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通报
科技通报

俞志华

月刊

1001-7119

kjtbtg@126.com

0571-85107609

310014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省科技馆东门6楼

科技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征融合下的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估算法

    张鹏张秋鹂
    63-6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过程中易受生态动态演变特征影响,导致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估结果不精准.为此,本文提出了特征融合下的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估算法.采用概率积分法评估土地损毁程度,分析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动态演变过程,融合重金属污染、土地单元下沉和水平移动、地表沉陷特征,引进免疫克隆模型原理,构建目标适应度函数,依据免疫细胞和抗原亲和力,克隆抗体库.根据克隆操作结果,评估废弃露天煤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结合地累积指数法评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根据矿区实际情况,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复垦可行性.由实验结果可知,该算法规划的不同种土地复垦空间与理想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的评估结果精准.

    特征融合废弃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估

    某地区非饱和粉土抗液化强度的试验研究

    陈林志罗军尧王昆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研究表明液化主要发生在饱和土中,但对于非饱和粉土也有液化现象发生.本文利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的"标贯法"对山东省乐陵市的非饱和粉土液化程度进行判别,并引用Andrus提出的抗液化应力比CRR(cyclic resistance ratio),对乐陵市非饱和粉土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6个试验点中接近70%的试验点被判断为液化点;对于埋深小于7m的非饱和粉土,其孔隙比是影响液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孔隙比与抗液化能力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在7m内的埋深范围内,浅层的非饱和粉土抗液化能力更强;当埋深超过某一深度界限(7~9 m)时,孔隙比对抗液化能力的影响较小,埋藏深度的影响较为显著,深度大的非饱和粉土的抗液化能力更强.研究结果为工程中判断非饱和粉土液化及其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非饱和粉土液化抗液化强度

    基坑双排管桩与盖板接头开裂原因分析及优化研究

    徐梓舒刘叔灼陈俊生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珠江三角洲某双排管桩基坑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盖板出现沿基坑边线方向开展的裂缝.为深入研究基坑开挖后双排管桩与盖板相互影响的受力特性、开裂原因及裂缝控制措施,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工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根据不同荷载工况,分析管桩与盖板连接处的应力分布和变化的规律,探讨盖板开裂的原因,提出合理控制盖板开裂的改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盖板中严重受拉区域主要分布在前排桩前表面与盖板连接处和前排桩上方的盖板上表面,受拉应力最大值始终位于前排桩前表面与盖板连接处,内部钢筋较大应力值主要分布在后排桩;盖板开裂的直接原因在于前排管桩发生较大变形,由节点连接处传递变形挤压盖板;通过调整管桩桩顶锚入盖板深度与采用暗梁钢筋布置两项改良措施,可起到有效降低应力、控制裂缝的作用.

    基坑双排管桩盖板有限元结构连接

    基于多目标优化及成本效益分析的古城镇微型消防站布局研究

    卢昊维杜坤周明
    80-8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城镇含有大量火灾风险较大的木质建筑,微型消防站被普遍应用于古城镇消防.不同于传统的消防站选址问题,古城镇微型消防站布局的难点在于要考虑路网的连通性,同时在有限投资下找到最佳消防站点布局(包括位置和数量).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多目标优化及成本效益分析的古城镇微型消防站布局研究,首先绘制古城镇道路无向图,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优路径得出消防站点可覆盖矩阵;然后以3 min路网可达性作为约束条件,构建最大覆盖率和最小消防站点数为目标的优化问题,通过非支配遗传算法求解最优消防站点位置集;最后通过分析成本与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消防站点数量及布局.以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镇为例进行说明,在设置7个消防站点的条件下,本文给出的布局方案与现役方案相比减少了一个站点,而覆盖率增长7.5%.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确认经济性最佳、覆盖范围最大的消防站位置集.

    微型消防站多目标优化成本效益分析古城镇建筑群

    新型黏弹性阻尼器增强穿斗木结构实验研究

    燕钊陶忠戴必辉徐荣荣...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自主研发的新型黏弹性阻尼器加固村镇传统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基于云南"一颗印"穿斗式木构架做法,制作了两榀足尺穿斗式木构架作为模型,其中一榀为穿斗木结构纵向木构架,另一榀为穿斗木结构横向木构架,依次对两榀木构架进行低周往复试验.研究模型结构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耗能性能和拔榫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未加固木构架的滞回曲线呈明显反"Z"形,加固木构架的滞回曲线更饱满;新型黏弹性阻尼器成功地弥补了原始缺陷,提升了木构架的初始刚度;对比未加固木构架,加固后的纵向木构架的最大拔榫量降低了68.5%,横向木构架的最大拔榫量降低了81.25%.说明新型黏弹性阻尼器能够抑制节点拔榫破坏,提升木构架的抗侧刚度和耗能能力.

    穿斗木结构木构架黏弹性阻尼器低周往复试验抗震性能

    双柱型花瓶式弧形墩有限元模拟及受力分析

    李浩李伟刘锐巴力...
    94-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柱型花瓶墩由于具有系梁,其受力特征更为复杂.本文针对双柱型花瓶式弧形墩进行有限元模拟和力学分析.对比分析了现浇花瓶墩与装配式花瓶墩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受力和变形特点,分析了在极限荷载条件下的盖梁湿接缝处塑性区域及裂纹扩展机理.研究表明:盖梁上表面主要承受拉应力,装配式混凝土在接缝处的受力性能不如整体现浇,接缝处为受拉薄弱区域,易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拉裂.研究结果对于双柱型花瓶式弧形墩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花瓶墩有限元分析力学机制装配式建造

    加快提升浙江省新材料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陈文佳谌凯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之本,是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面向浙江省内新材料优势研发单位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浙江省新材料技术创新水平,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快提升新材料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为浙江省打造国际一流的新材料科创高地提供决策参考.

    新材料技术创新能力浙江

    加快推进浙江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田甜李明珍冯瑞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关键所在.大力发展以转基因、基因编辑等为内容的生物育种技术,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是推动藏粮于技、抢占种业话语权的必然选择.截至2023年底,农业农村部已正式批准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4个大豆品种,随后颁发了26张转基因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至此,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大门正式开启.鉴于国外生物育种产业化时间较早,本文旨在总结欧美生物育种产业化经验,并提出加快推进浙江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生物育种种业创新对策浙江

    海洋强国背景下浙江省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杨艳娟赵长伟柯莹莹劳慧敏...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浙江省海洋发展基础较好,近年来海洋强省建设不断加快,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基于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数据,聚焦教育、科技、人才3个供给端关键要素,提出必须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才能培育浙江省海洋经济的新增长.并通过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浙江建设海洋强省在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当前基础和政策,从加强海洋本土教育、提升科创平台能级、加大海洋人才引进力度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海洋强省浙江教育科技人才

    推进浙江省前沿科技科普化的对策研究

    沈澜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沿科技科普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助力.本文研究发现,浙江省前沿科技科普受众范围有待扩大,科普专业人才不足,科普产业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仍需完善,不利于浙江省前沿科技科普事业的发展.为此,应当在总结优秀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建设面向未来的科普工作队伍;聚焦前沿科技,整合力量资源,完善多元主体的科普协同机制;创新发展思路,鼓励企业参与,构建科学普及的市场激励机制;突出引领功能,打造科普品牌,推动新时代科普方式迭代升级.

    浙江前沿科技科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