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华

双月刊

1007-855X

journal@kmust.edu.cn

0871-5920021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属不定期刊物,1988年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及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向国外公开发行,双月刊,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因主办单位由昆明工学院改名为昆明理工大学,该学报也由昆明工学院学报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地质、矿业工程、冶金材料、自控计算机、建筑、环境化工、汽车工程、经济管理、数理化、力学等学科有创见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钛型高炉渣硅热还原捕集有价金属元素的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

    曹丽朱奎松唐建杰王军...
    1-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攀枝花地区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新途径,以攀枝花地区的高钛型高炉渣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钛型高炉渣硅热制备高硅Ti-Si合金的实验研究.首先从热力学角度计算了高钛型高炉渣硅热还原有价金属氧化物的热力学条件;从还原后的合金成分调控和渣金高效分离等角度开展硅热还原的配料计算;以热力学和配料计算结果为依据,在高温箱式电阻炉内开展了高钛型高炉渣硅热还原的实验研究,探究了不同保温时间下的渣金分离效果和还原后合金组成物相.研究结果发现:高钛型高炉渣在1 600℃经硅热还原保温2h后能够获得较好的渣金分离效果;渣金分离后获得的合金中主要物相为Si、TiSi2、TiFeSi2 和TiMnSi2,但是微观组织结构中发现TiMnSi2 相并不单独存在,而是与TiFeSi2 和TiSi2 形成三相固熔体.

    高钛型高炉渣硅热还原有价金属回收合金成分调控

    真空碳热还原ITO废靶回收金属铟的工艺研究

    王红玉邓勇赵玺然杜巧圆...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ITO(Indium-Tin-Oxide)废靶为原料进行一步真空碳热还原蒸馏回收金属铟的实验.首先研究了碳热还原过程中温度、保温时间、碳粉添加量对铟还原率的影响,再结合铟锡合金的真空蒸馏进行ITO废靶的一步还原蒸馏回收金属铟.最佳真空碳热还原条件:温度900℃,保温时间2h,真空度10~20 Pa,碳粉添加量为质量分数16%.一步还原蒸馏最佳条件:温度900℃,保温时间2h,碳粉添加量为质量分数16%.真空度10~20 Pa的条件下充分还原后,再进行真空蒸馏:温度1 200℃,保温时间1h,真空度10~20 Pa.可通过一步真空碳热还原蒸馏实现从ITO废靶中直接回收金属铟.

    ITO废靶金属铟真空碳热还原铟锡分离

    石墨烯增强多孔功能梯度截锥壳的颤振与屈曲分析

    黄小林王成哲韦能国肖薇薇...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速气流和热荷载作用下石墨烯增强多孔功能梯度截锥壳的颤振与屈曲特性,用改进的Halpin-Tasi微观力学模型计算了壳体的有效材料参数,根据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一阶活塞理论建立了截锥壳的动力平衡方程,并用微分求积法求得颤振临界速度和屈曲临界温度的半解析解.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了边界条件、石墨烯、内部孔隙和温度等因素对颤振和屈曲临界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壳体温度由300 K增至400 K时,颤振临界速度下降约28%,且气动压力提升了结构的屈曲温度;两端简支壳体的颤振临界速度比两端固定的高出约25%~34%,而其屈曲临界温度则低约3%~4%;石墨烯集中分布于壳体的内外表面比集中分布于中部的稳定性更好;颤振临界速度随孔隙系数的增大而减小,而不同孔隙分布类型下孔隙系数对屈曲临界温度的影响也不同.

    石墨烯纳米片孔隙功能梯度材料颤振屈曲

    铜铝异种焊接用低温焊料Sn-40Bi-xZn的研究

    耿家维夏洪应蔡昌礼郭文波...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改变Sn-40Bi-x Zn焊料合金中Zn元素含量,对比Sn-58Bi共晶焊料合金研究Zn含量对Sn-40Bi-x Zn焊料合金的熔化过程、焊接润湿扩展性、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n元素含量的增加,Sn-40Bi-x Zn焊料合金熔点T变化不大,但熔程ΔT逐渐变小直至保持稳定;当Zn的质量分数含量为2.0%时,Sn-40Bi-x Zn焊料合金的铺展率最大,焊料合金在Al板上的润湿效果最好;当Zn质量分数含量达到 1.0%及以上时,Sn-40Bi-x Zn/Cu界面层主要为Cu6 Sn5 和Cu5 Zn8 金属间化合物,且Cu6 Sn5 含量随着Zn的增加有降低趋势;在Sn-40Bi-x Zn/Al界面处并无金属间化合物层形成,而是随着Zn元素的增加,富Zn相也增加,焊接界面逐渐形成富Bi相、Sn-Zn-Bi相、Al-Zn-Sn固溶体多相共存;随着Zn元素的增加,Sn-40Bi-x Zn焊料合金应变率、铜铝焊接接头剪切强度均呈现上升趋势.

    铜铝连接Sn-40Bi-xZn熔化特性微观组织结构扩展率力学性能

    基于WorldView2数据解析云南普朗铜矿遥感地质构造特征

    杨帆王瑞雪李文超施宝生...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普朗铜矿床为义敦岛弧带南端超大型斑岩型矿床,地质构造复杂,但矿区与外围地区构造的连续性及矿区内次级构造的研究程度还较低.本文基于不同尺度对普朗矿区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在遥感图像上普朗-松诺地区显示出一个大型环形构造,是"西南三江成矿带"条带状景观中的地质异常单元.斑岩群分布于其中,揭示了斑岩群及其上侵造成的穹隆构造之整体空间范围.高空间分辨率WorldView2 图像上显示出普朗矿区内不同规模层次的次级环形构造和线性构造;本文在分析了与侵入岩体、围岩蚀变及矿化相关的环形构造特征的基础上,拟定普朗矿区遥感找矿标志,圈定了找矿远景区.

