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冶
矿冶

孙凤芹

季刊

1005-7854

kuangye@bgrimm.com

010-63299753

10016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八区23号楼904

矿冶/Journal Mining and Metallur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新闻出版署批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采矿、选矿、冶金、材料、工程设计、设备、自动化、节能、环保、工艺矿物学、分析检测与管理科学等诸方面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科技论文及成果,介绍研究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科技信息。《矿冶》为EI、CA等国内外主要检索机构检索;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化铜矿快速-分支浮选新工艺探索

    解子花魏志聪李梦宇刘洋...
    399-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南思茅大平掌铜矿为研究对象,针对铜硫浮选分离工艺中存在药耗大、能耗高和浮选指标不理想等问题,采用分支浮选的方法浮选该铜矿.在对该矿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单支浮选和分支浮选工艺的浮选效果,并重点研究了快速-分支浮选联合工艺处理该矿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目的矿物黄铜矿嵌布粒度较粗且与黄铁矿致密共生、连生.磨矿细度为-0.074 mm含量占比为70%时,大部分黄铜矿物得以单体解离,满足铜矿石选别工艺要求.分支浮选流程可有效提高精矿品位,技术优势明显,其中"快速-分支"联合浮选新工艺的技术指标最优,实现了大平掌硫化铜矿的高效回收和"增质降耗".与常规单支浮选工艺指标相比,"快速-分支"浮选新工艺在保证铜回收率稳定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复合黄药和起泡剂DEP的用量,二者用量分别减少12%和31%左右,此时铜品位却有1.45个百分点的提升.在贵金属综合回收方面,新工艺对金银的回收同样存在明显的提升效果,金和银品位分别提高0.18和9.40个百分点,回收率分别提高3.01和13.97个百分点.

    硫化铜矿铜硫分离单支浮选分支浮选快速浮选快速-分支浮选

    复杂难选锂矿浮选试验研究

    仇联喜刘万峰
    409-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锂矿矿石成分复杂,锂矿物种类多,主要为锂辉石,其次为透锂长石,含有微量锂绿泥石、锂霞石和锂白云母.每种锂矿物的矿石特性各有不同,所采用的回收方法也有所差异,重点讨论了采用浮选法回收锂辉石的研究成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调浆后,利用氯化钙活化锂辉石矿物,并采用氧化石蜡皂、磺化皂和柴油作锂辉石的组合捕收剂,在不脱泥的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三次精选"的工艺流程可实现锂辉石的回收.闭路试验可获得Li2O品位5.08%、Li2O回收率62.03%的锂辉石精矿,结果为下一步该矿锂辉石资源的回收提供技术参考.

    锂矿锂辉石精矿浮选组合捕收剂不脱泥闭路试验

    铅锌矿无石灰分支快速浮选回收铅

    苏振华刘兵钟旭群周志国...
    416-422,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盘龙铅锌矿中硫化铅矿物整体嵌布粒度细小,次生泥质高,采用传统的高碱药剂制度产出的铅精矿中铅回收率远低于硫化铅理论回收率,损失在锌尾矿中的铅较多.对原矿和尾矿进行化学成分、物相和筛析分析,并对比研究高碱体系和不添加石灰的无石灰浮选体系下的铅浮选动力学和闭路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铅尾矿中损失的铅矿物中含有部分粒径为19μm以下的单体方铅矿;采用分支快速浮选工艺对盘龙铅锌矿矿石进行浮选试验研究可优化盘龙铅锌矿选矿指标,减少微细粒方铅矿矿物的流失;相较于原来的高碱浮选体系,无石灰浮选体系浮选所得铅精矿中铅回收率可提高8.07个百分点,-19μm部分铅金属损失率降低28.57个百分点;采用分支快速浮选工艺可有效提高微细粒方铅矿的浮选回收率.

    硫化铅锌矿微细粒浮选工艺高碱体系无石灰体系分支快速浮选浮选动力学

    蒙脱石改性材料制备及其对低浓度含钴溶液中钴的吸附行为

    邵铭杰张丽萍肖万海谭宁...
    423-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含钴废渣酸浸余液中低浓度Co2+提取困难的问题,采用NaOH和S与蒙脱石混合焙烧的方法制备出硫改性蒙脱石复合材料,用于酸浸余液中Co2+的吸附.对所制备的硫改性蒙脱石复合材料对Co2+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改性后,S被成功地负载在蒙脱石表面,并和Na均匀分布在蒙脱石结构中;在初始Co2+浓度为100 μg·L-1、溶液pH值为8、吸附剂用量为3 g·L-1、吸附时间10h的条件下,硫改性蒙脱石复合材料最大吸附容量为90 mg·g-1,Co2+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5%.此外,对硫改性蒙脱石复合材料吸附Co2+的过程进行研究时发现: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为0.999 0.溶液中的Co2+会以两种方式进入改性蒙脱石中,一是Co2+与S2-以软硬酸碱作用力相结合,二是Co2+会取代蒙脱石层间结构中的Na,从而达到高效提取Co2+的目的.

