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智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智囊
科技智囊

刘立君

月刊

1006-3676

kjzn@bjast.ac.cn

010-68438816;010-684388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0号首建金融中心八层

科技智囊/Journal Think Tank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科技智囊》杂志(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3676,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3538/G3)创刊于1995年,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设置了“科技时评”“科技战略与决策”“智库研究”“科技与社会”“科技传播与服务”“科技与健康”“国际科技合作”等栏目。杂志是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引文数据库(CHSSACD)入库期刊,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收录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来源期刊,每年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机遇挑战与发展策略

    任晓刚谢贤君郁俊莉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为了有效应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其应用、数字农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数字化转型、农业科技人才和体制机制改革、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服务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不足和挑战,有必要提出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策略.[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阐述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策略.[研究结论]为实现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化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效应,应当着力提升面向替代灌溉技术、农药替代技术、土壤品质改良技术等新兴农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颠覆性前沿性农业技术创新应用;强化农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新动能;促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健全数字农业产业体系;着实提升农业体系化服务能力,增强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保障水平;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战略力量;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机遇挑战发展策略

    基于金融工具与融合矩阵视角的科技金融创新探究

    朱巍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为创新提供高效率的流动性支撑,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科技金融工具为切入点,分析股权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三大类科技金融工具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挑战.尝试构筑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融合矩阵",推进二者在价值发现、风险分担和数据画像等方面深度耦合发展,并提出科技金融创新的启示.[研究结论]提出以技术演进规律把握投资决策方向;发挥科创平台的技术发现能力;推进孵化载体参与风险分担;将算法创新作为AI模型的突破方向等四项对策建议.

    科技金融金融工具融合矩阵算法创新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要素底蕴、生成逻辑及实践策略

    季成浩李秀艳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契合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挖掘新质生产力内涵要素中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探索新质生产力理论及实践逻辑,是进一步明晰新质生产力内涵、把握新质生产力重要意义的关键所在.[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对比交叉分析,综合探讨新质生产力要素的独特价值,厘清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以及实践生成逻辑,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及重要意义,并为当下人才培养、产业转型提供建设性意义.[研究结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能推动科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为培养知识型、创新型等复合型人才指明方向,并且能够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未来产业孕育中发挥巨大作用,是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强大支撑力.

    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教融合生成逻辑

    "揭榜挂帅"项目组织模式的实施现状及其优化对策——基于制度理论的分析框架

    饶远伊彤李海丽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揭榜挂帅"项目组织模式是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而提出,在全国多省市得到实践探索.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新举措,"揭榜挂帅"项目组织模式的实施现状需要得到系统研究,并对之提出优化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制度理论研究框架,通过政策分析、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等省市"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情况,分析"揭榜挂帅"项目组织模式的实践效果.衡量实施情况的主要指标包括"揭榜挂帅"项目政策发布情况、学术研究趋势、组织机制、实践情况.[研究结论]"揭榜挂帅"项目组织模式在机制创新与技术攻关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基于上述研究情况,提出了搭建应用场景开放平台、发挥智库战略咨询作用以及完善政府与企业互补关系的政策建议.

    揭榜挂帅制度理论项目组织模式科技体制关键核心技术

    数据资产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刘利杨雨露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数据资产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具有重要价值,深入探究数据资产当前研究现状和研究短板,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其学术价值,为数据资产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从数据资产定义与分类、价值计量、管理与运营、如何"入表"等关键问题对国内现有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据资产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展望.[研究结论]现有数据资产研究虽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在数据资产的价值计量、产权制度研究、跨学科融合、信息列报等方面存在诸多研究短板,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从数据资产定价与生成机制、数据资产价值综合计量模型开发、数据资产产权立法等方面展开,还可全面深化对数据资产的持续管理与优化、数据资产安全维护、数据资产合规列报等方面的研究,为促进数据资产的有效管理、利用和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

