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蔡齐祥;黎懋明

半月刊

1000-7695

kjglyj@periodicals.net.cn

020-83568469;83163517

510033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三楼307室

科技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科技管理研究》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东省体外诊断产业链"卡脖子"技术识别机制及破解路径——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潘子欣李国豪练星硕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加准确识别广东省体外诊断产业链"卡脖子"关键技术,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安全性,研究团队对广东省的龙头企业进行访谈,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体外诊断产业"卡脖子"技术的内涵,构建包括技术重要性、技术安全性、技术差距性、技术可获得性、技术对接壁垒5个维度的体外诊断产业链"卡脖子"技术识别指标体系.应用该体系,对广东体外诊断产业主要产品的关键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进行梳理,分析问题成因,并从创新技术、创新主体、创新生态、创新管理提出补链稳链强链和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具体措施.

    体外诊断产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识别体系

    数字金融驱动小微企业创新的组态分析

    费锦华浦正宁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小微企业创新分为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和文化创新,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分析数字金融要素如何驱动小微企业创新.研究发现单个数字金融要素并不构成提高小微企业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不同要素的联合效应能够有效推动小微企业 5 种创新;数字金融驱动小微企业不同类型高创新的组态存在差异,但网络信贷作为核心条件存在于每一种组态中;数字金融驱动小微企业不同类型高创新的组态可以归纳为 3 种驱动模式,包括纵深主导型、广度深度协同发展型和多元化均衡发展型.因此,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数字金融不同要素的差序发展,还要因创新类型施策,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多种创新的激励效应.

    数字金融小微企业创新异质性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基于兴趣点(POI)数据的产业链创新链空间布局及空间匹配性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杨菊萍郭本海郑素丽
    11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POI数据,构建引入了服务能力和类别差异、服务半径和距离衰减效应的改进潜力模型,以浙江"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样本测度产业链创新链的空间布局及空间匹配性.结果表明,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相比特色产业集群、传统优势产业相比新兴产业与创新链空间匹配性更高,省级相比国家级、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环节相比其他环节空间匹配性更高,且各集群在不同层级、环节上的空间匹配性差异较大.为此,从优化创新平台载体空间布局、重点产业"一群一策"及不同产业间强化协同方面提出了推进"双链"深度融合的相关建议.

    "双链"融合空间匹配性POI数据改进潜力模型"415"先进制造业集群

    价值主张转变视角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赋能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段玉婷王玉荣
    1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 2018-2020 年公开数据,基于平台理论,引入数字创新能力,考察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形式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又以价值共创理论为支撑,探讨价值主张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对于采用第三方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自主建设平台更有助于促进创新,且价值主张转变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企业通过自身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更有优势进行价值主张的转变,吸引用户共同参与价值创造,从而全面促进科技创新.

    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创新数字创新能力价值主张

    "揭榜挂帅"机制视角下的人才评价体系探析

    薛雅张晅昱张宓之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机制特征深度聚焦问题导向人才评价的内涵和存在问题.通过国内各省份"揭榜挂帅"机制中人才评价实践分析、前期研究和专家咨询,形成了"揭榜挂帅"机制视角下团队遴选、揭榜实施、成果应用 3 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最终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切实解决"揭榜挂帅"机制实施过程中人才评价问题提供思路和模式的借鉴,为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提出新的方法,通过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供形成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的思路参考.

    "揭榜挂帅"机制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

    中国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需求探索

    牛桂芹曹茂甲
    140-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机构面向全国各地的 437 名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座谈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手段开展调研,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对座谈访谈资料进行数据处理,构建包含资源保障、创新环境、价值实现等三维度主体要素的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需求体系框架.进一步按照需求体系框架开展深入研究,发现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需求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条件保障方面时间精力不足、物质支持不足、发展平台局限、科研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创新环境方面学术自由受限、交流互动不足、产学合作实施困难、缺乏团队协作,价值实现方面评价机制有待改善、成果转化应用机会不足、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自我价值实现困难.建议相关部门积极主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紧密围绕研究发现问题多角度多渠道最大限度满足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需求.

    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需求主要问题改进建议

    基于创新联合体知识转移行为的知识产权治理分析

    张金福刘嘉欣
    150-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创新联合体的组织属性及特点为切入点,梳理知识转移行为现象的特征,利用美国陶瓷、复合材料和光学材料中心(CCOMC)案例分析创新联合体创始阶段知识产权的可能性冲突与治理以及知识成果产出阶段知识产权的归属与使用,由此提出统一知识管理目标,建立会员合同契约机制、加大组织文化管理,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获得合作深度信任,实施合作信任机制、保护知识创新成果,完善政策法律法规的创新联合体知识转移行为的知识产权治理建议.

    创新联合体知识转移知识产权治理

    基因编辑技术专利的异化问题与对策

    蒋莉
    159-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基因编辑专利争议出发分析其专利异化现象,剖析专利制度历史属性、基因编辑专利范围扩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界限模糊等异化成因,提出完善专利审查中的公共利益的保护、强化伦理考量以及严格实用性审查等建议,以促进专利异化的回归,让专利制度服务于激励创新的本质目的.

    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异化垄断许可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机制识别与回弹效应

    孙振清杨锐
    168-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份面板数据,多维度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内生性、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改进能源效率间接促进碳减排,产业结构高级化、市场化水平与要素资源错配水平是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效提升的关键因素.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仅在东部地区对碳排放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中西部地区并未产生明显的碳减排效应,反而加速了西部地区的碳排放.空间计量分析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不仅可以降低本地碳排放强度,还可以降低邻近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有助于形成区域绿色创新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回弹效应.研究结论为助力"双碳"目标提供可行路径,也为各地政府部门积极谋划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方案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碳排放能源利用效率碳排放回弹

    ChatGPT相关领域研究发展态势的专利数据分析

    龚惠群郑婷玉
    17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ChatGPT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基于智慧芽专利数据库 2014-2023 年国内外ChatGPT相关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北京市和广东省位于我国ChatGPT相关研究第一梯队;存在以腾讯公司为核心的合作网络,但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间的产学研合作较少;中国在ChatGPT相关领域的专利技术体系较为丰富,但硬件方面的专利技术偏少,在智能设备、ChatGPT领域理论深度学习等方面有很大欠缺;特殊数据处理应用、数字数据信息检索、商业这 3 个领域是重点关注领域;虚拟助理、智能机器人、语音交互、穿戴设备等可能是潜在技术机会领域.因此,应注重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发展;鼓励在芯片、传感器等硬件方面的创新研究;针对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共同研发集成ChatGPT技术的智能设备,开发定制化的ChatGPT解决方案;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共同推进技术进步.

    ChatGPT专利分析智慧芽专利数据库IPC分类创新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