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管理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管理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

云涛

双月刊

1004-115X

kxglyj@yahoo.com.cn

0471-6920103;6282190

010010

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总局街3号科技大厦B座305室

科学管理研究/Journal 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专业学术性刊物。以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其运行机制、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科技体制改革、工农业科技进步、决策预测理论和人才与发展等软科学方面的学术性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业智能化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影响效应研究

    刘明洋万勇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2015-2022年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tem GMM)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水平显著促进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且这一影响在二三线地区尤为显著。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在工业智能化推动绿色生态效率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而在高水平下的人力资本中,工业智能化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影响更大。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一线城市,工业智能化对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较为有限,工业智能化的边际效应较低,相比之下,工业智能化对二线和三线城市的绿色生态效率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特别是在三线城市,工业智能化的推动效果尤为突出。

    工业智能化城市绿色生态效率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

    新竞合关系下农业科技金融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理与效应

    罗光强宋新宇
    116-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农业科技金融的区域竞争与合作,推动农业沿着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的新质生产力方向演进,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基于此,构建"农业科技金融-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以中国 2013-2022 年 30 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农业科技金融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①农业科技金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特别是粮食主销区和科技金融结合政策试点区的影响效应更显著;②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科技金融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③区域地方政府经济竞争有利于增强农业科技金融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效应;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竞合关系有利于农业科技金融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空间溢出效能的充分释放。因此,必须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契机,以绿色低碳环保技术研发为中心,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为路径,以地方政府经济竞争为抓手,加快构建农业科技金融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

    新竞合关系农业科技金融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激励相容与知识共享双轮驱动下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逻辑与路径探索——以案例行动学习法为例

    张璐霍雨佳崔敏杰黄荟婕...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教学模式创新,深入探析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是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但高校在商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由于"教""学""管"分离,导致人才培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案例行动学习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兼顾了激励相容与知识共享的双重效果,有效培养了学生在社会中必备的理论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研究旨在通过案例行动学习法促进高校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推进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案例行动学习法、激励相容与知识共享的内在联系。②从价值逻辑、保障逻辑、互动逻辑维度挖掘案例行动学习法中激励相容与知识共享的实现逻辑。③围绕"目标层——激励层——行动层——交互层"提出激励相容与知识共享双轮驱动下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丰富了高校激励相容与知识共享的理论与实践,为案例行动学习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对推动商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激励相容知识共享案例行动学习法创新型人才

    迈向高维度共生:美国国家有组织科研的实践与启示——以未来产业研究所为例

    荆洲王明杨启光
    137-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国家有组织科研(State-organized Research),是增强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赢得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抓手。选择美国未来产业研究所作为研究对象,为我国探索国家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范式提供了高质量借鉴。①归纳出美国有组织科研所面临的人才稀缺化、单元孤岛化、转化脱嵌化、环境对立化等共生困境;②基于共生理论分析该项目的科学赋能逻辑:以人才共生构建科研的运转基座;以单元共生调节科研的协同路径;以界面共生激励科研的高效转化;以环境共生优化科研的评价体系;③从科研聚焦领域、跨组织团队建设、组织自治权力三个层面提炼其对我国的镜鉴启示。

    新型举国体制国家有组织科研共生理论STEM人才培养

    欧洲研究型大学科研诚信治理体系建设的举措、内核与启示——基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赫尔辛基大学、隆德大学的审思

    刘璐璐王一帆
    14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构建科研诚信治理体系是国家推动学术创新、加强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分析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赫尔辛基大学、隆德大学这三所欧洲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诚信实践发现,这三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诚信治理体系均由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处理程序、教育预防和事后监管六部分构成,其合理内核为健全自上而下的科研诚信治理制度,优化专业化的科研诚信治理结构,打造以文化人的科研诚信治理文化。我国研究型大学可吸纳欧洲研究型大学科研诚信治理的合理内核,构建符合国情的科研诚信治理体系。推进立法建设,优化科研诚信治理制度;实施分层而治,完善科研诚信治理结构;深化诚信教育,涵育科研诚信治理文化。

    科研诚信治理制度治理结构治理文化欧洲研究型大学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专利合作网络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巫俊魏浩
    15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科技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沿线国家科技水平、促进互利共赢。基于1990-2022 年 65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沿线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网络演进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从网络演进特征来看,"一带一路"农业专利合作网络规模仍然较小,网络节点、网络边数、网络密度以及网络关联度均呈现出先大幅度上升后略有下降的趋势,平均距离持续下降,此外,网络中的核心国家逐步由"俄罗斯、以色列"演变为"俄罗斯、中国、印度、以色列以及新加坡";②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地理距离、语言距离和产业距离扩大将抑制农业专利合作,而经济距离和技术距离扩大将促进农业专利合作;③从异质性分析来看,技术距离扩大,不仅会抑制创新型国家与非创新型国家之间的农业专利合作,还会抑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业专利合作;④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将提高语言距离对农业专利合作的抑制效应,降低地理距离和产业距离对农业专利合作的抑制效应,提高经济距离和技术距离对农业专利合作的促进效应。

    "一带一路"倡议农业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