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李玉民

季刊

1000-2812

xueb@lzu.edu.cn

0931-8915032

730000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CSTPCD
查看更多>>创刊于1958年,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由兰州大学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2005年刊物名称由《兰州医学院学报》更名为《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本刊及时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各学科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学术动态和技术方法。本刊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本刊具有西北地区特色、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破骨细胞生成中RANKL依赖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常岳武一吉尚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骨细胞在体内执行骨吸收功能,异常分化会影响骨稳态,导致众多骨相关疾病。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在破骨细胞分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由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分泌的促进破骨细胞分化的因子,尚未发现经过充分证明的、不依赖于RANKL独立驱动破骨细胞分化的分子,理解破骨细胞分化对RANKL的依赖性有助于为破骨细胞过度分化相关疾病开发更精细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回顾文献,从RANKL对破骨细胞分化关键转录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1的调控和RANKL对破骨细胞分化阻遏的解除等方面讨论破骨细胞生成过程中RANKL依赖性的机制。

    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活化T细胞核因子1干扰素骨免疫

    利用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M1、M2型巨噬细胞的甘油三酯脂质谱组成

    董一诺罗达杨天舒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M1、M2型巨噬细胞的甘油三酯脂质谱组成,揭示脂质代谢尤其是甘油三酯在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得到M1、M2型巨噬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其极化标志基因的表达,使用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M0、M1、M2型巨噬细胞的甘油三酯脂质谱,对比分析不同极化状态巨噬细胞之间的差异。结果 共检测到61种甘油三酯脂质分子。甘油三酯总体水平在M1型巨噬细胞中显著上调,而在M2型巨噬细胞中显著下调。在M0、M1、M2型巨噬细胞中检测到的甘油三酯分子绝大多数是长链甘油三酯。长链不饱和甘油三酯在M1型巨噬细胞中显著上调,在M2型巨噬细胞中显著下调。结论 巨噬细胞极化导致其甘油三酯脂质谱组成显著改变。

    巨噬细胞极化甘油三酯脂质组脂肪酸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丙泊酚通过调控自噬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

    周泓屹姜帆
    17-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通过调控自噬改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C57BL6为对照组(n=5,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po E-/-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n=5,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丙泊酚组[n=5,腹腔注射丙泊酚75 mg/(kg·d)-1]、丙泊酚+3-甲基腺嘌呤(3-MA)组[n=5,丙泊酚75 mg/(kg·d)-1+3-MA 30 mg/(kg·d)-1]。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另3组给予高脂饲料,连续饲喂12周,造模第10周起给药,腹腔注射,1次/d。检测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A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以及蛋白质印迹法评估动脉的组织学结构和重组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红染脂质、血清TC、TAG、LDL-C、HDL-C均明显增加,主动脉中Beclin-1蛋白水平、LC3-Ⅱ/LC3-Ⅰ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丙泊酚组主动脉AS斑块面积、红染脂质、血清TC和LDL-C均显著下降(P<0。05)。主动脉中Beclin-1蛋白水平、LC3-Ⅱ/LC3-Ⅰ均明显增加(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丙泊酚+3-MA组的主动脉AS斑块面积、红染脂质、血清TC、LDL-C均明显增加,主动脉内Beclin-1蛋白水平、LC3-Ⅱ/LC3-Ⅰ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丙泊酚表现出对Apo E-/-小鼠AS的改善作用,其机制涉及激活自噬和调节脂质代谢。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丙泊酚动脉粥样硬化自噬

