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通报
科技通报

俞志华

月刊

1001-7119

kjtbtg@126.com

0571-85107609

310014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省科技馆东门6楼

科技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气取水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王源刘剑飞王考佐晓波...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然而缺乏淡水资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空气取水技术等非传统供水技术能有效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本文对吸附式空气取水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简要介绍空气取水技术,分析多种空气取水多孔材料,包括硅胶、活性炭、沸石分子筛、金属有机框架、吸水树脂的特点,着重论述基于以上5种多孔材料改性的复合吸附材料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同时论述选用空气取水材料的方法原则等内容.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合理的改性方法,可以合成出具有水吸附容量大、释水能耗需求低、快速吸附-解吸以及循环耐久性好等特性的空气取水吸附材料,将有效改善空气取水技术的不足,提升空气取水的能力,更高效环保地利用水资源,同时为空气取水技术研究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空气取水多孔材料复合材料改性金属有机框架

    一类时空分数阶爆破孤立子方程组的新解法

    陈兆蕙唐跃龙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得到一类时空分数阶爆破孤立子方程组的新精确解,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解法——拓展的(G'/G)-展开方法.首先通过行波变换,将原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整数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其次结合齐次平衡原理,增加负幂次项,将含有相同次数的幂结合,并令同次幂系数为零,再运用数学软件MATLAB求解相应的系数方程组,得出该方程新的含有参数形式的精确解.结果表明:拓展的(G'/G)-展开方法能丰富这类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精确解.

    时空分数阶爆破孤立子方程组拓展的(G'/G)-展开方法MATLAB软件新精确解

    "秋老虎"概念探讨与浙江"秋老虎"时空特征分析

    楼忆璟蔡一祺张眉陈喆如...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目前气象学教科书上并没有"秋老虎"这一概念,但民间对"秋老虎"的说法极为普遍.本文根据我国传统历法中相关信息,了解"秋老虎"2种说法的含义,利用1991-2020年的浙江高温资料,对2种说法的浙江"秋老虎"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论,并进一步对浙江"秋老虎"结束时的天气形势进行天气分型,最后探讨了"秋老虎"概念与全年高温的3种划分方法,期望能为浙江各地"秋老虎"精细化融媒体服务提供依据.

    "秋老虎"时空特征天气分型气象服务融媒体服务

    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城市空间规划模型设计

    尹妮
    28-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城市空间规划数据获取难度大,且需要考虑环境、交通、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规划难度较高.因此,本文设计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城市空间规划模型.该模型以支撑层作为模型运行支撑,门户层通过身份认证后,下达城市规划指令,数据层通过奇异值分解方法融合城市空间数据,构建空间数据库,存储各类城市空间数据;应用层调用数据库中的各类城市空间数据,基于空间启发式布局优化方法,实现城市土地布局规划,采用VR-GIS可视化技术,构建城市空间的三维实景.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的三维实景渲染效果良好,城市整体规划的连通性达到0.55以上,PC(probability of connectivity)指标的取值最高值为0.83,可依据用地类别需求完成土地布局规划.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城市空间规划空间数据库可视化技术三维实景

    基于BIM技术的城市空间三维建模研究——以绍兴地区高铁站城市地下空间为例

    贺飞越钱俊锋府伟娟方余铮...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绍兴地区高铁站为案例,探索性的将三维激光点云建模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应用于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三维建模,深入研究了激光点云数据处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建模,以及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和修模的方法.鉴于地面与地下三维模型难以集成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地上地下BIM三维模型一体化的解决方法及相应工作流程.研究结果表明:该三维一体化模型的精度符合空间建筑物测绘的相关规范要求,为城市空间一体化集成建模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潜力.

