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欧阳自远

双月刊

1007-2802

kydhtb@vip.skleg.cn

0851-5895823,5893143

550002

贵阳市观水路46号中科院地化所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创刊于1981年3月,1995年经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并公开出版。我刊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学术性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我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报道国内外有关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学最新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综合述评,交流信息和指导学会工作。该刊的特点是:快速、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成果报道准确、科学价值突出,起到了作为学会与会员联系的桥梁作用,是学会会员学术活动的园地。近几年来,紧跟国际前沿,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数据规范,严格审稿制度,强化编辑部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主编和编辑委员会负责制,是第一批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硬岩型铷矿资源的主要成因类型与成矿潜力

    唐国卿吴昌志
    10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铷(Rb)是重要的"关键金属"矿产资源.我国铷矿资源丰富,但品位低,多为伴生矿产,开发难度大.本文在对硬岩型铷矿主要成因类型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疆重要铷成矿带中硬岩型铷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新疆是我国硬岩型铷矿和相关稀有金属矿床的重要产区,其硬岩型铷矿的主要成因类型为伟晶岩型和花岗岩型,多与其他稀有金属共(伴)生产出.新疆硬岩型铷矿的形成时代主要为中生代.依据大地构造位置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新疆硬岩型铷矿可分为5个成矿带,其中伟晶岩型铷矿资源丰富且研究程度较高,而花岗岩型铷矿虽潜力巨大,但成矿年代、源区特征、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仍不清楚,应作为今后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部署的重点.

    铷矿床稀有金属成因类型成矿潜力新疆

    中非铜钴矿带钴矿成矿特征和富集机理

    莫江平胡乔帆方科刘伟...
    12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非铜钴矿带是世界上规模大、铜钴品位高的层控型铜钴矿带,以拥有大型超大型铜钴矿床和众多的世界级铜钴矿山而闻名于世.本文综述了该成矿带的基本地质特征和矿化类型,分析了Co的超常富集机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中非铜钴矿带位于非洲中南部的赞比亚和刚果(金)境内,全长700 km、宽150 km,包括赞比亚铜带省矿带、赞比亚西北省矿带和刚果(金)加丹加矿带.钴矿的形成经历了裂谷期成岩成矿作用(880~735 Ma)和造山期成矿作用(530~490 Ma),分别与新元古代加丹加沉积盆地的形成发展演化和卢富里安造山作用相对应.其成因类型包括同生沉积型钴矿床和热液改造型富钴矿床.沉积型钴矿在赞比亚境内发育,钴含量相对较低;热液改造型富钴矿床在刚果(金)境内更为发育,钴含量相对较高.钴与铜共生或伴生,主要含钴矿物为硫铜钴矿、方钴矿、硫钴矿、钴黄铁矿、水钴矿、钴华、菱钴矿等.Co的超常富集与由卤水在深部交代基底岩石(矿石)形成的富金属成矿流体通过迁移-富集-沉淀作用的多期次循环有关.矿床的氧化带、原生带分带明显,局部氧化深度达到300 m,表生氧化作用往往造成钴矿化富集.该区富钴矿床整体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原生铜钴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特别是铜钴超常富集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需要加强.

    富钴矿床成矿特征富集机理中非铜钴矿带

    MC-ICP-MS高阻放大器校正偏移对同位素测试的影响——以汞同位素为例

    李鹏飞郑旺孟旭男张立欣...
    14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益(Gain)校正有助于消除MC-ICP-MS不同高阻放大器之间的阻值差异,进而提高同位素分析的精度和准确度,但有关Gain的偏移和校正频率对同位素测试的影响和作用原理还缺乏系统认识.本研究结合本实验室Neptune Plus MC-ICP-MS的Gain校正数据,以实际测试的汞同位素数据为例,评估了放大器Gain校正系数偏移对同位素测试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测试标样和样品的校正系数偏移幅度一致时,汞同位素测试结果基本无变化;当偏移幅度存在明显差异且单一放大器校正系数的相对偏移幅度超过-0.070‰~0.058‰时,汞同位素的测试结果大于分析误差.Gain校正系数单日的相对变化幅度(-0.028‰~0.028‰)可保证汞同位素测试结果小于分析误差,但长期的偏移却会导致汞同位素变化远超分析误差.此外,仪器的硬件、温度和真空度等也是Gain校正系数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建议定期维护仪器,并每日进行Gain校正,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稳定和准确.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高阻放大器放大器校正汞同位素