    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乔雪白杨张美丽闫茹茜...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2 年1 月—2021 年12 月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单双侧发病、有无吸烟史、肿瘤位置、肿瘤直径和血脂水平。分别选取腮腺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和正常腮腺的组织标本各5 例,通过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DGAT1 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取30 例患者的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和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111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年龄为25~84岁,平均年龄为(62。08±10。61)岁;男性92例(82。9%);有吸烟史者79例(71。2%),吸烟时间8~50年;单侧发病者103例(92。8%);肿瘤位于腮腺尾部者62例(55。9%);肿瘤直径为0。5~6。2 cm,平均直径为(2。998±1。083)cm,肿瘤直径为2。0~4。0 cm者76 例(68。5%)。RT-qPCR、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DGAT1 在腮腺腺淋巴瘤表达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和正常腮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DGAT1在腮腺腺淋巴瘤中高表达。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多发于吸烟的中老年男性,病变位于腮腺后下极居多,肿瘤直径多为2。0~4。0 cm。DGAT1 在腮腺腺淋巴瘤中高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腺体组织,提示DGAT1 高表达与腮腺腺淋巴瘤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腮腺腺淋巴瘤诊断的新型标志物。

    腮腺腺淋巴瘤临床特点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1血脂异常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自体骨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高萍丁芳平雷双喜杨伟杰...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联合自体骨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1年5月在嘉峪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71例颌骨囊肿患者,按骨腔内充填物及创面覆盖物不同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29),其中研究组患者骨腔内填入浓缩生长因子、自体骨及Bis-Oss骨粉的混合物,创面覆盖浓缩生长因子膜及人工生物膜;对照组患者骨腔内只填入Bis-Oss骨粉,创面覆盖单层人工生物膜。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肿胀及疼痛、切口拆线时间、伤口软组织愈合情况,及骨缺损区成骨情况,对比术后1、2周,1个月时瘢痕评分,术后3、6、12个月平均骨密度亨氏单位、角化龈宽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肿胀及疼痛、切口拆线时间,及术后组瘢痕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术后6、12个月研究组患者平均骨密度亨氏单位、角化龈宽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自体骨在颌骨囊肿摘除术后创口愈合过程中具有促进牙龈软组织修复再生、减轻瘢痕组织、缩短骨缺损愈合时间及诱导成骨的作用,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颌骨囊肿手术治疗方式,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浓缩生长因子颌骨囊肿骨缺损骨密度

    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髁突及颌骨对称性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于巾涵原工杰
    35-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引起的长期咬合不对称对髁突和下颌骨的影响,探讨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者髁突和下颌骨的变化。方法 选择20例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为反(牙合)组,15例个别正常(牙合)患者为正常组。用InvivoDental 5。1软件测量髁突前后径、髁突内外径、髁突内外径-矢状面角度、髁突与正中矢面距、关节各间隙、关节窝宽度、关节窝深度、关节结节后壁倾斜角度、底角、下颌角、下颌升支长度、下颌体长度、下颌总长度。结果 正常组左右比较,关节形态、位置及下颌骨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牙合)组左右比较,反(牙合)侧关节后间隙与底角更大,反(牙合)侧下颌体长度和下颌总长度更小。正常组与反(牙合)侧比较,反(牙合)侧髁突内外径-矢状面角、关节上间隙更小;关节窝宽度、底角、下颌角均更大。正常组与非反(牙合)侧比较,非反(牙合)侧髁突与正中矢面距、关节上间隙更小;关节窝宽度、下颌角、下颌体长度、下颌总长度更大。结论 成人个别正常(牙合)者双侧关节形态、位置及下颌骨形态基本对称。成人单侧后牙反(牙合)者双侧关节位置不对称,反(牙合)侧髁突位置更靠前和双侧关节窝增宽出现适应性改建,下颌骨形态不对称向反(牙合)侧偏移。

