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礼恒

双月刊

1672-1217

ldxbs@163.com

0635-8238158

252059

山东省聊城市文化路34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系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聊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科期刊。主要刊登政治、哲学、法律、经济、中文、历史等学科的类别的论文,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惠赐大作,选题新颖,见解独到的前沿性高品位文稿优秀录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至上:理论逻辑·历史进路·实践经验

    于学强杜宜珍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就是对人民至上的价值认同史和实际践行史.对于中国共产党这一使命型政党而言,人民至上不仅是承诺,而且是需要通过完成使命的守诺与兑诺.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既体现为一切为了人民,捍卫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体现为重视和发挥人民的力量,依靠人民推进革命与建设进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实践中团结带领人民造就了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人民至上是价值观引导下的具体实践,必须着眼于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予以落实.

    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历史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意蕴的五维向度探赜

    杨翠伟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为我们从五维向度视阈下探赜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意蕴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路径.五个方面具有原创性的丰富话语供给,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基本要素的生动阐释,克服了传统现代化范式造成的理论上的桎梏,打破了现代化模式的西方窠臼,在突出现代化的"中国式"之内在规定性的同时,展现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崭新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意蕴五维向度

    列宁晚年党的自我革命思想探析

    张有军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是党破解风险挑战、克敌致胜的锐利武器.列宁晚年党的自我革命思想是在俄共(布)应对恶劣生存环境、克服党员执政本领恐慌以及反对官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这一思想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突出表现为刀刃向内的自我净化勇气、修正错误的自我完善精神、开拓进取的自我革新境界、笃学奋进的自我提高品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的开篇之作,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制胜法宝,是党砥砺奋进、行稳致远的力量之源.

    列宁晚年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我革命

    苏东剧变后国外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新探索

    王晓青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是国外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苏东剧变后,国外共产党以史为鉴,顺势而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具体党情相契合、理论与时代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在党内外开展了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呈现出传统和现代交融、线上和线下联动、专业化和大众化互补的立体化特点.国外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即注重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制度建设,重视宣传教育策略方法的灵活性和务实性、内容和方式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并逐步构建起具有当代国际共运特色的话语体系.但是,部分共产党也存在宣传教育体系不健全、时代化和本土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不足、对网络宣传教育过度依赖以及未能有效解决财政匮乏的困境等问题.

    国外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思想理论建设

    意识形态操纵视域下苏联解体的历史缘由与深刻教训

    吴学磊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产阶级利用意识形态手段对内进行思想控制、对外进行政权颠覆,是其巩固统治的惯用策略.上世纪,随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操纵理论的成熟以及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重视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操纵,通过反共势力的培养、话语体系的替换、错误信息的输入、精英阶层的蛊惑,不断分化苏联社会价值观,制造和加剧了苏联民众的信仰迷茫.同时,利用苏联内部"第二操纵者"构建错误理论、壮大反动组织和大搞历史虚无,进一步解构了苏联主流意识形态,加速了苏联解体.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保障国家政权安全的关键一环,一定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坚定全党的信仰信念信心,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政育人格局.

    苏联解体意识形态操纵原因教训

    济水千年变迁考

    姜传岗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济水是古代流经豫鲁两省的一条大河,其与江、河、淮并称"四渎"完全是古人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定义的.现在学术界关于济水"以黄河水为源""不能独流入海""是黄河支流"等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自古以来,济水就是以济源的泉水为源头,又汇聚了豫北广大地区的地表水、独流入海而形成的一条大河.是清水,不是浊水,这同黄河水系有本质的区别.深入考察千年来豫北和鲁西南地区水系的衍变过程,才能真正找到济水消失的原因及其遗渎变迁的踪迹.

    济水豫北地表水济水遗渎广济河北清河金堤河

    鲁西黄河沿岸古村落民俗艺术及保护价值研究——以苫山村为例

    关兆珺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省东阿县刘集镇苫山村民俗艺术样式众多,是明清北方村落的典型样本,映照着鲁西黄河岸边的风土人情.苫山古村落民俗艺术深刻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情结、蕴含着古老原始的基因以及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苫山古村落民俗艺术具有"三维一体"的多重价值,审美价值方面有造型艺术的图式之美、象征艺术的意象之美和实用艺术的质朴之美,社会价值表现为美化生活、追求理想、超越宗教等,文化价值主要包括区域文化价值、耕读文化价值、宗族文化价值、信仰文化价值、山水文化价值以及运河文化价值等.强化苫山古村落民俗艺术价值体系和传承、保护与创新,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对苫山古村落民俗艺术价值的推广与宣传、对苫山古村落民俗艺术进行静态保护和对苫山古村落民俗艺术进行动态传承,探索黄河、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四河"与苫山、鱼山、关山、位山"四山"一体化旅游廊道设计,打造一条山水与文化互补、民俗与历史价值共舞的特色旅游之路.

    苫山古村落民俗艺术价值体系保护与传承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发展与创新研究综述

    云乐鑫杨鹏越范雅楠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供应链金融经历了线下"1+N"模式、线上"1+N"模式、平台化"N+1+N"模式、数字化"N ×N"模式四个阶段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融资模式不能满足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要;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的覆盖面不足;金融科技管理相对滞后,参与主体无法有效识别和规避风险.未来在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多方协同;完善金融科技信息管理制度与系统,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以使供应链金融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方面发挥更大价值,进而为企业创新发展带来更加充足且稳定的资金,维持供应链的稳定发展.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融资约束企业创新

    山东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化解路径

    张影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厘清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逻辑,并估算山东省16地市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刻画,提出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有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内,山东省16地市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特征明显;举债的虹吸效应高于辐射效应,导致山东省16地市地方政府债务呈现"高-低"集聚模式;山东省16地市地方政府债务的网络关联与传染效应较为显著,应高度关注债务网络传染,避免出现系统性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分布格局社会网络模型

    从爱欲之路到修辞之路——论柏拉图《斐德若》中灵魂提升的两条道路

    谭善明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格拉底对智慧有着极强的爱欲,同时他还爱欲着身边渴求智慧的青年人,如何促成他们的灵魂提升,这成为苏格拉底哲学言辞的一大重心.柏拉图在《斐德若》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现了两条灵魂提升之路:爱欲之路和修辞之路.第一条道路充满诗意,从追求身体之美走向追求美本身,从而开启了灵魂返乡的道路.第二条道路则更具技艺性,在优美言辞的组织和表达中传递真理的知识,从而在听众或读者的灵魂中播撒希望的种子,在修辞中激发、吸引并引导灵魂对智慧和美本身的追求,这是有限的人踏上了无限提升的道路,前路漫长但更具人性化的考量.两条不同的道路最终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修辞学"中汇聚在一起.

    《斐德若》爱欲修辞灵魂提升