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克拉玛依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克拉玛依学刊
克拉玛依学刊

黄松波

双月刊

2095-0829

klmyxk@163.com

0990-6999201;6999206

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路251号

克拉玛依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KARAMA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栏目主持人语:强化中国本土问题导向开创中国法学与民族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新局面

    南杰·隆英强
    3-4页

    中国传统法文化视域下的陈顾远"情理法"观

    霍存福
    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顾远先生认为:法律不会孤立存在,而必然会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它的真谛会通过"平易"方式显示出来;而"情、理"就是与"法"发生联系的伴侣,它们均具有"平易"特质.但如能把"人情"由第一位移到第三位,使"国法"不为"人情"所屈,变为"理法情",会更好些."理""法""情"分别相当于西方法学历史上的"正义法""制定法""习惯法"."情理法"不仅不"影响建立法治的精神",而且它昭示的正是"法律的全盘精神""法的全貌",而不仅是依照一定逻辑而堆积起来的专业术语和枯燥条文的结合;讲"法"又讲"情、理",才是使法学"迈步走进自己固有的园地"."情理法"是综合法学、是儒家法学、是全面的法学.陈先生的"情理法"观解决着广义上的法源问题、中国法律的核心价值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理学、法哲学范畴.

    陈顾远情理法天理·国法·人情唯法主义综合法学

    中国古代司法检验责任的发展与完善

    闫晓君温家林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司法检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法制文化的智慧结晶,对于规范古代司法检验活动,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性、程序的公正性、案件审断的正确性发挥了积极作用.自唐代司法检验责任制度确立后,历代律典中关于"检验不以实"的规定涵盖了责任主体、检验事项、定罪量刑等方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

    司法检验检验责任责任主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创制的敦煌法学视域下中国法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从李功国先生主编的《敦煌法学文稿》谈起

    南杰·隆英强王斌斌
    2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创制的敦煌法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功国先生主编的《敦煌法学文稿》以敦煌遗书、彩塑壁画、碑铭赞等为研究对象,选题新颖、研究方法多样、视角独特,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敦煌法学文稿包含的敦煌法学相关的丰富资源在其特有价值内涵之外,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同样有着注重道德教化、开启民本思想、重视成文化法典化、依法治理国家等共同特质.文章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创制的敦煌法学既能推动中华法治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又能促使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背景下创建敦煌法学新兴学科,并依托其丰富的出土文献资料,全力推动现代法治中国建设和中国自主的法学"三大体系"的建构路径,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强国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中华民族共同体敦煌法学中华法系中国法学话语体系

    清代盛京地区伍田管理和纠纷化解研究——以《黑图档·嘉庆朝》案件为中心

    武航宇邓苏雅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嘉庆时期为了缓解盛京地区日益紧张的人地矛盾而开放了八旗马厂作为伍田,用以上输国课、下养兵丁.但在伍田进行丈量分拨和使用当中出现了多种案件,有关于伍田的权属纠纷、伍田在两层租佃关系中发生的案件、伍田后期的维护案件.而对于纠纷案件的管辖机关则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根据不同案件涉及的人员和内容确定审理机关和选择相应的调查机关,以推动案件的顺利结案.官府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了旗人在伍田使用、税收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性和正义性,官府也注重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伍田纠纷.文章认为这种"调处息争"的做法,不仅有助于减少诉讼成本和时间消耗,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秩序,伍田相关纠纷中所体现的法律精神和原则也对后世的法律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黑图档·嘉庆朝》盛京户部盛京将军衙门伍田

    栏目主持人语:长城文化与丝路文明

    王勇
    48页

    饮食团结:"长城民族融合带"永昌绿洲饮食文化交融蠡测

    李春斌
    4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饮食团结"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方式.它不仅是观察"长城民族融合带"永昌绿洲自下而上的一个民间视角,还可诠释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深层意蕴."要抵达文化的核心,取道胃部至少是最佳路径之一".地方饮食中承载着深邃的区域文化密码,最终落实为"过日子"的饮食团结生活哲学."长城民族融合带"永昌绿洲的美食"羊肉垫卷子",是走廊通衢之农牧交错"过渡地带"多民族饮食文化农牧和合、多元共生、你我不分、石榴永抱、族群融合的典范.它源于敬畏天地、土地神圣的"人草共生"理念,而后成为游牧、农耕族群"饮食团结"的重要载体,当下则演绎出"则徐羊肉垫卷子"的美食故事.该美食通过"羊地共生""羊植共生""羊水共生""羊人共生"等人文生态伦理哲学智慧,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长城民族融合带"既是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融合的"地理发动机",更是促成其形成的"地理机会".我们不仅要从河西走廊出发"发现中国",更要从"长城民族融合带"河西走廊永昌绿洲"羊肉垫卷子"美食的味蕾凝聚艺术中"体验中国"."羊肉垫卷子"这一农牧和合的河西走廊永昌绿洲地方美食,是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精神的味蕾密钥.

    羊肉垫卷子饮食团结民族交融长城民族融合带中华民族共同体

    从"止争"到"货殖":大国铸造的长城商贸法制度因素解释

    赵忠龙张涵芸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中华文明暨长城文明的辐射区域内,中国古人在道法自然中参悟天地人三才之道,400mm等降水量线浑然天成,成为农耕与游牧之间的无形之边,长城不过是历史长河中围绕这条"无形之边"发生过的无数"定纷止争""此消彼长"的具象化.长城的"止争"功能使得400mm等降水量线两侧的部族,只能通过彼此都能接受的对价以"非攻"的形式交换彼此的资源,即将长城两侧的资源禀赋差异转化为"止争"和"非攻"制度意义上的常态贸易;常态贸易需求孕育了从事商贸的部族出现,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长城沿线的地理空间.大规模的常态贸易、人口聚集和城市的出现,长城的军事功能逐渐褪色,长城所构造的公共物品意义愈加凸显.长城商贸法制度因素不仅体现为"止争",还包括政府参与调控商贸活动实现"货殖"治理目标等更广泛的公共物品,从而使得在古代中华文明辐射区域内形成多种生产力、多种生产方式、多元民族构成的复杂社会系统.

    长城止争非攻货殖大国铸造

    纽带——民族融合视域下的河西汉长城

    李博文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绵延万里的长城防御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河西汉长城及其庇护下的走廊作为控扼四方的军事要塞和中西交流的天然孔道更是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西汉初年,面对匈奴的威胁,汉政权先是试图以和亲换和平,武帝时又展开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但始终未能制止农牧交错地带的剧烈冲突.在充分考量农耕与游牧政权各自优势与劣势的前提下,汉王朝选择通过修建长城保卫边郡.历史证明修建长城是当时社会条件下,制止农牧冲突,保卫和平的最优解.随着包括河西汉塞在内的整个长城防御体系发挥作用,河西走廊和边郡地带实现了长城下的和平.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不仅保障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安全和河西地区经济的发展,更为汉匈之间、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经济、人员、文化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河西走廊汉长城民族融合

    "一带一路"上的中白工业园——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中白工业园开发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胡政

    薛力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访谈对象胡政,曾经在2015-2019年间主持中白工业园建设工作.在其任内,中白工业园建设摆脱了此前的停滞状态,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招商引资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对中白工业园影响巨大.工业园下一步如何发展,面临着股东调整、市场再定位、产品再选择以及如何让入园企业能切实收获较好的经济收益等挑战.

    中白工业园一带一路建设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