    江南造山带中部存在约860Ma隐伏花岗岩:来自湖南宁乡云影窝钾镁煌斑岩捕虏晶的证据

    王坤张嘉玮向华向璐...
    15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江南造山带中部深部物质信息,本文以湖南宁乡云影窝钾镁煌斑岩Ⅰ号岩体为研究对象,对岩体中捕获的磷灰石、锆石以及围岩中的碎屑锆石开展了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围岩中的碎屑锆石最年轻一组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769±19)Ma,指示岩体侵入围岩为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钾镁煌斑岩捕获的磷灰石207Pb矫正加权平均年龄和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859±9)Ma和(854±21)Ma,二者在误差范围一致,表明钾镁煌斑岩可能捕获了一期约860 Ma的深部岩浆岩.捕获约860 Ma锆石的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其源岩为S型花岗岩.根据江南造山带中部同时存在约860 Ma的S型花岗岩、变质事件和基性岩浆活动的事实,本文提出江南造山带中部在约860 Ma时处于大洋板片后撤背景,暗示其在新元古代的洋-陆俯冲可能早于860 Ma.

    扬子地块新元古代磷灰石锆石S型花岗岩湖南宁乡云影窝

    柴北缘大柴旦地区地下热水成因:来自水化学及氢、氧、锶同位素的约束

    王兵秦西伟任二峰蒋子文...
    16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大柴旦地热田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本文对研究区14组地下热水进行了水化学组分和同位素(δD,δ18O,87Sr/86Sr,3H)分析.结果表明,大柴旦地下热水出露温度为52~74℃,溶解性总固体浓度(TDS)为959.8~1451.3 mg/L.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区内地下热水的水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蒸发岩和硅酸盐矿物的溶解;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表明,大气降水及冰雪融水是地下热水主要补给来源,且部分温泉有岩浆水的补给,估算的补给高程为3591~4374 m.3H测年结果表明,区内地下热水主要由1952年之前的古水补给、蒸发作用和水-岩反应增强导致.XSWQ-06和XSWQ-07样品有明显的氧漂移.基于SiO2地热温标、多矿物平衡法和硅焓模型估算出的地下热水的热储温度为171~227℃,循环深度为4.7~6.9 km.该地区地热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水文地球化学地下热水热储温度成因分析大柴旦

    云南思茅银子山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周琪彭惠娟张云龙罗泽雄...
    17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云南思茅银子山金多金属矿床金的迁移和沉淀机制,对该矿床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银子山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期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LV类)、含子矿物多相流体包裹体(LD类)和单相包裹体(L/V类);成矿流体为中-低温(140~330℃)、中低盐度(3.23%~8.41%NaCleqv)的H2O-NaCl的流体体系,其捕获深度为0.4~1.2 km;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压力等从成矿早期到晚期均呈逐渐降低的特征.矿床蚀变矿物组合及成矿流体性质表明,银子山金多金属矿床为一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Au主要以Au(HS)2-形式迁移,在成矿流体运移过程中,由于流体-围岩反应以及大气水的混合导致Au沉淀并富集成矿.

    银子山金多金属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金的迁移沉淀机制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

    赣北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刘更更吴颖宸魏文凤严冰...
    192-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赣北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的钨富集机理及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中的辉钼矿开展了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为140.2~142.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1.37±0.84)Ma(MSWD=0.84),等时线年龄为(141.79±0.97)Ma(MSWD=1.10),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以代表辉钼矿的矿化年龄,指示该矿床的成矿时间为141 Ma左右.对赣北、赣中和赣南地区的成岩成矿年龄进行对比,发现三地的成岩成矿事件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程,本文认为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形成于早白垩世时期的伸展减薄环境.

