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文汇
科教文汇

冷青禾

旬刊

1672-7894

kjwhbjb@kjwhzzs.com

0551-2639433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楼E座

科教文汇/Journal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ultures
查看更多>>下旬刊,栏目有科教论坛、师德师资、教育教学、语文教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英语教学研究、政史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理化生教学研究、体音美教学研究、教研教改、政法财经、文化研究、理工科研、理论前沿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专数学师范生教案撰写现状研究:作品分析法视角

    曾春燕钟妮珊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作品分析法对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案作业和期末考试的"教案题"进行深入分析,旨在通过对学生教案作品的细致观察和研究,了解大专数学师范生教案撰写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数学师范生教案撰写作品分析法对策

    任务驱动与小组协作下的实践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刘振李伟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升实践类课程授课效果,依据混合式教学框架结构,在充分体现学员在实践类课程中的中心地位的基础上,构建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下的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教学设计,实现课前驱动学习、课中协作探究和课后巩固提高,教学过程贯穿理论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提升实践类课程育人质量。

    任务驱动实践小组协作混合教学设计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运行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向艳芳章思超张家臣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更是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重要路径。该研究以湖南地方优势产业需求为导向,紧扣智能制造领域经济发展需要,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研究,联合打造了中联重科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构建了以产业链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链提升学生"双创"能力、教育链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育人实体,具有产业特色鲜明、育人成效显著的特征,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可应用、可推广的新模式。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基于虚拟现实及BIM的泛土木工程制图教改探索

    张鹏马金山马秀彦赵欢...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必向智能化和信息化迈进。将虚拟现实技术与BIM建模技术结合起来,针对工程制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考查方式开展多维度课程改革。对现有"多媒体+实物教具展示"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以虚拟模型库为纽带,串联虚拟现实理论教学以及三维建模、手工绘图实践教学,探讨土木工程制图开展虚拟测绘课程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具有交互性、沉浸感及趣味性的教学体验,充分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及动手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根据不同学生构建不同的虚拟学习场景,实现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优秀工科学生奠定基础。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改革智能制造虚拟现实技术BIM建模

    基于BOPPPS模式的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赵昕刘天龙杨颖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开展有效支撑专业特色化、服务导向化和行业协同化学科专业建设的课程思政是一项新的挑战。工程制图作为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鲜明的新时代应用特色导向。以工匠精神的四点基本内涵(敬业、品质、团结、创新)为思政实施要点,以BOPPPS教学模式为具体实施方法,重点建立与专业行业紧密关联的思政内容,强调知识点掌握与品德素养培养并重的评价体系,为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课程思政工程制图工匠精神BOPPPS教学模式

    "结构检验与试验"课程产教融合改革研究与探索

    李健男丁川施林林盛炎民...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检验与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该文阐述了教学团队对课程内容与特点的思考,针对现有问题,教学团队从多方面分层次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并基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提出了"理论—实践"内外双循环的改革思路。将企业元素深度融入授课体系,能够有效突破课程在时间与空间方面所面临的局限,打破学生与行业之间的隔阂,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改革后的课程将更有利于培养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再创造能力。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教学改革产教融合鉴定加固

    汉唐帝陵文化遗产融入GIS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

    杨波郭玲霞李萌谢瑞莲...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孪生时代,面对数字文化遗产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该文以咸阳师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借助汉唐帝陵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依托科研平台,整合优势资源,拓展科研教学链条。以交叉学科为切入点,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自2018年起,GIS专业教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并弘扬汉唐帝陵文化遗产,致力于培养文化遗产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相关经验可为地方高校同类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应用型人才培养GIS专业文化遗产数字化汉唐帝陵

    大气环境遥感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路径与方法的探讨

    晏星毛玉娜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遥感科学与技术晋升为一级学科,大气环境遥感作为其中关键构成部分,如何巧妙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大气环境遥感课程,已成为该课程面临的一大难题。该文探讨了大气环境遥感课程中具体的思政元素,并设计了一种以实践和案例为导向,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方法。通过介绍云计算在大气环境遥感中的成功应用,强调中国在云计算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展现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将思政教育融入大气环境遥感课程,不仅是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更是对未来教育模式的探索。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更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

    大气环境遥感课程思政云计算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改革

    郭磊梁志剑熊风光庞敏...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具有理论难度大、实践性强、碎片化程度高、考核不充分的特点。为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深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文设计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重构了教学内容,构建了理论融入式探索性作业和综合项目设计,通过全过程、多维度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能显著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高阶研究和研发奠定了基础。

    教学改革数字图像处理项目设计科研素养创新能力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朱艳秋褚明亮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回归教育本质,在专业思政的框架下健全完善课程思政的工作体系,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专业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一门课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将思政内容融入微生物医学检验的教学工作,使得二者完美一体且相辅相成,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将深入挖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讨针对该门课程实施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力求让这些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现立德树人的同时,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完成高质量教学的目标,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医学检验领域人才。

    课程思政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