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咨询
科学咨询

向传书

旬刊

1671-4822

kxzx@vip.163.com

023-62605378,62605185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科尔国际商务大厦17楼1号

科学咨询/Journal Scientific Consult
查看更多>>上半月“决策管理”,下半月“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文科"背景下舞蹈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路径研究

    梁智
    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舞蹈专业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后,舞蹈表演、舞蹈创作及舞蹈学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国家提出了相关学科融合的教育方向,"新文科"概念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在此背景下,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舞蹈有必要基于其独特的学科特性和艺术内涵,探索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方式。这对于舞蹈专业人才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新文科"的视角下,以日常的舞蹈教学为切入点,探讨舞蹈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旨在为相关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新文科"舞蹈学科学科融合路径探究

    红岩精神融入新时代中医药学生思政教育价值路径论析

    吴宣艳
    252-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生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将红岩精神融入新时代中医药学生思政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利于中医药学生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有利于丰富中医药学生思政教育资源,有利于中医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我们要从价值引领、文化熏陶、网络协同、实践体悟四个方面发力,将红岩精神全面融入中医药学生思政教育,引导新时代中医药学生深刻领会并自觉践行红岩精神,让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红岩精神中医药学生思政教育价值路径

    "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探颐

    颜毓洁侯帆
    25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热点和重点。在推进思政课改革的过程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将传统精神与当代价值相融合,是高校努力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探讨"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可行性和具体策略。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西迁精神",并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时代背景,本文提出了将"西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具体包括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活动、创新教学目标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笔者期望通过这些举措,能够充分发挥"西迁精神"的积极作用,展现其时代价值,从而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质量。

    西迁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红色"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张金英刘亚李卓凡刘洋洋...
    26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工匠精神"强调了工匠精神中的红色基因,实现了红色基因与工匠精神的高度统一、职业伦理与社会伦理的高度统一、职业道德与人格品质的高度统一。高职院校将红色"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体现为党培养人才、为国家培育栋梁的实践智慧,而且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模块化设计、模式化教学、主体化评价,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融入红色"工匠精神",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目标。

    红色基因工匠精神思政课实践教学

    媒体融合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创新研究

    翟文俊
    265-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供给侧改革,作为我国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所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发展动力,提升供给体系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需要主动把握发展机遇,在宏观规划与顶层设计中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全面创新教育方法,以确保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人性化。本文聚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问题,深入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意义、思路与对策,旨在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媒体融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创新研究

    新时代下高校继续教育创新管理实践探索

    王婷范露荣树平
    269-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新管理实践。在当前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全球化和需求多样化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管理策略。首先,政府和高校应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以促进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高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和更新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最后,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确保教育质量。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实践教学,创新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高校继续教育创新管理实践的探索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创新管理实践

    大思政理念下行政管理专业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以华商学院为例

    张秀丽郑丽芬高亚丽王丽...
    273-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华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顺应时代要求,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从粤港澳大湾区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多元文化融入专业价值引领的专业特色出发,依托行政管理专业思政建设思路及关键环节,提出思政建设应明晰专业内涵价值、完善专业思政体系建设、拓展专业思政教育资源、建立质量保障机制等构想。

    大思政理念专业思政专业价值引领公共精神

    数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探索

    王伟芳王淑娟
    27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应推进课程思政系统工程的建设。本文结合数学类专业的特点,提炼出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专业思政目标,构建了家国情怀、敬业精神与个人素养三位一体的思政教学目标体系,基于专业课程群的特点,建立了对思政目标的支撑体系,并探索了打造良好育人环境、推进教学改革、确保育人过程以及完善评价机制的有效育人路径。

    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实施路径

    对接中学课标的地图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杨琴周琳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摇篮,其地理专业课课程思政应主动对接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需求。本文通过梳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课程思政关键词,确定了中学地理课程思政重点,结合高师地理专业毕业要求和中学地理课程思政要点,设定了地图学课程的思政目标,根据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对地图学课程思政效果进行定量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地图学课程思政持续改进措施。这种自上而下、全面筹划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策略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课程思政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师范专业地图学

    新医科背景下"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梁绮雯杨芳芳龙小山叶会云...
    285-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医科背景下,培养具备"五术"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微生物学检验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所体现的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推进融入"五术"医学人才培养理念的课程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以"抗菌药物敏感实验"一节为例,通过对课前激发兴趣、课中学生汇报、实验准备、实验项目实施、结果评价及课后拓展六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探讨,旨在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新医科课程思政微生物学检验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