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蔡齐祥;黎懋明

半月刊

1000-7695

kjglyj@periodicals.net.cn

020-83568469;83163517

510033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三楼307室

科技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技管理研究》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新投入对生物医药企业知识溢出的影响机制

    尹洁葛蓉李锋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但当前的研究缺乏针对生物医药企业特点的专门理论框架,且所采用有关数量化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这一行业知识溢出的质量和影响力.为此,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以 345 家中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 2015-2022 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创新投入对生物医药企业知识溢出的影响机制,以及知识存量在创新投入与企业知识溢出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创新投入正向影响生物医药企业的知识溢出;知识存量对企业知识溢出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正向调节创新投入对生物医药企业的促进作用;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创新投入对生物医药企业知识溢出的促进作用以及知识存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最后,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为促进生物医药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并增强其知识溢出效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创新投入知识溢出生物医药企业知识存量知识管理企业创新

    创新领导力: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何佳讯张迪
    11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在国家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这使得创新领导力成为创新研究和战略管理的新兴研究主题.具备创新领导力的领导者通过制定鼓励创新的政策,营造激励创新的组织氛围,促进和提升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行为,进而促进组织发展和绩效提升.通过系统梳理关于创新领导力的文献,分析创新领导力的内涵与测量方法,并与其他相近的领导力概念进行比较,阐明创新领导力的理论基础,总结创新领导力的前因和影响结果.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要结合中国制度情境和科创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明创新领导力对于科创企业发展阶段、发展速度和发展绩效的影响作用.

    创新领导力组织创新组织绩效创造力

    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新工作行为的影响:基于动机和特质的双重调节视角

    秦迎林林忠乔梦琪
    1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员工超出自身职责范围的角色外创新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企业可持续性,而有关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新工作行为作用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基于"能力-动机-机会"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跨层次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 67 个科技创新团队 215 份员工有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新工作行为的作用机制,同时引入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验证创新动机和主动型人格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能够跨层正向影响员工创新工作行为的产生和实施;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包容型领导与员工创新工作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和创新动机对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及创新工作行为的关系均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包容型领导通过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工作行为的中介效应.因此,科技型企业应实施激发领导包容性特质管理方法,鼓励领导者实施包容型领导行为,支持下属实施有益于组织发展的角色外行为.

    包容型领导员工创新工作行为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创新动机主动性人格科技型企业员工管理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流动与国家创新能力

    李艳秀刘修铭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IPP)在激励创新中的重要制度保障作用及其影响机制.首先构建包含 6 个一级指标、18 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纵向深度测量法、文本分析法测度 94 个经济体签署的 103 项自由贸易协定(FTA)中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保护深度;其次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选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FDI)净流入及FDI技术转移等多指标分析技术流动在其中的作用效果,并分析技术距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影响更为强劲;国际协定纳入及透明度对中等收入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更强;技术流动在IPP深度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技术距离对IPP的创新促进作用产生反向调节效应.

    知识产权保护深度国家创新能力技术流动技术距离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新农科建设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

    郭舒雅何云峰高志强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产实践新需求与科学技术新动力的驱动下,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效率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相应地,知识生产由模式 1 向模式 2 转变,并向模式 3 演进.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审视,新农科建设的核心在于农科学科知识产生情境、目的、方式的变革,本质在于推动传统农科知识生产的转型,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知识生产模式演进逻辑,结合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新农科建设紧密耦合的特征,剖析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下新农科建设所蕴含的逻辑理路.运用概念格理论厘清新农科建设目标层级,并从学科情境、知识形态、组织形态等多个维度阐释新农科建设应然意蕴.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新农科建设目标内涵逐步从单一化向复合性偏好转变,适应情境从常规化到复杂性生境延伸,知识形态从内守化走向融合性创新,组织形态从规训化向开放性集群发展.结合新农科建设时代发展际遇,从聚合多主体合作网络、引入新科学技术元素、组织超学科知识生产以及培育战略性复合人才等方面提出新农科建设实践进路.

