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咨询
科学咨询

向传书

旬刊

1671-4822

kxzx@vip.163.com

023-62605378,62605185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科尔国际商务大厦17楼1号

科学咨询/Journal Scientific Consult
查看更多>>上半月“决策管理”,下半月“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荀子的教育思想

    姚裕瑞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今天"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荀子对教与学关系的探讨对今天的大学教育仍然具有启发性。本文深入探讨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今天"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启事。

    荀子性恶道德

    关于构建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一体化协同机制的思考

    黄小宇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一体化协同机制是统筹推进各学段廉洁教育一体化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实现廉洁教育的目标协同、过程协同和保障协同。针对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一体化当前存在的教育部门之间协同不足、教师群体之间协同不够、监督力量之间协同不强等问题,通过构建教育部门主导的行政协同机制、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协同机制和纪检机构保障的监督协同机制,互联互动、互促共进,不断增强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一体化建设联动机制的育人合力,推动廉洁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一体化协同机制

    乡村振兴视域下广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林晶晶王伟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家庭教育不同程度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和情感陪伴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情感淡漠,学习动力不足,心理抗压能力较差等典型问题。由此,从营造良好家风建设环境,完善家校共育模式,树立典型榜样示范等方面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破解广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困境的有效策略。

    家庭教育留守儿童乡村振兴战略

    公民教育促进传统德育的转型研究

    杨尧焜吕进史仁民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是教育实践中重要的社会化教育形式。研究发现,我国公民教育研究经历了"低位—高峰—回落"的时间脉络;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公民教育的基本理论、学校公民教育实践以及公民教育相关领域等研究,尤其与道德教育联系紧密。通过分析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生成、发展演化及异同,发现公民教育对我国传统德育有深刻影响,可促进传统德育的转型。

    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关系转型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助力"金师"培养的路径

    李雨航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发展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本文认为作为高等学校专门以发展教师、服务教学为工作宗旨的机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充分发挥职能,在教师发展、"金师"锻造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实践,认为可以从4个方面着手,培养教师师德师风,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建好教师教学组织和提高教师教学学术能力,从高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助力教师成为"金师"。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金师"实施路径

    集体记忆视域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析——以"学习强国"为例

    曹永斌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高校的党史学习教育在此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集体记忆为视角,以"学习强国"为例,探析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有哪些,以拓展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方法与路径,形塑青少年对党史的独特记忆,增强青少年对党史的认同感。

    集体记忆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强国"

    "五个认同"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康玉环普珍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五个认同"(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进一步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当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维护各族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部分高校在将"五个认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教学体系有待完善、教育方式有待创新、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等不足之处,需要高校通过强化课程引导作用、环境滋养作用、实践育人作用三方面建设,从而有效地推进"五个认同"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民族复兴凝聚青春力量。

    "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

    曹孟红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本质上具有契合性,两者在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的相通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逻辑前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充分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两者持续深入地有机融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

    "五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周妙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临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五史"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承担起教育引导、价值引领的重要职责。把"五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既是适应时代潮流、国家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极大创新,蕴含丰富的价值旨趣。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动"五史"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需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瞄准思政教育核心等多种方式深化"五史"教育的融合。

    "五史"教育思想政治课程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延边地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

    黄雪梅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查分析延边地区地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融合案例,分析了地域文化融合的优势和特点,设计了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总结了实施地域文化融合教学的实践经验。同时,对延边地域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成果进行了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最后展望未来地域文化与美术教育融合研究的发展方向。本研究旨在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高校美术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为地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融合提供有益的借鉴。

    延边地域文化朝鲜族文化高校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