    石门寺钨铜多金属矿床Re-Os同位素成矿年龄赣北、赣中和赣南

    多层次矿床本体的构建及在知识图谱中的应用

    张前龙周永章虞鹏鹏王汉雨...
    21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具有多元异构性和复杂语义的矿床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是目前矿产资源勘查大数据领域面临的关键问题.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无法精确描述实体概念、属性及其属性值的语义信息,导致多源异构数据的可解释性较差.因此,可解释性的知识图谱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当前矿床领域本体构建研究仍相对匮乏,这阻碍了矿床知识图谱的研究.本文聚焦于矿床领域的概念、关系、属性描述,结合知识工程、叙词表、复用前人本体及专家知识,采用基于知识工程和基于顶层本体相结合的本体构建方法,使用本体开发工具Protégé构建了以时空矿床文本为基础的矿床领域本体库,实现了矿床知识概念、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形式化表达.然后运用Neo4j构建本体库知识图谱,并以庞西垌多金属矿床为案例,将矿床本体与矿床数据进行了知识图谱连接,展示了矿床本体作为知识图谱骨架的重要性.本文研究对下一步矿床知识图谱推理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领域本体矿床知识图谱矿床本体可视化智能找矿地质大数据

    峨眉大火成岩省攀西钒钛磁铁矿矿集区钴、镓、钪资源及综合利用潜力

    宋谢炎佘宇伟栾燕何海龙...
    21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峨眉大火成岩省内带攀西地区的攀枝花、红格、白马、太和等矿床的钒钛磁铁矿矿石量约100亿t,V2O5储量1580万t、TiO2储量8.7亿t,此外还蕴含着丰富的Co、Ga、Sc、Cr等十多种稀有金属.尽管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V和Ti逐渐得到了利用,但是Co、Ga、Sc、Cr等元素尚未得到综合利用,这些矿床的尾矿中还有巨量的各种金属元素.本文对近年来获得的磁铁矿、钛铁矿、单斜辉石电子探针和激光等离子质谱原位分析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Ga和Cr主要赋存在磁铁矿中,Co主要赋存在硫化物和磁铁矿中,Sc主要赋存在单斜辉石和钛铁矿中;而且不同岩体中的磁铁矿、钛铁矿和单斜辉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这些分析为矿石、尾矿甚至某些岩石中这些元素的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

    钒钛磁铁矿峨眉大火成岩省

    蛇纹石化环境非生物成因固态碳质物研究

    佟宏鹏张葚陈琳莹谭文汐...
    23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基性岩的蛇纹石化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地质过程,在蛇纹石化环境中无机碳可以通过化合形成甲烷等非生物成因有机物,为化能自养生物提供初始能量.近年来,超基性岩及蛇纹岩中发现了固态碳质物(condensed carbonaceous matter,CCM),其中包含无机成因的复杂有机物,可能反映其在生命起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介绍了蛇纹石化过程形成的固态碳质物(CCM)的定义、发现过程及赋存特征,并对其形成机制、形成环境的制约因素、无机来源判别等进行了讨论.固态碳质物的形成可能与超基性岩蛇纹石化作用及费托反应有关.它常与铁氧化物或皂石等特定矿物形成共生组合关系,这不仅是其无机化合成因的证据,同时也证明了特定矿物对固态碳质物产生的催化作用.此外,流体中的H2和CO2的比例也会影响固态碳质物的化学组成,纳米孔隙被认为有利于其形成.但是,固态碳质物具体的形成过程及其与甲烷等无机成因简单有机物的相互关系目前尚不清楚,这应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固态碳质物非生物成因有机物蛇纹石化作用费托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