    含钴废渣蒙脱石NaOH改性S改性吸附动力学低浓度钴溶液吸附行为

    铁尾矿-矿渣基地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孙双月武鸿
    431-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铁尾矿产生量较高,但利用率仍较低,为了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铁尾矿,将铁尾矿、高炉矿渣与粉煤灰混合后作为硅铝原料,通过机械粉磨和碱性激发剂来激发其反应活性,制备地聚合物胶凝材料.探讨了高炉矿渣与铁尾矿的配比、碱激发剂水玻璃的掺量对地聚合物试样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将铁尾矿和高炉矿渣采用机械粉磨活化时,粉磨时间超过60 min后其比表面积提高幅度变小,综合考虑原料活性和成本,机械粉磨时间定为60 min.当粉煤灰掺量为10%、高炉矿渣与铁尾矿的配比为5∶3、碱性激发剂水玻璃掺量为10%时,所制得的地聚合物试样3、7、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0.7、18.9、32.9 MPa.地聚合物试样在养护过程中,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试样的结构越来越致密,尤其是28 d龄期的试样结构更加致密,生成的凝胶产物填充在原料颗粒之间的空隙,并将未反应的原料颗粒包裹,与相邻的凝胶产物相互胶结,形成一整体,从而有利于试样抗压强度的提高.

    铁尾矿高炉矿渣粉煤灰地聚合物抗压强度

    富氧双侧吹铜熔池熔炼炉上升烟道结渣的矿物学分析

    张敏匡彪李东波胡建杭...
    438-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富氧双侧吹铜熔池熔炼炉上升烟道烟尘结渣严重,阻塞烟道,是制约熔炼炉长周期高负荷高作业率生产的关键因素.分别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研究富氧双侧吹铜熔池熔炼炉上升烟道结渣烟尘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上升烟道烟尘的主要元素为Fe、Cu、Pb、Zn和O,主要物相是(Cu,Zn,Fe)Fe2O4和Fe3O4,表面微观形貌呈致密无孔洞.结合生产过程工况条件,对烟道结渣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富氧双侧吹铜熔池熔炼炉生产过程中,富氧空气通过喷嘴鼓入炉内,强烈搅动熔体,熔体中的气泡破裂逸出,喷溅形成的小颗粒熔渣与冰铜被热气流带入上升烟道,熔渣与冰铜被氧化为高熔点的(Cu,Zn,Fe)Fe2O4和Fe3O4,在烟道壁面遇冷凝结形成结渣;同时,熔炼炉负压运行,入炉原料水分低,铜精矿等未反应的粉料被烟气带入到上升烟道高温段,在氧化气氛下反应生成黏结结渣;此外,原料中Pb、Zn、As等易挥发性物质进入烟道,被氧化为低熔点化合物后与高熔点的(Cu,Zn,Fe)Fe2O4和Fe3O4黏结在一起,形成致密的结渣烟尘.因此,在冶炼生产中,建议通过控制入炉原料水分和杂质含量,减少粉料入炉;控制渣型和熔炼温度,减少熔体喷溅;使用喷嘴燃烧重油,烧熔结渣烟尘,保证生产正常稳定运行.

    铜冶炼烟道结渣烟尘工艺矿物学富氧双侧吹熔池熔炼

    超声波强化硫酸洗涤单宁锗渣

    陆占清徐英杰裴启飞梁辰...
    448-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锗具有特殊性能,已被许多国家划分为战略性资源,在多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氧化锌烟尘浸出过程中,由于杂质金属与锗会一同进入溶液,并与单宁酸共同发生络合反应,导致煅烧后所获得的锗精矿品位低、杂质含量高,对于后续的氯化蒸馏工艺十分不利.因此在单宁锗渣煅烧前,去除其中杂质金属对于锗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单宁酸沉锗所得单宁锗渣为原料,以硫酸溶液为洗涤剂,通过引入超声波强化去除其中的主要杂质金属锌与铁,实现锗富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酸洗过程中固液比、硫酸浓度、酸洗时间、酸洗温度以及超声波功率对锌与铁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H2SO4浓度0.3 mol/L、固液比300 g/L、酸洗时间40 min、酸洗温度50 ℃、搅拌速度300 r/min、超声波功率300 W的条件下,锌与铁的去除率分别为86.74%与85.68%.对洗涤除杂后的单宁锗渣进行煅烧,结果表明超声波强化酸洗生产的锗精矿品位高达25.65%,与未洗涤以及常规酸洗相比,超声波强化酸洗生产的锗精矿品位分别提高了约22%、15%,绿色、高效地除去了单宁锗渣中的大部分杂质金属,显著提高了锗精矿的品位.

    超声波单宁锗渣硫酸洗涤锗精矿锗富集煅烧

    铜产业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与方法

    张学友王海北MA Hao
    45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铜产业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与方法,分析铜产业碳排放特点,提出了包括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的双碳目标以及针对性的技术路径和政策路径.在技术路径上,强调了包含源头控碳、过程控碳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减碳技术体系,并列举了包括铜精炼氢冶金技术在内的铜产业先进的碳减排技术方法,同时归纳了包括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矿产勘查在内的现今变革性技术的进展,对碳捕集和生态修复固碳等负碳技术也进行了总结.在政策路径上,建议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承担推动铜产业低碳发展的责任,通过产业布局优化、能源转型、节能降碳、科技支撑、循环发展等措施,实现铜产业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梳理了技术路径和政府碳管理路径的不同抓手,以提升实现双碳目标的可落地性和可操作性.

    双碳目标技术路径政策路径低碳发展

    基于SLP的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厂房布局优化与评价

    易世友郑传伟
    46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三元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厂房的布局主要依据生产经验进行设计,需要采用一种科学理论方法评价该厂房布局是否已达到最优化.采用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方法对某三元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厂房布局进行了优化和评价,分析了该厂房布局中各作业单元的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按照SLP方法中的计算公式求得了各作业单元的综合关系表,并据此找出了现有厂房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厂房布局的优化和评价.采用SLP方法优化后的三元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厂房布局的物流强度降低了 46.7%,各作业单元布置也更加合理,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SLP方法可以为三元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厂房布局优化与评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三元锂电正极材料厂房布局系统布局设计布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