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考试(教研)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考试(教研)
考试(教研)

郭扶庚

半月刊

1006-5962

gmksjy@126.com

010-67078268

100062

北京市珠市口东大街5号

考试(教研)/Journal Examin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教学《松鼠》看“三力”课堂

    马丽
    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三力”教学,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学习活力的培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主高效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实现打造学生的综合实力的教学目的。

    “三力”课堂

    利用研培工作深度契合,助推教研工作有效开展

    孟繁慧
    8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研培整合模式下,各级各类培训项目的大力实施,直接推动了教研工作有效开展。教研利用培训搭建的平台,在培训中融合教研手段,对教研成果的普及、教研内容的更新、教研方式的拓展、教研品质的提升等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培训有效教研研培整合

    浅谈学困生转化--《学困生转化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牛培峰
    8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化学困生的三点浅见:用“心”和他们交流、其次,在学习上重在方法的指导,让学习困难的学生由“能学”变成“会学”、我认为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相互了解、方能共同教育。

    原因交流方法沟通

    浅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文桂林
    8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课可以让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同时,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祖国的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教学历史观培养方法

    通过实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王红梅
    8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素质呢?我认为通过实验教学。我认为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化学实验,平时的备课时,在化学实验上多下功夫。从而真正施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课堂效率实验教学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张江玲
    8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人,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育人,德育为首,在物理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物理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浅议初中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陶冬玲
    8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既依赖于一定地理知识的掌握,又需要空间想象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重视丰富学生感知,扩大知识领域,奠定思维活动的基础;又要精心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调动起储存的多样信息。通过多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喜欢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地理教学地理思维思维能力思维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应主动与初中生物教学做好“三衔接”

    秦克顺
    8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生物教学是以初中生物教学为基础,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延升与发展。因此,高中生物科课堂教学应与初中生物科教学进行衔接;高中生物科教师要充分认识生物科教材,做到初、高中生物教材的衔接;高中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应与初中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衔接。如此,必将促进高中生物科教学改革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高中生物初中生物教学衔接

    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的探讨

    王鸿升
    8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是一门富有生趣注重表达的学科,在众多的学习科目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高中语文的学习无论是在思维的深度还是内容上讲,都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大大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老师讲课时候的难度,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难题,因此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寻找到教学的新思路是很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

    如何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

    王军华
    9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课是高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渠道。我们的教学理想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乐于求知探索,不断领悟人生哲理,不断探索生存真谛。但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并不十分浓厚。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当然有很多,政治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其教材内容还是较抽象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学习后的用处,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得学生对政治课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也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这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学生政治学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