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通报
科技通报

俞志华

月刊

1001-7119

kjtbtg@126.com

0571-85107609

310014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省科技馆东门6楼

科技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TMAS同化风廓线雷达对台风"利奇马"融合实况风场的改进分析

    梁晓妮黄亦露史珩瑜任晨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STMAS(space-time multiscale analysis system)同化风廓线雷达对三维风场的改进效果,本文以GRAPES-MESO、GRAPES-GFS 2种预报场作为背景场,对STMAS系统融合浙江省及周边一定范围的L波段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数据,进行4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结果与探空雷达实况数据和EC(european meteorological cen-ter)再分析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1)STMAS中融合越多的风廓线雷达信息,融合后的结果改变越明显;(2)从本文试验时段内各时次各层次试验数据与探空雷达差异的平均值来看,以GRAPES-GFS为背景场的融合效果相对较好;(3)通过与探空雷达对垂直风速的对比发现,接入风廓线雷达的STMAS风速场比未接入的STMAS风速更接近实况值,同时STMAS风速场比EC再分析资料更接近探空实况.

    STMAS风廓线雷达探空雷达台风"利奇马"

    浙江省1km分辨率数值预报系统构建与性能评估

    余贞寿邱金晶刘雪晴苏涛...
    8-1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浙江省短时临近精细化预报需求,基于WRF-ARW4.0.2版本和格点统计插值分析系统GSIv3.4,利用NDOWN技术,实现了从覆盖亚太地区9km分辨率的预报向下嵌套到覆盖中国东部地区3km分辨率预报,再向下嵌套到覆盖浙江区域1km分辨率预报,建立了逐1h更新的浙江省 1km分辨率数值预报系统(Zhejiang high-resolution rapid refresh system,ZJHRRR).利用ZJHRRR开展典型个例和批量回报试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ZJHRRR可以较好地预报出暴雨过程降水系统发生、发展、成熟和消亡的演变过程.相比原浙江省快速更新同化预报系统(Zhejiang WRF-ADAS rapid refresh system,ZJWARRS),在各降水量级和空间邻域尺度下,ZJHRRR均展现出更好的预报能力,其中ZJHRRR的24h和3h暴雨量级降水预报TS(threat score)评分分别提升了61.95%、44.91%;ZJHRRR各时刻的温度与实况更为接近,ZJHRRR预报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相比ZJWARRS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减小幅度分别达8.4%、5.4%.

    数值预报快速更新公里分辨率检验评估浙江

    往复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研究

    刘劲草徐徉
    16-1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通常比较微小,导致弯矩、变形和横向位移检测结果不精准,为此本文开展在往复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方法研究.构建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边界面方程,利用该方程计算组合梁连接组件在弹性夹层中的横向作用力,结合横向作用力确定变形量检测值.搭建变形量检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矩阵,使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钢板组合梁弯矩,结合弯矩和误差矩阵确定组合梁变形程度,实现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的反向、正向弯矩均为340 kN·m,与试验数据一致;最大横向位移与试验数据仅存在0.01 mm的误差,能够精准检测组合梁变形程度,检测结果更为精准.

    往复荷载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弯矩卡尔曼滤波

    吊装状态下风机叶片受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龚欢叶兆艺卫洪英李小鹏...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机叶片吊装施工是风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叶片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局部变形导致壳体损伤破坏.因此,开展吊装过程中的叶片受力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方法,建立风机叶片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吊点位置下叶片受力变形特征,结果表明:(1)叶片后缘相比前缘承担更大的应力,最大等效应力约为前缘的1.36倍.(2)在0~60 m范围内,叶片后缘压缩和拉伸均有发生,在60.0~111.9 m范围内叶片后缘处于受拉状态.(3)随着吊点比例的增大,叶片最大应力先减小后增大,吊点比例为0.7时,该工况下叶片所受的最大应力最小.

    叶片吊装数值模拟受力分析变形分析吊装工艺

    非球面透镜模压退火影响因素及其优化仿真研究

    陈庆张彦宇
    2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退火过程是光学玻璃模压的一个重要过程,影响退火过程的因素主要有退火速度、保持力及保持时间等因素.本文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结合正交方法详细分析了退火过程中主要的3个工艺参数对非球面透镜退火过程的影响,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来获取多目标的工艺参数优化,获得了各工艺参数的最优组合.

