磊杨晓萍乌丽盼·波拉提吴建荣...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新医科、新文科、新工科融合的新专业、新学科,课程思政教学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国内可借鉴的经验尚少,面临着"孤岛"的困境.结合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特色和专业课程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有效促进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健康中国建设储备应用型人才.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自身体验式教学

    理工科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途径与策略

    单科开蔡君美冯美芳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理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难以做到有机融合,存在教师思政意识薄弱、思政资源挖掘不充分、课程考评机制和课程思政体系不完善问题.文章从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实际举措出发,通过教师强化培训,组织教学团队,健全课程考评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开展课程思政,为理工科专业融入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理工科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与传承

    曾秀娟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是传承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传承家国情怀.首先,家国情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通过挖掘教材、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结合实际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传承家国情怀;最后,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家国情怀素养,为传承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传承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初中历史家国情怀传承

    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化学平衡"思政探索为例

    高敏娜金国锋马岚杨宇...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平衡"是高校化学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中内容,该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理解化学变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深挖"化学平衡"知识中蕴涵的平衡原则、动态思维、安全意识、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让学生不仅学知识,更学思想、学责任、学担当.同时,通过工业生产与理论分析的差距,让学生感知辩证统一的思维、协同共赢的大局观.

    平衡理念动态思维安全职责辩证思维协同共赢

    短视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以抖音为例

    冯苗苗张彦红李浩李冬妹...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腾讯微视频等迅速崛起,成为大学生日常娱乐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文章旨在探讨在抖音这样的短视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与方法.通过分析抖音平台的特点、大学生使用习惯,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短视频领域的适应性,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策略,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短视频抖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翻转课堂模式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邱实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变革.翻转课堂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翻转课堂模式强调将课堂讲授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课后自主掌控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果.然而,如何将翻转课堂模式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了全面展现翻转课堂模式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价值,优化其应用效果,文章详细探讨了在课程思政中有效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以语文、英语以及体育等学科为例,总结了翻转课堂模式在课程思政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翻转课堂模式课程思政应用效果

    "三全育人"视野下思政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姚瑶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我国各阶段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能够完成这一目标,应当发挥出思政课程教育内容的核心功能,并要求教师能够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文章将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对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途径进行研究,旨在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借鉴.

    "三全育人"思政课程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