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考试周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考试周刊
考试周刊

生晓清

半周刊

1673-8918

kszk@vip.163.com

0431-85651910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出版大厦裙楼201

考试周刊/Journal Kaoshi Zhoukan
查看更多>>《考试周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主管主办、教育部有关部门重点指导的教育类优秀期刊,是“吉林省一级期刊”,“吉林省精品期刊”前十强。曾荣获2010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内外阅读排行国内第一名、海外第一名;荣获2011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外个人阅读排行TOP100期刊,发行量与学术影响力位列“全国教学名刊”前五强。每周出版二期。是全国教育类(G4)唯一的周二刊,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考试周刊》秉承“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办刊宗旨,坚持“质量第一,品牌第一”的办刊理念。刊社还聘请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资深专家、知名学者为特约编审,严格审稿制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考试周刊》作为教育类综合性刊物已形成独特的办刊风格和独有的市场份额,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和权威性。   在《考试周刊》上发表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论文),多年来被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认定为大、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晋级、年度考核的刚性材料与重要依据刊物。本刊还为高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本刊编辑部还与全国各省市县教育考试院、教研室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及时提供一流的有用的中、高考信息和最新题型库,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课件。   《考试周刊》每年还对已发表的文章进行评比,奖励优作;还不定期举办各类征文和大赛活动,以此增强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   考试周刊杂志社根据时代新要求、新特点,全力打造学术交流平台、专著出版平台和数字出版平台等三大平台,全方位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文章发表、专著出版提供快速而优质服务。本刊网站每天有数万人点击率,是全国教育类影响最大的门户网之一。《考试周刊》是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主导期刊之一。   《考试周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来源期刊、中国知网(CNKI)来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来源期刊、维普资讯网来源期刊及龙源期刊网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科德育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王凤国张照军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国家极为重视德育教育,要求高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从课程教育改革标准角度出发,准确定位学科德育重点,建设符合学生德育发展需求的数学课堂,力求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文章主要阐述了学科德育概念,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实施学科德育的作用,提出了目前高中数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增强高中数学育人效果。

    学科德育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教育均衡化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张健燕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创新,有效开展分层教学,能够推动教育均衡化理念的落地,彰显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优势。文章就教育均衡化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完善数学教学的体系,全面满足农村学生的成长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个性成长。

    教育均衡化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浅谈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张俊达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的人都能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而互动教学则有效契合了新课标的这一教育要求。互动教学倡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性,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发展,以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采用互动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为课堂增彩,为教学助力。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互动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浅议如何通过感悟数本质的一致性发展符号意识——以"认识分数"为例

    赵砚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数与自然数具有相同的符号意义,都是用来表示具体数量,是对具体数量的符号化表示。有些量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而分数就是用来表示无法用自然数度量的量,是通过分割产生的新的数,分数正是能够精确地表示这类数而引入的数学符号。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活动,逐渐形成分数的符号化表象,建立对分数的符号化形式的理解,而再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将意义与符号统一。利用几何直观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通过适当的操作活动展示出来,将数字符号用自己理解的图画体现出来,不仅拉近了数学符号与学习情境的距离,更让学生的思考有的放矢,有参照、有对比,这样才能建立比较清晰、准确的认识,才能从本质上理解数字符号的意义。

    几何直观符号意识数本质

    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课堂潜在能量——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传统资源运用策略为例

    胡洁琼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交流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积累起独特的文化。作为一门特殊学科,道德与法治既包含相关知识,也是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为此,文章提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课堂潜在能量"的观念,阐述如何采取策略,将优秀传统根植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形成特色文化和共识。通过在课堂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学生需求,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自主性,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并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获得健康的成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资源发掘及运用

    基于课程整合的初中思政课程与德育协同发展研究

    姚彦奎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协同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从初中思政课程与德育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以利用德育课程的综合性、渗透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特点,将初中思政课程与德育整合起来。通过有效的课程整合,能让初中思政课程更具吸引力,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初中思政课程与德育协同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课程整合下的初中思政课程与德育协同发展展开研究,希望给初中思政课程与德育教育带来参考价值。

    课程整合初中思政课程德育协同发展

    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赵炳芹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是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系统教育的初级阶段,相较于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更关注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意识的引导,因此无论是宏观视角下的课程设置还是微观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为学生建立对教育的正确认知,帮助学生明确教育和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对照起来看,都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而道德与法治这门指向德育的学科则更加看重对学生的生活化引导,教师需要结合生活来为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文章就主要围绕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展开,先是简单介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遵循的原则,然后再以生活为出发点,对如何开展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了探究与说明。

    生活化视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究

    郭群万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陈旧、忽视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及缺乏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包括创设音乐教学情境、重视基本功训练、注重德育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差异化教学音乐兴趣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讨

    林晓萍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更细化、更具操作性的调整,其中对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都有了新的要求。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学科,大单元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实践环节的有效方法。在音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境,明确目标,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只有在大单元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文章从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

    新课标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材料的应用探究

    王向辉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中,生活材料具有可塑性、多样性、便捷性、低廉性的特点,是教师拓展美术课程资源、优化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深入梳理小学美术教材,可见其中很多课例都需要教师拓展应用 自然材料、社会材料。针对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生活材料应用意识不足、应用能力不强的问题,文章以《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一课教学为例,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重要环节入手,简要阐述小学美术教师生活材料准备、生活材料应用、生活材料再加工创作的方式,为一线小学美术教师更好地应用生活材料拓展美术课堂提供借鉴。

    小学美术生活材料应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