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管理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

云涛

双月刊

1004-115X

kxglyj@yahoo.com.cn

0471-6920103;6282190

010010

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总局街3号科技大厦B座305室

科学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专业学术性刊物。以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其运行机制、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科技体制改革、工农业科技进步、决策预测理论和人才与发展等软科学方面的学术性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企业创新生态位跃迁路径与模式:基于fsQCA的组态效应研究

    陈艺灵海本禄
    10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生态位跃迁是企业拓展创新资源空间、提升适应能力改变生态位以应对环境剧变、重塑竞争优势的方式。生态位跃迁是一个多因并发的复杂过程,研究基于组态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运用fsQCA方法探究企业创新生态位跃迁的路径与模式。研究发现:基础条件不同的企业高水平创新生态位跃迁的路径差异显著,而成员多元化的共生网络、政府介入和市场波动性在其中起关键作用;核心条件缺失是导致企业低水平创新生态位跃迁的关键。通过对比高低组态条件构成发现,创新生态位跃迁模式有四种,即环境适应型、政府主导型、网络溢出型和协作驱动型。研究结果揭示了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生态位跃迁的复杂因果,丰富了生态位演化前因的研究,也为企业实现创新生态位跃迁,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有益参考。

    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位跃迁共生理论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

    高祥晓王永强卢秀茹
    11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 2015-2022 年 274 个地级市及以上面板数据,并以多种计量模型为基础,实证分析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有效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且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保持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在大型城市以及发达城市中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得出,新质生产力在数字经济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间发挥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检验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存在非线性特征,在数字经济约束下该作用边际效应呈现倒"U"型特征,在新质生产力约束下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特征。故此,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多元化发展以及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的政策建议,为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益。

    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国

    人才高地的生成逻辑、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孙雨洁闫淑敏孙锐
    12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高地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战略擘画,对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基于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探讨了人才高地的理论内涵、生成逻辑、模式类型及经验启示。研究发现:人才高地的生成逻辑是各主体要素不断进行链接、迭代的整体进化,呈现为"多元主体协同→交错链条融合→开放系统整合"的递进演化。同时,根据人才高地中人才资源和创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差异化选择,归纳总结了市场迭代驱动模式、生态拓展驱动模式、政府统筹驱动模式、资源延伸驱动模式等典型类型,进一步提出健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完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打造产才互嵌融合机制等经验启示,以期为建设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提供有益借鉴。

    人才高地生成逻辑典型模式经验启示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创新人才成长内驱力提升的路径

    潘建红韩竺蔓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推进,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使提升创新人才成长内驱力愈发重要,这是强化数字化转型人才支撑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创新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更是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创新人才的教育有待完善、发展后劲有待增强、成长环境有待优化、创造活力有待激发,为了能够使引领创新人才规模扩大、结构合理、培养自主、全面发展的内驱力不断提升,必须以学校教育筑牢创新人才成长根基,以创新实践激发创新人才成长活力,以良好环境为创新人才成长保驾护航,以数字化技术手段为创新人才成长赋能。

    数字化转型创新人才成长内驱力

    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与审计质量

    阎源鲁清仿
    14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要求发挥数字金融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激活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意识。以沪深两市 2013-2022年的沪深A股公司为样本,检验数字金融对审计质量影响,分析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数字金融提高审计质量,而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均能通过创新投入提高审计质量;分组检验发现,数字金融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审计质量在东部地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中更加显著;此外,数字金融提高审计质量产生的经济后果是减少审计延迟、提高企业价值。

    数字金融技术创新审计质量

    美国高校以"协作科学"为特色的有组织科研协同创新模式——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为例

    高源程晋宽
    152-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组织科研作为充分实现资源统筹对接、建立高度协作和包容性的集中研究平台,已成为促进科研资源、学科专业知识和实验数据共享,增强研究人员科研社群共同体意识和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美国高校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取得举世瞩目的卓越科研成就,也是美国高校科研超越德国"洪堡模式"的秘诀和软实力。作为专门研究机构的一个代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以"协作科学"为特色,建立了CoLabs合作实验室和RAP共享科研管理服务机构,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协同创新:一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教学科研协同,二是人力资本、实体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三是学术机构与非营利组织、医药行业公司组成研究开发的网络,四是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科研人才评价体系。美国高校有组织科研的良性运行,可为我国高校如何开展有组织科研提供启示与借鉴的经验。

    协作科学有组织科研协同创新

    我国科技创新合作区域特征及竞争态势研究

    彭佳邵楠杨云飞王建国...
    16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区域间合作创新是科技资源自由流动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 2006-2020 年 2015 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合作项目为数据分析基础,以京津冀、长三角、华中区、西南区等主要区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集群为研究对象,揭示我国区域性科技合作创新特征,探寻创新能力与技术分布差异,挖掘技术合作创新网络结构。研究发现:①高校是我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合作创新的主力,有效利用产学研异质性发展,推动技术产业、科技资源的联动效应和统筹,是未来区域性技术创新提质增效的关键驱动力;②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建设技术间相互促进、交叉融合以支撑创新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势在必行;③各区域技术合作创新网络还不成熟,亟须进一步加强跨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技术创新,升级国内科技创新网络;④创新技术间交叉关联、相互融合是必然趋势;⑤树立开放、包容、合作的创新思想,鼓励科技人才的流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⑥要加大企业成为区域合作创新主体。

    科技创新合作创新网络网络布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