    数据资产价值计量披露要求数据产权生产要素

    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及提升路径分析——以新疆为例

    陈志豪苗莉陈红梅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在政策和技术双重驱动下,新疆县市的数字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数字产业比例逐年攀升,且增速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平.然而,新疆的数字经济仍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以及数字技能培训匮乏等.故应聚焦于"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如何助力新疆各县市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问题.[研究方法]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分析新疆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其作用机制,给出了提升路径和政策建议.[研究结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数字农业+电商+农户""数字产业+创新创业+就业""数字基建+公共服务+民生"等发展模式.在提升路径方面,建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人才的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完善数字政策支持机制,并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从政策规划层面,强调需要加强数字政策的支持机制,确保政策的前瞻性、实效性与可操作性.同时,加强政策实施评估,保证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

    数字经济共同富裕作用机制提升路径政策建议

    "互联网"统计智库效应评估理论探究

    程豪张艺馨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在当前数字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统计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开展了"互联网"统计智库效应评估理论研究.旨在解决统计智库效应评估体系不完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从而为统计智库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统计智库在政策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研究方法]首先对国内外智库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结合互联网统计理论体系的最新进展,提出了适用于"互联网"统计智库效果评估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包含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估方法的提出及评估方案的设计等内容.[研究结论]应从平台界面友好程度、统计调查业务专业程度、统计调查业务广泛程度、统计调查模型先进程度、平台对统计调查领域专家的汇聚能力、平台赋能科学决策能力 6 个维度构建统计智库平台使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方法方面,偏最小二乘估计不要求数据分布,在完成未知参数估计的同时,也能获得潜变量得分,因此适用性较强;还提出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智库效应评估方案,例如针对国内外不同层级智库的差异化评估方法,为评估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性建议.研究结论对于提高统计智库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更好地满足政府决策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智库平台建设效果评估互联网统计学科学决策

    新时代我国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探究

    黄音梓胡洁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当今时代,公共图书馆智库在文化传承、知识传播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知识服务和决策支持平台.建设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实际操作,以便更为直观理解地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在发展策略、服务模式、建设机制等方面的特点、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政策梳理、案例分析以及实地观察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并系统梳理大量与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政策文件和实际案例,强化研究以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用,促进新时代新型智库高质量建设,推动新型智库建设更加科学化、健康化.[研究结论]公共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应明确自身定位,突出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建立专业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智库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新型智库人才建设,打造专业化研究队伍.同时,创新公共图书馆智库信息支撑,加速提升公共图书馆智库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进而在更高层面打造符合中国实际、满足公众需求、引领文化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智库.

    公共图书馆智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国家图书馆智库建设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文化因素

    郦全民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关涉多个方面,其中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深层因素.[研究方法]在对日常使用的"科技"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指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先要树立一种健全的民族自信,并可借此客观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长处和不足.[研究结论]通过考察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难发现:理论思维在科学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存在着不少有利于当代科技创新的因素,但理论思维却显得不足.因此,在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长处的同时,应该通过科学教育等途径积极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科学技术自立自强文化自信理论思维

    数字化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的路径探究

    盛小丰傅萍婷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自提出以来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主流媒体对粤港澳大湾区形象进行了良好的呈现与构建,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国际传播渠道更为复杂,主流媒体的传播效能有所降低.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背景和以数字化技术助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以数字化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将更好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数字化赋能和国际传播相关的理论和文献,将数字化赋能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相结合,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取欧美地区的海外华人开展了调查研究,梳理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根据调查结论并结合数字技术发展状况,提出数字化赋能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的六条有效路径:树立国际传播的数字化思维并将传播资源向数字化发展倾斜;利用数字技术整合传播信息以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形象定位;利用大数据技术聚焦目标受众实现精准传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的数字化生成与转化;利用各类数字媒体平台拓宽国际传播渠道;形成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民众共同参与的多元传播主体.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国际传播传播效能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