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与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与经济
科技与经济

曹阳

双月刊

1003-7691

kjyjj@njnet.nj.ac.cn

025-83221332,57715263

210018

南京市成贤街118号南京科技中心

科技与经济/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EconomyCS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关注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以软科学研究为特色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旨在追踪科技与经济工作的发展,探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传递科技经济信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杂志紧扣科技与经济一体化主题,力求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指导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实际工作,为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研究与宣传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分析

    刘丽任保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两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较好,并呈上升态势,区域耦合协调度表现出"东高西低"格局;各省区市耦合协调发展相互影响,2011 年之后的相关性减弱,高耦合协调和低耦合协调区域均有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对外开放水平、金融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各区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效应不同.因此,从各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强化区域协同合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数字经济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空间集聚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街区多尺度创新网络研究——前海合作区案例

    唐志华杨斯雨王璐瑶叶瑞峰...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知识产权归属地为前海合作区的合作申请专利文献为依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文本分析方法,探讨创新街区多尺度创新网络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包括:①创新街区创新网络规模和广度较小,发展潜力较大,网络信息资源的传递性和可达性较好;除跨境尺度外,创新街区创新网络整体结构呈较明显的"大分散、小聚集"趋势;应通过发展跨境创新网络获取更多境外创新资源和信息.②创新街区不同尺度创新网络均具有地理邻近特征,创新街区省域尺度、区域尺度创新网络还具有经济邻近特征;应积极与经济发达地区合作,通过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提升创新网络空间敏感度,减少地理距离的障碍.③创新街区跨境尺度、省域尺度创新网络具有认知邻近、关系邻近和技术邻近特征,区域尺度、本地尺度和地方尺度创新网络具有关系邻近和技术邻近特征;应注重积累认知邻近基础,不断突破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创造新的发展路径.

    创新街区创新网络多尺度前海合作区邻近性专利文献

    碳排放治理机制系统博弈仿真研究

    尹剑丁乙姜洪涛夏芮兹...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贵州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政府、企业、公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综合碳排放水平、博弈三方收益情况、社会参与程度三方面构建评价体系,探讨影响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对不同均衡点和不同影响因素对应的政策方案进行仿真,进而构建碳排放治理机制.结果表明:高能耗罚款、声誉损失、低碳生产成本、政府监管成本、政府补贴、公众参与政府奖励是关键影响因素.其中,高能耗罚款可以最大程度减轻生态压力,降低政府监管成本,综合优于其他政策方案.结合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从约束机制、市场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4 方面构建了碳排放治理的决策支持策略,从而为生态环境脆弱性地区的低碳发展提供了治理思路.

    系统动力学演化博弈贵州省碳排放治理机制政策仿真

    中国省级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动态演进及空间关联

    程晨张毅邓韵琪陈丹玲...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评价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的VORC模型,对中国省级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展开综合测评、时空演进和空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地区间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且有扩大趋势.省际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并且经济基础、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工资水平等因素对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产生了不同的本地效应和邻近效应.因此,从整体协同和地区差异、空间关联等方面提出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提升的可行路径.

    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进空间关联

    数字化转型中的赋能技术创新:"脱钩"冲击下中微公司案例

    叶晨莹孟好李建刚张化尧...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钩"冲击下我国芯片产业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中微公司数字化转型过程进行研究,回答了在该过程中如何实现数字赋能创新的问题.研究从数字技术的应用对技术、组织、市场、生态四个维度产生的赋能作用进行考察,发现整个过程是由内而外、由技术赋能向平台赋能转化,而在平台赋能中又经历了从技术主导向制度主导的转变过程.研究显示,在"脱钩"冲击环境下,数字赋能是技术突破的重要保障,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和技术攻坚提供了有利条件.

    脱钩冲击芯片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开放创新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BOPS全渠道供应链定价和服务策略

    胡玉洲李莉王发良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考虑了一个由制造商和零售商所构成的BOPS全渠道供应链,分析了两种模型条件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和服务策略,即基于对称信息条件的模型和基于不对称信息条件的模型;然后比较了两种条件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和服务策略,分析了零售商瞒报销售努力水平对双方定价策略的影响;最后比较了两种条件下双方和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零售商具有瞒报销售努力水平的经济动力,瞒报的销售努力水平小于真实销售努力水平;零售商瞒报销售努力水平将增加自身利润,但降低了制造商的利润,并使供应链整体利润下降,导致供应链双重边际化效应.

    不对称信息BOPS渠道供应链定价和服务策略

    网络市场导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知识搜寻的中介作用与大数据能力的调节作用

    姜禹帆霍明奎郝伟文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知识基础观和组织搜寻理论,构建网络市场导向、知识搜寻与企业绩效关系理论模型,从知识搜寻的视角出发探讨知识密集型新创企业绩效提升的路径机制.通过对364 份问卷分析发现:网络市场导向正向影响知识密集型新创企业绩效;知识搜寻在网络市场导向和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大数据能力正向调节知识搜寻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即大数据能力水平越高,知识搜寻与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越强.结论有助于揭示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新创企业运用网络市场导向实现企业绩效提升的过程,既能拓展知识基础观的应用价值,也为新创企业提供实践层面的管理启示.

    新创企业网络市场导向知识搜寻大数据能力

    不同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综合性能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马力高志远叶首兴王一迪...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生产托管是推进服务规模经营、加速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究何种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更具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单环节、多环节及全程托管等生产托管模式,以黑龙江农业生产托管情况为数据基础,运用BP神经网络和障碍度模型,综合评价不同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程托管模式综合性能更好.引起不同模式差异的共性因素表现在经济性准则层中,说明经济性是农业生产托管综合性能提升的关键,而全程农业生产托管主要受公顷收入影响,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据此,提出适度推广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模式等对策建议.

    农业生产托管综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BP神经网络障碍度模型

    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典型案例

    邱璐晨闫述乾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生产托管能促进小农户和农业现代化有效衔接,是提高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手段.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积极调动供销社、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农业服务组织和村两委等各方面的力量,实现了农业生产托管的蓬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从不同托管主体服务模式差异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河西走廊地区四种主要的典型托管模式,归纳总结了其不同模式的基本特点、运行成效和存在问题等,并提出了规范化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业生产托管河西走廊托管模式成效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绿色双元创新的影响——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

    陈会英李雲康周衍平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新质生产力培育视角,探索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绿色双元创新提升的逻辑机理与现实路径.基于2012-2022 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探索式绿色创新和利用式绿色创新两方面衡量企业绿色双元创新,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绿色双元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绿色双元创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SG表现为正向调节两者的关系;融资约束是外商直接投资抑制企业绿色双元创新的中介路径;外商直接投资对探索式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东部地区显著存在,利用式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中部地区更加明显.该结论深化了有关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绿色双元创新复杂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外商直接投资绿色双元创新新质生产力ESG表现融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