    BIM三维模型三维激光扫描城市地下空间绍兴地区高铁站

    基于动态三角模糊数与改进TOPSIS法的居住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决策

    马严晨高长征马从国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本文建立了包括建筑性能、适用因素、场地条件、环境协调和经济合理等5方面因素的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决策指标体系.为便于专家对评价指标属性进行评价和真实地表达专家评价信息,采用动态三角模糊数对指标属性等级进行赋值与量化.其次,考虑专家知识经验主观和熵值法客观的指标赋权不同影响,采用组合权重使指标赋权更加科学,构建区间值欧氏距离和区间值灰色关联度的改进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的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决策模型,解决了指标间重要性差异与指标间相关性的问题.最后,将综合评价决策模型对4个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与基于满意度的建筑方案实证评价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该综合评价决策模型能够合理选择最优方案,为定量研究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居住建筑方案动态三角模糊数综合评价灰色关联TOPSIS

    热感觉对气候温和地区热舒适模型的修正作用研究

    李游雅张枫付婷王志浩...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气候温和地区高校教室内的热舒适性,且修正预测热感觉和不满意度模型(predicted mean vote-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action,PMV-PPD模型)与实际热感觉投票值存在偏差情况,本文以昆明某高校大学生受试者为试验对象,分别测试室内环境参数、人员评估环境温度(t1)以及受试者主观评价等,共获得2 229份有效数据.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教室中,超过80%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当前的热湿环境,PMV与实际平均热感觉投票(mean thermal sensation,MTS)模型相关较弱,PMV模型高估了受试者的实际热感觉,实测人员不满意百分比普遍大于预测不满意百分比.鉴于PMV模型预测准确性较低,综合考虑温度变化、主观反应等影响因素,提出人员评估环境温度(t1)作为修正性指标.人员评估环境温度与实际环境温度存在较强相关性,且在不同场景中两者温差值小于1.5℃.将t1与热感觉投票进行回归分析,该参数与热感觉投票高度相关.在PMV计算中使用t1 代替空气温度对PMV模型进行修正得到tPMV,修正后的tPMV更接近于MTS模型,对PMV起到显著有效的修正作用.

    热感觉PMV-PPD模型温和地区热舒适模型修正

    基于DDPG算法的海运船舶避碰路径规划方法

    初文忠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船舶会遇情况,以提高避碰路径规划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确定策略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的海运船舶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栅格法建立船舶航行路线的静态全局环境,并利用人工蜂群算法设计静态初始路径.针对多船会遇情况,计算海运船舶与其他船舶发生碰撞的危险程度,以危险程度作为DDPG算法的输入参数,通过训练与学习输出海运船舶避碰路径的规划结果.实验表明:经过本文方法的规划后,海运船舶安全避开了另外三艘船舶,未发生碰撞事故,安全到达目标点,证明本文方法规划的线路避碰性能更强,提高了海运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深度确定策略梯度算法海运船舶静态初始路径碰撞危险程度避碰路径路径规划

    自注意力机制模型在烟草业务系统运维中的应用

    董惠良沈颖颖王凤江王毅君...
    55-5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烟草业务系统日常运维中,对生产异常,特别是物料损耗异常发现难、追溯排查难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和自注意力机制的损耗异常分析模型.以烟丝损耗异常检查为例介绍该模型,以卷包系统的时序剔除数据为输入,判断原材料损耗是否存在异常.该分析模型可用于烟草业务系统日常监控运维,自动识别各生产阶段物料损耗异常,并通过注意力权重从空间和时间维度解释分析结果,为人工排查提供先验,辅助生产管理,提升运维系统的智能化.

    烟草业务系统智能运维自注意力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智能监测系统及应用

    冯林洪向峰刘帅涂园...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快速扩容,基坑工程事故日益多发.传统人工监测方法不仅时效性差,准确性和真实性都难以达标.相比之下,自动化监测方法持续提供实时数据和快速反馈,从而提升施工质量,并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发了一种智能化基坑监测系统,并就其原理、组成架构以及技术特征等进行了详述.通过某软土地区基坑工程对智能监测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深层位移、水位变化以及支撑轴力变化情况,最后对智能化基坑监测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表明:智能化基坑监测系统能实时采集、传输、计算和预警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数据,有效弥补了人工监测的缺陷;在软土地区的实际应用中,该系统运作良好,成功识别并处置了2个监测点水平位移和3个支撑轴力的超限安全风险,全面满足了安全施工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智能化基坑监测系统在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坑智能监测软土地基开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