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广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广场
江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科技广场

江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陈火军

月刊

1671-4792

jxkjgc@163.com

0791-86092998;86263460

330046

南昌市省府大院北二路53号

科技广场/Journal Science Mosaic
查看更多>> 《科技广场》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江西省科技厅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省级综合性科技学术月刊,标准刊号为ISSN1671-472,国内刊号为CN36-1253/N。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来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收录合作单位。 《科技广场》宗旨是报道中国信息产业科学技术领域的优秀科研成果。它是以中文编辑形式与读者见面,同时以英文摘要形式向国际各大检索系统提供基本内容介绍。刊物秉持一贯的严谨求实态度,以第一线科技管理、科技研究、科技实践工作人员为读者对象,结合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为其发表学术论文提供一个宽松的理论争鸣平台。 《科技广场•信息科学》将紧密关注前沿科学动态,及时发表我国高校和各行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科研活动成果。特辟栏目有:研究与探讨、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与通信、数据库、应用与开发、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图形与图象技术等。 《科技广场•管理科学》紧密围绕与科技发展有关的经济、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文章和反映该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理论等方面的论述文章。具体包括: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综述与评论等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技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困境与纾解路径

    郭祖昌陆轶尹文嘉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人才作为科学技术与人才的结合,是驱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正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最宝贵的资源,科技人才被赋予了创新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复合能力等新的需求特征;但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需要相比,我国科技人才仍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评价体系不健全、发展体制改革不畅以及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提升人才保障力度等方式持续发力,构建高质量科技人才体系,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持续动能.

    新质生产力科技人才科技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提升策略研究——以聊城市为例

    张萌萌郭明山任建远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聊城市科技型企业队伍持续壮大,科技支撑体系日渐完善,人才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但仍面临企业竞争力不强、科技项目争取难、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聊城市作为中小城市要因地制宜聚力育主体、强攻关、建平台、助转化、促合作、聚人才、提服务、优环境,加快构建形成补短板、铸长板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用科技创新的加法促成新质生产力的倍乘效应.

    新质生产力聊城市科技创新策略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徐莉徐欣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路径.本文以 2007—2022 年我国沪深A股2142 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受到其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影响,同时分别进行区域、产权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相较于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正向影响程度更为显著;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这种正向影响均显著存在,但对国有企业而言,其推动作用更为突出;稳健性检验表明,研究结论可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企业与政府两个层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数字化转型企业创新绩效数字经济制造业

    网上展馆中数字技术的"在场-共情"效应研究

    易魁谷思佳
    3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及应用,网上展馆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模式之一,在数字赋能的身临其境与情感共鸣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一种"在场-共情"效应.虽已有研究关注并阐释了网上展馆的数字创新逻辑,且体现了其心理层面的潜在影响,但鲜有关注更深层次的在场规律,以及由此激发的共情作用.基于此,研究模拟了这一场景,通过隐喻抽取法,邀请多位网上展馆图片观察者,在结合访谈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在场-共情"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网上展馆中数字技术的"在场-共情"效应包括"情感共情与身心体验""认知共情与身心交往""心理超越与记忆再现"三层面特征及对应规律,系统阐释了"在场-共情"于"身心记忆"层面的意义延伸.

    网上展馆数字技术在场理论共情理论传播效应

    5G通信领域的多源数据融合前沿识别研究

    张倩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背景下,有效精准识别研究领域的前沿技术对于科研方向和科技战略部署十分必要,可为研究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决策参考和依据.数字经济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和词频算法,以 5G通信领域的论文、专利、产业政策、科技资讯作为数据融合样本,构建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架构对学科领域海量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并借助定量与定性结果揭示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及关键技术.研究结果为领域工作者把握未来研究趋势提供科学判断依据.

    多源数据前沿识别关键技术5G通信

    新时代江西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胡树花郭燕锦傅依达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述了江西科普政策环境,以江西科普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科普能力,提出江西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科学普及科普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产学研合作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赵树娟张明亲
    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其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产学研合作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从产学研合作广度和深度、网络位置、合作模式、调节变量等角度深入解析,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与未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以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帮助和启示.

    产学研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新时期地方科技情报工作实践与发展对策探讨——以山东为例

    袁清昌吴晓辉邵红琪董振宇...
    7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科技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需求及信息技术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地方科技情报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亟需转变工作思路、改革工作机制.本文在对科技情报概念、定位、任务及服务等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地方科技情报工作的重点任务,详述了新时期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的工作路径,并提出新时期地方科技情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探索实践的"党建引领+'资源立院、服务兴院、研究强院、创新办院'"工作路径具有代表性和可复制性.地方科技情报机构应坚守初心使命,支撑服务地方科技创新;不断夯实资源根基,转变工作思路,增强信息资源保障能力;重视手段武装,引进先进情报研究技术,持续提升情报分析研究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关注人才梯度、年龄结构、数量质量,打造专业化情报队伍;创新工作机制,实践情报联合体工作机制,聚集多方情报力量,提升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

    科技情报情报研究信息资源人才培养

    基于熵权-DEMATEL评价模型的知识服务供需匹配属性研究

    黄鑫
    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服务过程中不仅存在知识资源的提供方,也存在知识资源的需求方,如何将知识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置于一个系统分析的角度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用知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供需匹配关系,结合知识服务要求构建了知识服务供需匹配系统,通过分析影响供需匹配系统的相关因素,从而构建起相应的匹配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知识服务供需匹配双方的因果关系,本文提出了熵权-DEMATEL双向评价模型对匹配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合知识服务的供需匹配关系,找出适合知识服务供需双方的匹配属性.通过知识服务供需匹配属性的分析,不仅补充了供需匹配单一方法和评价指标的不足,也为知识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知识服务供需匹配熵权-DEMATEL匹配属性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