    新农科知识生产模式高等农林教育新质生产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信息过载风险及其对策

    王惠敏田新瑞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强大的信息生成能力容易诱发信息过载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信息质量下降和筛选困难,故而,有必要深入探讨GAI引发的信息过载问题.通过分析GAI导致信息过载具体表现与成因,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GAI引发的信息过载风险主要表现为 3 个方面:其一,信息质量的下降;其二,信息筛选的困难;其三,信息的同质化.未来可以通过优化训练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强化信息分类与过滤机制、改善信息展示与交互方式以及推进数据融合等措施缓解GAI引发的信息过载风险.以期增进对GAI引发信息过载问题的理解,为实际操作提供可行解决方案参考.

    生成式人工智能信息过载信息质量信息筛选信息同质

    电商供应链引入增强现实(AR)技术对产品质量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刘卫华卢义桢
    15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致消费者线上购物退货的两大原因是质量缺陷以及产品不匹配,提高产品质量和应用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减少退货的发生.理论上AR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消费者在线购物时更好匹配产品,但在实践中却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为此,建立斯塔克尔伯格博弈模型,研究不同销售模式下制造商与电商平台应用AR技术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通过数值实验比较不同模式下AR技术的应用对产品质量、平台与制造商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线上购物中应用AR技术在减少因不匹配产生的退货问题的同时也会产生产品质量下滑效应,同时转售模式下产品质量下滑比代理模式下更加严重,因此在应用AR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关注控制产品质量;此外,在代理模式下,当产品退货率较低时,AR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增强现实电商供应链退货产品质量博弈模型

    机器学习在建设项目成本估算中的应用综述及展望

    李敬业翟武娟宁延
    16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本在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和决策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被视为主要标准之一.机器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建设项目成本估算早期可用信息有限的问题,故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机器学习应用到建设项目成本估算中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案例推理(CBR)和集成学习模型等 5 类机器学习方法对建设项目成本估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综述,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机器学习方法有效提高了建筑项目成本估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进一步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展望,为投资决策者提供参考.

    机器学习建设项目成本估算研究综述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营收的影响——基于范围综述与实证检验的分析

    沈中华
    17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技术已引领了新的技术革新潮流.然而,在制造业视角下,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路径与机制研究相较于驱动因素等尚有不足.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可视化方法对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呈现,揭示了该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现状和趋势;并采用范围综述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WoS)和知网(CNKI)数据库对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等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性综合述评.基于Wind平台,以 2007 年至 2022 年共计 3 188 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营收增长率的影响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在其中存在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其营业收入增长,其中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了正向中介作用,且该促进效应在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明显.由此提出,制造业企业应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积极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等相关建议.

    数字化转型营收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

    以政府为主体的监督引导方在四方演化博弈的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影响机制

    蒋金利廉振宇游光荣王颖婕...
    18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角色,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结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重、周期长、风险高的现实背景,将以政府为主体的监督引导方作为独立主体融入创新生态系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探讨分析各主体作用和利益诉求,建立主体间互动的逻辑框架,构建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组织监督为纽带、成果转化为核心、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知识供应方-技术转化方-监督引导方-用户需求方"模型.在有限理性假设下,从利益视角分析各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稳定性和系统整体演化趋势.通过演化博弈理论和微分定理找到可能存在的系统演化稳定点并进行稳定性分析,同时,借助计算机仿真手段厘清影响系统演化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系统演化趋势、不同初始策略选择概率影响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以政府为主体的监督引导方所涉及的参数影响进行模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演化趋势及过程符合分析结论,各博弈主体均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达到稳态;提高知识供应方、监督引导方和降低技术转化方、用户需求方的初始策略选择概率有助于加快演化博弈速度并提高系统稳定性.其中就监督引导方而言,采取监管策略及降低非科研支出成本均对系统稳定性产生正面效应,然而加大政策奖惩力度则会加剧系统演化博弈波动程度,并改变系统均衡点位置.这是因为当其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创新时,加大监管力度会间接影响自身成本,而在有限理性假设下会趋利避害并调整策略选择.尽管在面对紧急重大任务时可以不计成本保持在强监管状态下解决问题,但这种方式无法持久可行.因此,为形成长效稳定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议引入评估举措,并通过提高评估鉴别能力成为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手段,以支撑持续科研产出.

    创新生态系统四方演化博弈关键核心技术政府监管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