    斑岩型铜矿环形构造线性构造高分辨率图像

    硫铁烧渣水洗液中回收金铜试验优化分析

    宋紫欣谢海云朱坤晋艳玲...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铁烧渣水洗液日产量大,并含有丰富金、铜等有价元素,具有极大的综合回收利用价值.采用硫化沉铜—微孔截金联合工艺实现从酸性硫铁烧渣水洗液中回收铜、金有价元素.通过对比不同pH值、Na2 S添加量以及沉淀时间对Cu2+和Au回收率的影响,确定硫化沉淀最佳条件.在水洗液pH值为 4.5、Na2 S添加量为 439.5 mg/L、沉淀时间 10 min并采用孔径 2μm滤布条件下,进行联合工艺试验.组合试验后,Cu2+回收率为99.84%,Au总回收率达 96.36%,实现了水洗液中铜、金元素的高效回收,在节能环保的同时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硫铁烧渣水洗液Na2SCu2+和Au微孔过滤

    某高铁隧道进口高陡仰坡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韦海平杨光树郑晓军杨文坚...
    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高铁隧道进口高陡边坡体上的差异风化花岗岩危岩体,对铁路建设及后期的运营安全存在严重威胁.但由于坡体乔、灌木等植被发育,此类危岩体的危险性评估难度较大,本文在综合工程地质条件和人工调查以及无人机雷达、摄影勘察结果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此类危岩体的分布、赋存(埋入、裸露)状态以及破坏(偏心滑落式)模式.提出对GF-8 和 GF-12 特征危岩体,进行室内外试验,运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稳定性计算,论证危岩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雷达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下的三维模拟(过程包括:弹跳、碰撞以及滚动和滑动)分析方法,计算失稳危岩体的运动速度、弹跳高度、运动轨迹以及冲击能量.结果表明:位于32°~45°直线陡坡体上的此类差异风化体在目前、暴雨、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地质条件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引起失稳坠落;在植被发育段,失稳危岩体的运动速度较低、能耗较大、最大弹跳发生在高位处,运动轨迹发散;在植被稀疏段,最大碰撞弹跳发生在坡脚处且起跳高度大,冲击能量大,运动轨迹较集中.根据计算、模拟数据基础,给出原位稳定、清除危岩体和设置防护网等防护措施.此次研究成果也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危岩体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危岩体分析稳定性计算运动模拟风险管控

    基于曲线估计的实时曝光图像增强算法

    金帅鸿李国成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曝光错误导致图像质量降低的问题,图像增强旨在不破坏正常曝光区域质量的同时,提高曝光错误区域的质量.然而,在近年来的研究中,使用一个算法解决多种曝光问题并不常见,而且通常需要大量的参数和内存,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成本和时间的开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利用全局-局部感知轻量级 Transformer 网络和全局-局部光增强曲线,在边缘设备的有限资源下高效的提高图像质量.该轻量级网络主要由全局分支和局部分支两个部分组成.全局分支使用 Transformer 模块提取最适合的全局参数映射,以区分和调整图像的全局信息.而局部分支获取图像的像素信息,用于估计最佳的局部参数映射.最后,通过迭代运用包含有全局参数映射和局部参数映射的全局-局部光照增强曲线提高了图像质量.在曝光错误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仅需要5%的参数和0.1%浮点运算即可达到与目前STOA算法相当的图像质量,从而显著提高了效率.

    图像增强光照深度学习曝光校正

    基于MIC-SSA-SVM的时间敏感网络配置可行性检测

    唐铖杰王澄郇战陈林...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间敏感网络(TSN)通过精准的时钟同步、高精度的流量调度和智能化的网络管控机制实现多业务流混合传输.高效的网络配置检测技术是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保障,它可以快速检测网络配置是否可行,降低网络运维成本,提高网络使用效率.为了提高TSN网络配置检测的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优选和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算法模型(MIC-SSA-SVM).文中首先采用最大信息系数(MIC)来评估特征的相关性,进行特征优选.接着,选择SSA来对SVM的惩罚因子C与核参数g进行优化,并利用优化后的SVM算法模型实现TSN网络配置可行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算法,所提出的模型在检测TSN网络配置可行性方面更加高效,分类准确率能达到97.6%.而且模型收敛速度快,寻优能力强.

    时间敏感网络特征优选最大信息系数麻雀搜索算法支持向量机

    基于三支决策的蚁群聚类算法

    王梦绚万仁霞苗夺谦赵杰...
    8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蚁群聚类算法在蚂蚁之间缺少信息交互导致误识别率高和蚂蚁单独移动带来的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文将三支决策思想融入蚁群聚类算法来改进其性能.通过蚂蚁激活机制、微簇生成机制将待聚类的蚂蚁"一分为三",区分为已激活的单个蚂蚁、未激活的单个蚂蚁和蚂蚁微簇.再使用精英蚂蚁机制、二次验证机制,遴选相似度达到一定阈值的微簇,形成聚类正域,并赋予精英蚂蚁更高的优先级和固定的平面位置,最后利用不同正域间的信息熵值为属性加权,引导边界域中蚂蚁向着更相似且优先级更高的蚂蚁方向移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不仅提升了蚁群聚类的质量,还具有良好的时间效率.

    蚁群聚类算法三支决策精英蚂蚁微簇属性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