    非球面透镜退火优化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牌识别系统研究

    孙小广万若楠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车牌识别受限于光照、角度、场地等环境影响,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车牌识别研究.车牌定位前先对车牌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均值滤波消除噪声、边缘检测、二值化等预处理,结合几何、颜色等多项特征进行定位;再使用垂直投影法,找到每个字符的边界区域,逐一进行字符切割;最后搭建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深度学习,识别和输出车牌字符,并在MATLAB上测试和仿真,准确率达到98.6%.

    车牌定位车牌识别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

    基于矩阵优化分解的测绘图像三维重建系统

    丁玎张颜皓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测绘图像细节信息特征独立性显著,三维重建波段的选取易出现偏差,影响测绘图像三维重建效果.为此,本文设计基于矩阵优化分解的测绘图像三维重建系统.设计测绘图像导入主从设备接口,实现测绘图像数据导入处理.3D引擎图像渲染模块和多通道三维显示模块可以实现多台计算机对同一场景的渲染.采用矩阵优化分解方法选择图像三维重建波段,将波段上任意点到对应极线距离作为重建目标,连接所有坐标形成曲面,计算各点三维笛卡尔坐标值,并恢复测绘图像被遮挡部分,修正波段值,实现三维重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重建的三维图像像素均匀,无异常凸起部分.重建误差平均为0.06,具有精准三维重建效果.

    矩阵优化分解测绘图像三维重建笛卡尔坐标

    基于BP神经网络对隧道初衬砼应力的评价分析对比预测

    郭剑锋刘少凯刘秀吴勇...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杨家山特大断面隧道特定区段的最佳预测引起的初衬砼应力模型,本文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以该区段初衬砼应力监测数据为输入值,使用5种方法训练网络,分析应力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差异,给出预测误差的分布情况,以及网络训练过程中性能、验证和测试曲线.同时基于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分析方法,对5种训练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从优到差的顺序依次为:Ploak-Ribiere共轭梯度法>自适应动量梯度下降法>拟牛顿算法>Powell-Beale共轭梯度法>Levenberg-Marquardt,Ploak-Ribiere共轭梯度法最优,预测准确度达到98%以上,故在后续隧道开挖过程中可通过Ploak-Ribiere共轭梯度法训练BP神经网络,对特定区段隧道所产生的初支与围岩应力进行有效预测,保证施工安全.

    特大隧道初衬砼应力BP神经网络训练方式对比

    基于瑞利衰落信道的SIMO-HPO-CDSK混沌通信方案及其性能分析

    段俊毅杨华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单输入多输出高速率相位正交CDSK(single-input-multiple-output high-data-rate phase-orthog-onality correlation-delay-shift-keying,SIMO-HPO-CDSK),在接收端设置多天线获得分集增益.采用正交载波调制相同时隙的2个比特信息,获得高传输速率且无信号内干扰,瑞利衰落信道下分析性能和仿真.结果表明:SIMO-HPO-CDSK系统误码率随着接收端天线数量增加而下降;在接收方天线数量相同的条件下,由于没有无信号内干扰,与DCSK(differential chaos shift keying),CDSK和高效DCSK(high-efficiency-DCSK)相比,该方案具有出色的误码率性能;与PO-CDSK(phase-orthogonality CDSK)相比,由于同步传输2个比特,该方案频谱利用率提高一倍.

    单输入多输出HPO-CDSK瑞利衰落信道

    大采高松软煤层柔性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

    曹锋王峰马强张红卫...
    57-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梁北矿厚煤层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问题,本文提出"预裂切顶-超前加固-高水充填"三位一体沿空留巷围岩协同控制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工程类比、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了梁北矿21051东工作面机巷沿空留巷预裂切顶、超前加固和高水充填支护参数.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梁北矿21051东工作面沿空留巷在滞后工作面120 m范围内围岩变形呈增长趋势,120 m后趋于稳定,最终变形量在可控范围,留巷取得成功.相关技术方法可为类似矿井沿空留巷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大采高沿空留巷高水材料预裂切顶巷旁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