    单侧后牙反(牙合)颞下颌关节下颌骨对称性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循环miR-17-5p/miR-362-5p组合作为肺鳞癌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杨贵哲王懿刘合代杨志勇...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原发性肺鳞癌(LUSC)患者血液中差异表达的可用作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微RNA(miRNA)。方法 通过miRNA微阵列随机筛选6例LUSC患者和6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全血中差异表达的miRNA,然后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在35例LUSC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者中验证候选差异表达miRNA。结果 在LUSC患者中发现了6种差异表达的血清miRNAs(miR-17-5p、miR-205-5p、miR-362-5p、miR-21-5p、miR-210-3p、miR-222-3p)。其中miR-17-5p、miR-362-5p、miR-21-5p可以良好地区分LUSC组和对照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8(P<0。001),显示出比其他3种miRNAs相对更高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miR-17-5p、miR-362-5p可以良好地区分早期(TNMⅠ-Ⅱ期)LUSC患者和健康对照志愿者,AUC值均>0。8(P<0。001)。TCGA数据库的数据显示,miR-17-5p或miR-362-5p的高表达预示着LUSC患者(n=332例)的总生存率较差(P<0。05)。以是否发生LUSC为因变量,以miR-17-5p和 miR-362-5p的表达情况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2-miRNA组合),2-miRNA组合模型的AUC是0。9570,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65%和92。3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2种miRNAs可能参与多种癌症相关通路。结论 miR-17-5p和miR-362-5p可以高准确度区分LUS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并有效地预测LUSC患者的不良生存率,考虑可以将2-miRNA组合作为LUSC诊断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肺鳞癌诊断预后微RNA血液生物标志物循环微RNA

    单支锉ProTaper Sx预备乳牙根管成形效果的体外研究

    苏雪龙戴姗姗郭青玉刘飞...
    49-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体外比较ProTaper Sx和不锈钢K锉预备乳牙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 收集离体乳牙,经截冠、分根后,按照近中根管、远中根管、前牙根管、腭根管、近颊根管,以及远颊根管6种根管类型各收集8个乳牙根管,共48个乳牙根管。将每种类型根管随机均匀分配至Sx组(n=24)和K锉组(n=24)。用ProTaper Sx和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预备前、后对所有样本在相同条件下行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经 Mimics 10。01和Adobe Photoshop CC 软件测量预备前、后的根管最小直径、根管弯曲度,三维重建预备前、后根管系统,评价两种器械对根管的切削部位和偏移情况。结果 两组根管最小直径改变量比较,根上1/3,Sx组明显大于K锉组;根中1/3,Sx组稍小于K锉组;根尖1/3,Sx组明显小于K锉组(P<0。05)。K锉组的根管弯曲度改变量明显大于Sx组。结论 ProTaper Sx的预备区域主要集中在根管中上段,敞口效果佳,且根管偏移小。

    乳牙根管预备成形根管偏移

    质控视角下甘肃省口腔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数据分析

    李强杨子珍邱靖马千龙...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口腔门诊和住院的相关指标分析2018、2019、2021年甘肃省口腔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以期为甘肃省的口腔医疗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基于2019-2022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口腔医学分册)数据,分析甘肃省口腔门诊和住院重点病种、重点技术平均就诊人次及部分单病种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8、2019、2021年甘肃省口腔门诊重点病种的年均就诊人次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全国比较,甘肃省10个重点病种的年均就诊人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多个重点病种的年均就诊人次显著低于全国水平(P<0。05)。2018、2019、2021年甘肃省9个重点技术年均就诊人次整体基本保持不变,其中根管治疗术、牙周洁治术、阻生牙拔除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慢性牙周炎系统治疗,及种植体植入术的年均就诊人次均显著低于全国水平(P<0。05)。甘肃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平均出院患者数及上颌骨骨折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5)。甘肃省腮腺肿物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略高于全国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肃省口腔门诊的医疗服务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甘肃省口腔住院患者重点手术的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需进一步缩减。

    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口腔医疗甘肃省

    中国科研门诊现状分析及开设循证门诊的探索——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例

    王旭赵俊钢秦艺珊张姝...
    62-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科研门诊背景下,循证门诊的运行模式和实际效果。方法 2023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开设了科研门诊,并开放特色分支门诊——循证门诊,该门诊由循证医学及指南方法学家"坐诊",通过运用循证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咨询者在临床研究设计、指南与共识制订与评价、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制作与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结果 截至2023年12月,循证门诊共开展科研咨询服务14次,为来自院内17个科室的28位院内人员提供方法学指导,初步取得了良好成效。结论 循证门诊的建立为促进中国科研门诊的学科多样性、提高医院科研水平提供了参考,通过提供有价值、基于循证的方法学支持,帮助临床工作者提升科研质量。

    临床研究方法学科研门诊循证医学医院循证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