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柳卸林

月刊

1002-0241

kxx518@163.net

022-24324829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新开路138号科技档案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ournal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T.(Monthly)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关于科学技术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的综合指导类期刊。1992和1996年分别荣获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和一等奖;荣获在华北地区第二届优秀期刊奖,第三届特别荣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知识创新研究演变与趋势展望

    吴杨陈劲
    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过去的20年间,知识创新的相关研究对我国原始创新、区域创新、产业创新等领域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支撑.对知识创新研究的发展路径、热点演变等内容进行分析,不仅能展现我国创新体系发展轨迹,也为未来知识创新研究的重点领域预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此研究选取1993-2022年中外文核心数据库收录的3751篇以"知识创新"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借助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挖掘科技文本.通过时间趋势考察知识创新的发展逻辑,运用高频关键词共现展现研究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国外企业知识创新模型开启了全球知识创新的研究热潮,为该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内知识创新受其影响较大,在发展早期吸收国外成果并迅速发展;并在国家创新体系背景下开始多领域应用研究;(2)国内外知识创新的发展路径在"多领域应用研究阶段"有部分重合,且国内外研究热点演变同时存在相似性与差异性;(3)基于知识创新的演变逻辑,推断出我国知识创新的未来研究热点多集中在知识增值、原始创新效率、新知识创造三方面.

    知识创新文献可视化科技文本挖掘智能化发展

    考虑研发补贴的政企协同创新双向政策调控路径

    李军强汪明月
    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研发补贴与企业获得的外部投资两个倒"U"型关系入手,构建地方政府和研发企业间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与计算机仿真,探讨随机干扰环境下两类主体的策略演化态势.针对地方政府和研发企业,从增强主体选择合作策略的稳定性和提升主体选择合作策略的速度两个政策调控路径着手,分析单变量调控和多变量协同调控的政策效力.结果表明:第一,上级政府在政策协同调控中,存在不同调控路径下的相同最优政策组合,且政策协同效果出现方向性差异,创新协同效应和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在两种调控路径中分别起到关键作用;第二,对研发企业的政策协同调控中,如果相关政策配套(即提高企业新产品销售额,降低企业税收税率,提高企业无补贴状态下获得外部投资额和政企创新协同效应),降低研发补贴反而会刺激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并减少企业的"背叛"行为.

    研发补贴随机演化博弈政策协同政策效力

    创新系统视角下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演化逻辑及趋势分析

    吴逸菲樊春良
    2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工业转型的主要推动者,将对世界和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是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进行人工智能战略布局的国家,从奥巴马政府到拜登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设计,旨在提升美国人工智能研发和产业的全球竞争力,维护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基于美国人工智能发展优势的背景,采用历史分析方法对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文本进行深度挖掘,把握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演进脉络.引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系统的横向分析框架,将历史视角与创新系统视角结合,剖析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内部的连续性和动态性,以期较为清晰的呈现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演化逻辑,为预判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发展趋势提供理论支撑.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连续性体现在高强度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投入、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大数据战略的推进、人工智能的组织机制建设四个方面;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动态性表现在人工智能产业化和商业化扩散、人工智能企业作用加强、新冠疫情场景的应用、加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四个方面;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连续性与动态性相互作用推动美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持续投入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构建人工智能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加强国内人工智能战略引导与国际人工智能环境建设.

    美国人工智能创新系统战略演化

    国家级新区与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基于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研究

    闫中意卜伟王雅婧
    4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是实现城市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2003-2019年中国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系统评估了国家级新区对其所在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效应、持续时间和区位差异,以及政策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国家级新区显著提升了其所在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上述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国家级新区通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抑制制造业集聚对其所在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产生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级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效应具有显著的时间和区位异质性,国家级新区对其所在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效应可持续6年,并且对中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效应最为显著,东部次之,西部最弱.此外,国家级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提升了其周边150~200千米范围内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同时对其150千米范围内的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不存在显著的虹吸效应.

    国家级新区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集聚PSM-DID模型

    从创新行为到生产率效应的"黑箱"解构——来自投入产出视角的全过程检验

    翟钰赵博杨琛胤孙晓华...
    6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第一动力",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途径.与现有研究将创新过程看作一个黑箱不同,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从理论上创造性地构建了由研发选择到创新进而影响企业生产率演化的两阶段模型.实证研究中,在Dixit-Stiglitz框架下提出收益生产率的估计方法,以2008-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为样本,从产品创新专利和工艺创新专利两方面深度挖掘创新产出的差异,按照低技术、中低技术、中高技术和高技术的行业分类,检验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及其对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1)当企业从事研发活动时,实现以发明专利为形式的创新产出的概率显著增强,但研发投资并不是创新产出的充要条件.比较而言,低技术和中低技术行业完成工艺创新专利的可能性更大,中高技术和高技术行业则会致力于产品创新.(2)创新产出对于企业的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在低技术和中低技术行业中,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只来源于工艺创新专利,产品创新专利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在中高技术和高技术行业中,产品创新专利的作用开始显现,对高技术企业生产率的贡献尤为明显.(3)产品创新专利与工艺创新专利之间不存在交互影响,反映出中国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工艺流程设计改造尚未紧密结合的事实,导致不同类型创新产出对于企业生产率无法产生理想的联动效应.

