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昆明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昆明学院学报
昆明学院学报

罗明东

双月刊

1674-5639

kmxyxb@vip.163.com

0871-5098138

650214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

昆明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综合性本科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哲学、政治、法学、经济、文学、语言、历史、教育、心理、社会学、文化、艺术、体育、数学、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物理以及教育教学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国际法实践中的多边主义进路:基于"对外关系法"的扩展分析

    牟文富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澄清近来国际关系中有关多边主义话语的一些含混,有必要诉诸基于共识的规范标准.中国国际法实践的典型特色是秉承一种基于最大共识的多边主义,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平台、国际法治三位一体结构构成.可以通过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所反映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来查明这种多边主义进路的最大共识性.中国的多边主义国际法实践体现了合作国际法的精髓,在许多方面还丰富了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基于最大共识的多边主义国际法进路完全可以作为检验伪多边主义、选择性多边主义的标准,同时也有助于消解敌我观念,各种冲突的断层线也有望在伙伴关系、利益交汇点中得以弥合.

    人类命运共同体多边主义单边主义国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

    经济学视野下的国际中文教育(代主持人语)

    张卫国
    16-17页

    中国经济增长驱动汉语国际推广的实证研究

    谢孟军马金国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汉语国际推广作为中华文化世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步伐也在逐年加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亦为汉语国际推广提供重要历史机遇,文章从经济学视角论证中国经济增长和汉语国际推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嵌入收入水平的文化引力模型使用OLS固定效应和系统GMM两种估计方法对汉语国际推广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高了汉语在国际社会的使用频率,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并使用汉语,中国收入水平的提升是汉语国际推广的主要驱动因素,且驱动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企业性质差异、行业类别差异、洲际差异、广度边际等特征.国际经贸合作促使低收入国家学习高收入国家的语言,高收入大国的语言将有机会发展成为国际通用语.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经济大国,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汉语普通话逐步具备发展成为国际通用语的客观条件,当然汉语的国际推广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HSK经济增长汉语国际推广文化引力模型

    中欧双边贸易与欧洲中文人才需求关系研究

    曾晨刚葛旭蕾李享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稳定的中欧经贸关系对于维护中国乃至全球供应链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中文教育应为中欧双边贸易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文章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12个欧洲国家对华贸易结构与其中文人才需求的关系.研究发现:欧洲国家在对华出口贸易领域的中文人才需求大于其在对华进口贸易领域的中文人才需求;在对华出口贸易领域,欧洲国家的中文人才需求主要与其对华输出高端工业制成品有关;在对华进口贸易领域,欧洲国家的中文人才需求主要与对华工业制成品进口有关,与低端工业制成品进口有关的中文人才需求不稳定,但与高端工业制成品进口有关的中文人才需求较为稳定.根据上述发现,文章提出如下建议:(1)立足区域国别,推动经贸领域中文教育产品的差异化供给;(2)推进欧洲经贸领域中文教育与欧洲本土中文教学标准的融合;(3)重视欧洲华文教育的经济价值;(4)关注中文在跨国企业语言管理中的作用.

    欧洲对华贸易结构中文人才需求国际中文教育政策

    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化研究综述与展望

    姜国权李一飞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市场化运作是国际中文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作为之一,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研究关注点.21世纪以来,学界围绕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化展开的研究数量呈"先平稳、后上升"趋势,围绕"区域国别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化研究""语言产业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化研究""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市场化发展研究"等主题产出诸多成果.未来要加强做好国际中文教育专门性理论研究、经济收益研究和依托先进技术的产品研发等工作,为走好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化发展之路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化研究综述研究展望

    论帛书《黄帝四经》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谭玉龙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帛书《黄帝四经》是战国黄老道家的代表作.它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散见其中的有关美和艺术的论述却是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的体现:一方面,《黄帝四经》将本体之"道"视为人的"神明"之原,而对事物善恶美丑的判断正是"神明"的功能之一,故"道"成为审美判断之基;另一方面,它在论述不同问题时提及的美丑(恶)具有不同的所指,呈现出多义性和模糊性,但它着重强调的是人应该以实事求是、名实相符的态度进行美丑判断.此外,《黄帝四经》还认为对艺术、美色等的欣赏都与"欲"相关,但欣赏艺术、美色等并不会给国家、社会带来灾祸,带来灾祸的是对艺术、美色等的过度享乐.以《黄帝四经》为代表的战国黄老道家美学思想是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它无不与政治统治、国家治理相关,其目的是实现"善治美政",体现出现实性和介入性的特点.

