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风
科技风

张媛媛

半月刊

1671-7341

kejifeng@gmail.com

0311-85387007

050011

河北石家庄裕华东路103号

科技风/Journal Technology Wind
查看更多>>本刊以“把脉科技创新、引领发展风尚”为办刊宗旨,上半月刊定位以科研实践和企业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综合版,下半月刊定位为以科学探索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理论版。读者对象为第一线科技、教育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液压伺服与比例控制系统"的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研究

    朱牧之袁昌荣陈誉郑璐恺...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专创融合的需求背景,本文提出基于"液压伺服与比例控制系统"这一专业性较强的课程的建设方法,分析了专业课的学情与学生背景,以及进行液压流体专业专创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在课程建设内容中,强调以液压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工程案例与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模式的建立,形成适应新时代工科背景专创融合课程的教学方式。在实践项目教学中利用教师科研项目与教学内容的双向输出,既开拓了学生对于本专业新理论、新方法、新科技的深度理解与求知欲,也达到高校教师教研相长以进一步促进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的目的,在专创融合的课程中,实现了师生双赢的良性循环。

    液压专业专创融合课程建设项目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气体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陈伟杰陈玲玲施永强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体动力学基础"课程是航空领域如飞行器动力工程和飞行器设计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在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的新工科背景下,对"气体动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考核体系、理论联系实际和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该课程建设,提高航空科研人员和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需要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气体动力学航空工程新工科

    声学特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与实践

    李启朗张学勇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系统,旨在确保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基于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以声学专业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声学课程组模块为特色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反馈体系以及构建公平、公正且透明的教学质量奖惩体系等。在具体声学专业实践中,运用该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提升了本科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同时,该体系也能为其他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教学质量保障审核评估声学课程组监控反馈体系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以"数学分析"课程为例

    孔亮卢晶李粉红岳毅蒙...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评估教学效果和提升课程质量的关键步骤,为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和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提供了依据,是师范专业认证的一个基础且重要的环节。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以"数学分析"课程为例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应的改进措施,构建"数学分析"课程反馈和持续改进路径,提高课程教学和师范生培养质量。

    师范专业认证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高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唐萌叶霜陈斌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是服务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专业之一,为适应制造业转型中对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艺、数字化制造等新型岗位人才的需求,参考国家教学标准,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产教融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合作措施,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作用,创新了"双链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了"岗课赛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且"精设计操作、懂加工工艺、会生产管理、善多方协作、能工作创新"的现场工程师,推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数字化产教融合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基本技能学"挑战性课程建设的探究

    向琼黄靓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医科背景下,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临床基本技能学"是高校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与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课题组构建"临床基本技能学"挑战性课程,从思路与定位,课程特色和教学模式,课程评价及教学效果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为"临床基本技能学"的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新医科教学改革挑战性课程临床基本机能学

    OBE理念下融入PBL模式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黄凤华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导向的专业课程,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有效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在此背景下,融合OBE理念与PBL教学法,构建了涵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的多层次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提出了"课—练—践—设"多维贯通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围绕实际工程问题展开学习。最后,紧密围绕课程目标体系,构建了一套全方位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所探索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程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对培养出能够适应装配式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OBE理念PBL模式混合教学模式装配式建筑教学改革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材料力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刘柳付磊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智慧教育成为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高校"材料力学"课程作为工程教育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纲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教学目标。因此,本文在智慧教育背景下,通过了解国家智慧教育战略导向和教育政策,明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价值,梳理当前"材料力学"的教学现状,构建基于网络的智慧教育平台以支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构建符合时代背景的教学新模式,以期为"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式。

    智慧教育混合式教学材料力学教学改革

    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微波炉对废菌灭活处理方法的探索

    温鑫史雪盟许君程心怡...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微生物教学中菌类相关课程较多,为了降低废菌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威胁,避免其损害学生及教师的生命健康,本文以实验室常用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根霉和黄曲霉为例,利用微波炉对其进行不同时长的照射处理,发现两种细菌在固体和液体环境中的灭活分别需要 3min和 2min,三种霉菌在固体和液体环境中的灭活分别需要2min和 1。5min。该废菌灭活方案造价低、易操作、耗时短、效率高,适用于本科微生物教学实验室中学生的使用。因此可以安排在相关实验教学课程当中,并推广至医学、科研类实验室。

    高校微生物教学生物安全废菌微波炉灭活

    基于语义分割的输送带跑偏智能检测方法

    李南雁廖辉赵龙苏金辉...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设备老化与表面受力不均匀的影响,带式输送机易跑偏,导致故障和物料撒落。传统监测方法成本高且安装复杂,为此,本研究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检测方法,构建皮带线语义分割数据集并标注;使用Unet模型检测皮带线,并通过MiT编码器优化;引入像素位置感知损失强化训练;利用概率霍夫变换提取皮带线的直线位置,定量分析偏移程度。试验结果显示,本模型在皮带线预测上IoU达 61。34%,仅占 12。93GFlops,具备高效实时性,适用于多种输送带场景。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MiTEncoder机器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