    研发投资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生产率

    公众环境关注如何提升企业ESG表现?——基于外部压力与内部关注的双重视角

    陶云清侯婉玥刘兆达阳镇...
    8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主动选择,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驱动企业在逐利过程中兼顾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ESG)成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此,利用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数据与地级市环境关键词百度搜索指数数据,重点考察公众环境关注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与内在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公众环境关注显著促进了企业ESG表现,这一结论经过大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公众环境关注通过外部压力和内部关注双重渠道促进企业ESG表现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对外部调整了政府注意力配置、对内部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在规模大、董事年长、政企关联弱的企业以及位于财政收入水平高、法治环境好地区中的企业,公众环境关注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强.最后,媒体报道在公众环境关注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公众环境关注ESG表现外部压力内部关注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吴朋李玉刚叶凯月
    11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通过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也衍生出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工业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部门,亦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部门.加强环境规制从而提高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首先利用省级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验证了命令型环境规制与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其次,通过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市场型环境规制均与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U型关系;(2)无论是命令型环境规制还是市场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和遮掩效应;(3)只有当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高于14.644时,命令型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才会显现出来,只有当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高于14.751时,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才会显现出来.结果表明,实施分类环境监管政策、设置合理的环境规制强度、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及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等将有助于提高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面板门槛模型

    场景如何基于竞争战略选择借助价值主导逻辑演变赋能商业模式创新?——西贝莜面案例研究

    王福高化刘俊华长青...
    12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场景基于竞争战略选择借助价值主导逻辑演变赋能商业模式创新,但其过程和机理仍不甚清晰.为此,基于竞争战略选择,借助价值主导逻辑演变,以大型餐饮连锁企业西贝莜面为例,采用扎根范式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掘和提炼商业模式创新机理和路径.研究发现:(1)企业以用户时空化消费期望及其变化为航标,以竞争战略选择为航向,以价值主导逻辑演变为航线赋能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实际航迹.(2)在产品市场化阶段,企业以成本领先战略为主导,借助产品功能价值主导逻辑,通过场景化情境的标准化配置赋能商业模式创新,形成解决痛点的感知市场能力.(3)在服务品牌化阶段,企业以差异化战略为主导,借助服务效用价值主导逻辑,通过场景化情境的个性化配置赋能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发掘痒点的感知市场能力和学习吸收能力.(4)在场景体验化阶段,企业以集中化战略为主导,借助场景体验价值主导逻辑,通过场景化情境的双路径配置赋能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打造爽点的感知市场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和革新重构能力.

    竞争战略选择价值主导逻辑演变场景化商业模式创新动态能力

    数字赋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影响研究——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

    吕祥路驰杨水利
    14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赋能对制造业改善价值创造模式、推动智能制造范式具有颠覆性影响.从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产业融合视角分析数字赋能对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作用机理,基于省际投入产出表,揭示技术创新能力在数字赋能和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之间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数字赋能对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显著,其中数字硬件设施和数字软件服务都对制造业产品及装备智能化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数字软件服务对制造业服务智能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成立;技术创新能力在数字赋能和制造业智能化水平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具体地,数字硬件设施和数字软件服务均可通过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产品及装备智能化水平,而数字软件服务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能力改善制造业服务智能化水平.

    数字赋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技术创新能力

    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研究:包容型领导的作用

    张佳蕾赵曙明
    16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试图探讨高绩效工作系统在组织中的不同层级是否存在感知差异,以及组织实施的HPWS对于员工行为结果的具体作用机制.通过对国内90家企业的HR经理和1 350位员工收集调查数据,跨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组织实施的HPWS与员工感知的HPWS之间存在差异,但两者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2)包容型领导在组织实施的HPWS与员工感知的HPWS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包容型领导程度越高,感知一致性更高.(3)组织实施的HPWS通过员工感知的HPWS和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对员工创新行为起促进作用.(4)工作自主权调节了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员工工作自主权越高,影响作用越强.

    高绩效工作系统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员工创新行为包容型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