    黄帝四经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美丑观艺术论

    先秦时间观念的多元化审美特质:以"三礼"为中心

    单晨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时间审美观念的奠基期.然而,学界或从中西对比层面,或从阐释学和现象学维度,或从先秦单本原典以及"三礼"具体篇目人手,又或专注于时间审美与人类礼俗、艺术创作、儒释道文化的关系等进行研究.整体观之,直接涉及"三礼"具体内容以及先秦基于中国传统时间观念奠基作用的研究尚显不足.综合文献分析、归纳演绎和跨学科研究等方法,通过梳理和探析"三礼"时间观念审美特性的内涵及其成因,可发掘出"三礼"是以早期巫祭意识、农耕文明形塑出的自然经验以及《周易》、老子等对时间的哲学建构为基础,从而形成了融合自然神性之美、循环往复之美、生生之德美为一体的时间观念审美特性,这亦可证实先秦时间观念的多元化审美特质.不同于以往研究,以"三礼"为中心来切入先秦时间观念的审美特质,不仅对整体理解和具象把握先秦时间观念的审美特质起到重要的参照作用,还可使得时间观念在先秦美学中的重要地位得以凸显.更进一步,亦可由此窥见"三礼"乃至先秦时间观念的多元化审美特质不只是建基于伦理纲常和等级位序等道德观念之上,其更深层地是源发于对自然时间秩序观念的审美观照.

    先秦时期中国传统美学时间观念四时秩序祭祀礼制

    形神审美关系的哲学基础——以老子"有""无"之论为源点

    谭真谛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神"是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的一组重要概念,属于艺术辩证法范畴.透过爬梳和理析"形""神"相关文献回溯二者关系源头,无疑有益于把握中华美学精神中重"神"而甚于重"形"的传统审美观.对此问题,学界普遍基于道家之于中国古典哲学的主干性地位,将其源头定位于道家庄子.然则,透过文献分析老庄思想联系可以发现,《老子》一书中虽无明确的"形""神"关系之论,但基于其"道""器"关系认识生成的"有""无"辩证关系讨论,潜在生成了形神关系的哲学基础.其中,"有"是对"器"的描述,可与"形"对应,指事物外在有形存在;"无"是对"道"的描述,可与"神"对应,指内在观念的非形在特征.进一步来说,通过老子提出的"有生于无",进而导出中国古代偏好"神"美的文艺观念.同时,透过"有无相生"指出"有""无"皆本于"道"的天然同质性,建立起具有诗性哲学精神的形神一体观雏形,并对后世文艺追求"形神兼备"产生了重要影响.

    形神关系哲学基础老子有无之论

    社会网络下基于在线评论的旅游供应商优选研究

    周欢陈洪业鲁芳
    6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旅游平台上评论规模庞大,信息量浩如烟海,平台如何依据他人评论信息为游客提供最优旅游供应商,从而使游客得到满意的服务体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网络视角下,基于在线评论和概率语言提出一种旅游供应商的优选方法.首先,采集旅游平台上的游客评论数据,运用TF-IDF方法提取各供应商相关评论的关键词,通过筛选整理形成主题并计算其权重;然后,分析每条评论的情感值,并将其转换成概率语言术语集的形式;最后,构建游客群体社会网络,将游客群体意见与在线评论信息相结合,运用PROMETHEE-Ⅱ方法对旅游供应商进行优选排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推荐结果与旅游平台数据基本一致,但能在相似评分的供应商中做出优劣比较,精准有效地提供最优供应商,且简单可靠.

    社会网络分析旅游供应商优选在线评论概率语言术语集PROMETHEE-Ⅱ

    目的地社交媒体内容营销影响游客出游意愿的机制研究

    王晶杜素华吴雨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内容营销在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叙事传输、唤醒、支配、距离欲望及出游意愿等变量,探究了目的地社交媒体内容营销影响游客出游意愿的机制.通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00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叙事传输对游客出游意愿具有正向作用;唤醒和支配在叙事传输与游客出游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距离欲望会调节支配对游客出游意愿的影响.文章为研究游客出游意愿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果对目的地社交媒体内容营销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社交媒体内容营销叙事传输愉悦-唤醒-支配框架距离欲望出游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